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O"型臂导航下小切口磨钻刮除治疗骨样骨瘤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采用"O"型臂导航下磨钻刮除治疗的骨样骨瘤患者18例,男15例、女3例;年龄(18.4±10.9)岁(范围2~44岁);病程1周~3年,平均14.2个月。病灶部位:股骨近端6例,股骨远端3例,胫骨近端4例,胫骨远端1例,腓骨近端2例,肱骨远近端各1例。术中应用"O"型臂导航确定病灶部位,通过1~4 cm小切口剥离肌肉软组织至骨面,放置通道拉钩,将磨钻注册为导航识别设备,逐步磨除瘤巢表面骨质,以刮匙刮除瘤巢送病理学检查;根据导航图像用磨钻扩大磨除病灶,结束前再次"O"型臂X射线机扫描确认磨除范围。随访6~15个月,平均9.5个月。手术前后行CT病灶扫描,进行影像学对比病灶是否有残留或复发。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作为临床疗效评定参数。结果18例手术时间40~175 min,平均89.3 min,其中建立导航图像所需时间为(18.0±4.1)min(范围13~22 min)。手术切口长为(2.7±1.1)cm(范围1~4 cm)。所有患者均达到病灶完全刮除,术后病理全部证实为骨样骨瘤。全部病例随访6~15个月,平均9.5个月。术后24 h患者均自主下地活动,术后第3至7天疼痛性质和症状明显减轻,术后3个月疼痛基本消失。18例术前VAS为(5.33±1.24)分,术后第3天为(2.79±1.32)分,术后第7天为(1.86±1.21)分,术后1个月为(0.86±0.93)分,术后3个月为(0.33±0.48)分,术后6个月为(0.09±0.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8.50,P<0.001)。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治疗成功率(症状缓解无复发,影像学病灶无残余无复发,术后无严重并发症)为100%。结论"O"型臂导航下小切口磨钻刮除治疗骨样骨瘤是一种简单、安全、微创而高效的技术手段,术中精确定位及磨除范围大于瘤巢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骨瘤,骨样 手术导航系统 刮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累及骨盆Ⅱ区肿瘤切除重建术后脱位方向、脱位时间等临床特征,并尝试提出术中及术后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并分析2011年3月至2021年3月122例累及骨盆Ⅱ区切除重建术患者,骨盆Ⅱ区32例,骨盆Ⅰ+Ⅱ区31例,骨盆Ⅱ+Ⅲ区40例,骨盆Ⅰ+Ⅱ+Ⅲ区19例;122例中发生术后脱位17例。男73例,女49例;年龄平均为47岁(范围9~73岁)。统计肿瘤学情况,手术及辅助治疗方式,术后影像学特征,脱位患者的脱位方向、脱位时间,复位方法及国际骨肿瘤协会(Musculoskeletal Tumor Society,MSTS)评分,结合切除重建术后影像学特点,分析可行的预防脱位方法。结果122例患者中共有脱位17例,脱位率13.7%,其中前脱位12例(70.6%),后脱位5例(2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2,P=0.033)。术后3个月内发生脱位共有12例(70.6%);1例脱位发生在术后5个月,另4例脱位时间>术后1年。脱位患者复位后MSTS评分为56.1%±15.6%(20%~80%)。结合术后影像学检查,提出可行的预防脱位方法包括:可适当减小髋臼杯前倾角(0°~10°);适当将髋臼杯向旋转中心后方移位少许,适当减少股骨颈假体前倾角,三者结合可减少股骨-髋臼假体撞击的发生;同时术后患肢用严格的钉子鞋控制患肢在中立位,避免外旋的发生。结论骨盆Ⅱ区肿瘤切除重建术后脱位多以前脱位为主,股骨柄假体颈部与髋臼下缘空间较小,容易发生撞击;若适当减小髋臼杯前倾角、髋臼假体适当向后方移位及股骨颈前倾角减少5°,可减少股骨-髋臼撞击可能性,继而减少术后脱位风险。

  • 标签: 骨盆 骨肿瘤 内固定器 脱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3D打印半骨盆假体在经骶髂关节切除的骨盆恶性肿瘤重建中的手术技术要点,手术适应证和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3月9例累及骨盆Ⅰ+Ⅱ区或Ⅰ+Ⅱ+Ⅲ区的恶性肿瘤患者经骶髂关节截骨并采用与骶骨耳状面贴合的3D打印半骨盆假体重建,其中男7例,女2例;年龄(51.1±10.5)岁(范围27~66岁)。其中软骨肉瘤5例,多形性未分化肉瘤1例,转移性肾癌2例,转移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例。根据肿瘤累及范围行骨盆Ⅰ+Ⅱ区或Ⅰ+Ⅱ+Ⅲ区切除,在Ⅰ区切除时通过骶髂关节面进行截骨,予以3D打印的与骶骨耳状面贴合的半骨盆假体重建。术后通过影像学检查评估骨盆假体的髋臼旋转中心偏移情况;采用国际骨肿瘤协会(Musculoskeletal Tumor Society,MSTS)功能评分进行功能评价;评估患者肿瘤学转归及术后并发症。结果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5±0.6)h(范围3.5~6 h);术中出血量(1 400 ±520)ml(范围800~3 000 ml)。9例中3例行骨盆Ⅰ+Ⅱ区切除重建,4例行骨盆Ⅰ+Ⅱ+Ⅲ区切除重建,2例行骨盆Ⅰ+Ⅱ+Ⅲ区联合股骨近端切除重建。9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6.4±9.9)个月(范围6~50个月)。9例患者末次随访时MSTS评分平均20.2分(范围12~26分);术后旋转中心水平方向移位距离(10.67±7.12)mm,垂直方向移位(8.56±4.22)mm。1例转移癌患者术后3月化疗期间发现全身多发转移,术后7个月死亡;1例骨盆转移性肾癌在术后1年半时发生多发转移,靶向药物控制,带瘤存活;其余7例手术部位无复发,未发现远处转移。结论3D打印耳状面贴合的半骨盆假体在重建经骶髂关节截骨的骨盆Ⅰ+Ⅱ区或Ⅰ+Ⅱ+Ⅲ区肿瘤切除后骨缺损具有潜在的优势。其近期疗效较为满意,远期疗效尚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 标签: 盆腔肿瘤 假体和植入物 打印,三维 骶髂关节 截骨术
  • 简介:摘要目的从免疫细胞角度分析骨巨细胞瘤的免疫微环境,明确骨巨细胞瘤微环境的免疫细胞组成,在单细胞水平探索地舒单抗治疗前后骨巨细胞瘤的免疫改变。方法自2018年11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初发骨巨细胞瘤及地舒单抗治疗后骨巨细胞瘤的手术病例中收取新鲜组织样本,送质谱流式细胞术分析,使用t-distributed stochastic neighbor embedding(TSNE)降维分析将质谱流式高维数据可视化并定量,比较地舒单抗治疗前后骨巨细胞瘤的免疫细胞组成。选取部分未经地舒单抗治疗及经过地舒单抗治疗的组织进行原代体外培养并获得培养上清液,用于分析上清液对各类细胞系生长的影响。结果共15例初发骨巨细胞瘤及3例地舒单抗治疗后骨巨细胞瘤经质检合格后完成质谱流式及多色流式分析,其中男7例,女11例。骨巨细胞瘤富含T细胞及多种巨噬细胞样表型的髓系细胞,经地舒单抗治疗后巨噬细胞样表型髓系细胞比例大幅度降低而T细胞比例上升,且巨噬细胞样表型髓系细胞比例与地舒单抗治疗时间相关。骨巨细胞瘤中疑似多核破骨样巨细胞的免疫细胞亚型以γδTCR+为特征,且表达多种趋化因子受体。肿瘤中的CD8+T细胞绝大多数为活化的PD-1hiTIM-3+CD69+的T细胞。未经地舒单抗治疗直接手术的骨巨细胞瘤组织体外培养上清液能促进多种细胞系增殖,而地舒单抗治疗后肿瘤组织上清液则无该功能。结论绘制骨巨细胞瘤的免疫细胞谱图,探索骨巨细胞瘤内免疫细胞对肿瘤生长的潜在作用,为无法切除病例长时间使用地舒单抗提供了部分理论依据。

  • 标签: 骨巨细胞瘤 狄诺塞麦 细胞微环境 免疫组织化学 对比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应用保留假体的"多米诺"序贯疗法治疗骨肿瘤保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注意事项和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并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共11例采用保留假体的序贯疗法治疗骨肿瘤保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患者资料,其中男8例,女3例;年龄(51.82±15.57)岁(范围21~74岁)。股骨远端肿瘤膝假体6例,胫骨近端肿瘤膝假体2例,骨盆假体感染2例,股骨中段假体1例。术前8例发热,2例出现窦道。序贯疗法治疗失败定义为:感染复发。治疗方法为保留假体的清创灌洗同时全身联合局部应用药物敏感的抗生素,评估患者的血常规、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等指标,手术部位X线及CT扫描,并进行国际骨肿瘤协会(Musculoskeletal Tumor Society,MSTS)评分。结果微生物培养阳性率72.7%(8/11),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表皮葡萄球菌1例,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1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1例,鲍曼不动杆菌2例,停乳链球菌(C群)1例。治疗前及治疗后末次随访时MSTS评分由(10.91±2.31)分提升至(20.73±3.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62,P<0.05)。3例序贯治疗感染控制失败,手术成功率72.7%(8/11),其中1例截肢,1例长期创面换药,1例改用抗生素骨水泥联合髓内钉反向双插技术控制感染。结论对临床感染症状短于1个月的骨肿瘤保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采用保留假体的"多米诺"序贯疗法治疗可取的较好的早中期临床疗效。

  • 标签: 感染 骨肿瘤 抗感染药,局部 治疗失败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术前静脉内滴注氨甲环酸联合术中切口内局部浸润氨甲环酸对降低膝关节周围肿瘤大段切除后假体置换手术围手术期出血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8年11月共116例在我院治疗的膝关节周围肿瘤进行肿瘤大段切除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根据是否在术前静脉内滴注氨甲环酸联合术中切口内局部浸润氨甲环酸分为氨甲环酸组(26例)和无氨甲环酸组(90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引流量、总失血量、是否输血、术后第3 d的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水平,药物相关副反应、伤口并发症。对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差异;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90例无氨甲环酸组中39例需行术前化疗,26例氨甲环酸组中8例。氨甲环酸组中股骨远端23例(88.46%),胫骨近端3例(11.54%);无氨甲环酸组中股骨远端59例(65.56%),胫骨近端31例(34.44%)。氨甲环酸组截骨长度为(15.21±4.69)cm,无氨甲环酸组为(14.01±3.26)cm,两组基本相近。氨甲环酸组手术时间2.34 h,无氨甲环酸组用时2.57 h;氨甲环酸组术中出血量为(440.39±208.48)ml,无氨甲环酸组为(613.33±212.7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36,P=0.002)。氨甲环酸组输血15例(57.69%),无氨甲环酸组54例(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71,P=0.029)。氨甲环酸组总引流量(468.08±220.74)ml,无氨甲环酸组(623.92±316.8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28,P=0.022);氨甲环酸组估算总失血量为(236.75±116.56)ml,无氨甲环酸组为(440.47±194.2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46,P=0.000);术后第3天血红蛋白:氨甲环酸组(92.12±13.66)g/L,无氨甲环酸组(84.29±11.21)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51,P=0.004);围手术期失血量:氨甲环酸组为(586.75±409.93)ml,无氨甲环酸组为(866.14±418.6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85,P=0.003)。所有患者术后3 d复查凝血功能,氨甲环酸组患者术后3 d时凝血酶原时间、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分别为(15.01±1.01)s、(41.18±4.61)s、(3.26±0.66)g/L,无氨甲环酸组分别为(14.88±0.85)s、(40.77±4.63)s、(3.31±1.20)g/L,所有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术前静脉内滴注氨甲环酸联合术中切口内局部浸润氨甲环酸能显著降低膝关节肿瘤保肢术的围手术期出血量,减少异体输血。

  • 标签: 膝关节 肿瘤 氨甲环酸 失血,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组配式肿瘤型反肩关节假体在肱骨近端肿瘤行MalawerⅠ型切除后重建中的适应证、早期临床疗效、并发症情况及注意事项。方法收集2018年9月至2019年10月7例行肱骨近端肿瘤大段切除组配式肿瘤型反肩关节假体置换的患者资料,其中男6例,女1例;年龄(32.4±16.2)岁(范围:14~59岁)。7例的肿瘤类型:骨巨细胞瘤3例,骨肉瘤2例,骨髓瘤1例,肾癌转移瘤1例。采用肱骨近端MalawerⅠ型肿瘤切除后采用组配式肿瘤型反肩关节假体重建。随访摄肩关节X线片观察手术部位情况及假体情况,并测量肩关节活动度,末次随访使用Constant-Murley功能评分及国际骨肿瘤协会(Musculoskeletal Tumor Society,MSTS)功能评分进行功能评价。结果7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25~215 min,平均158 min;术中出血量100~500 ml,平均257 ml;切除肱骨近端10~16 cm,平均12 cm。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17个月,平均8个月。至末次随访7例肩关节主动外展平均108°(范围:80°~175°),主动前屈平均124° (范围:90°~175°)。3例诉肩部轻度不适,余患者无肩部疼痛;所有患者睡眠均无影响,7例手均可过顶。7例患者的肩关节内、外旋受限,肩关节外展力量下降,Constant-Murley功能评分72%(范围:59%~78%),MSTS功能评分为84%(范围:67%~93%)。7例均未发生切口感染等相关并发症。1例三角肌止点切除重建患者术后1个月出现脱位,经切开复位采用更大关节盂球,并收紧三角肌张力后未再脱位。结论组配式肿瘤假体具有安装简便,手术要求相对复合异体骨反肩低,容易控制假体长度的优点,同样可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 标签: 骨肿瘤 关节成形术,置换
  • 简介:几何阶段,特别地果浆阶段,处于五spin-1/2的一个纠缠的状态,粒子被学习。一个时间依赖者磁场被使用控制簇的时间进化。用代数学的动力学的方法,当时,我们计算non-adiabaticgeometric阶段或果浆阶段和退化精力层次磁性在轴附近旋转。基于准确分析解决方案,我们显示出这簇的纠缠的状态的果浆阶段怎么取决于外部磁场参数终止(旋转磁场的尖速度)和theta(在磁场之间的角度和Z轴)。

  • 标签: 自旋簇 微粒物 真空电子学 电子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