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急性肾衰竭患者重症监护。方法对患者进行重症监护。结论监测血清电解质的变化,如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 标签: 急性肾衰竭 重症监护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研究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和间歇性血液透析(IHD)治疗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5年6月46例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CRRT组和IHD组各23例。比较两组肾功能指标、APACHE-Ⅱ评分、治疗不良反应和预后。结果CRRT组尿素氮、尿肌酐、APACHE-Ⅱ评分均明显低于IHD组(t=2.219~2.938,P<0.05)低血压等不良反应30.43%明显低于IHD组60.87%(P<0.05),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36%vs17.39%)(P>0.05)。结论CRRT和IHD治疗均可有效改善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肾功能,降低APACHE-Ⅱ评分,CRRT相对而方疗效与安全性更好。

  • 标签: 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间歇性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影响老年重症急性肾衰竭疾病预后结果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曾收治的老年重症急性肾衰竭疾病患者75例,按照最终的疾病预后效果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统计该病的死亡率,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病情资料、疾病史及临床疾病治疗护理情况等,研究影响预后结果的相关危险因素,根据结果制定相关的措施。结果重症急性肾衰竭疾病的死亡率约为52.0%,两组患者在患有基础疾病、手术时间、连续血液净化时间、体内血肌酐和血尿素氮含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衰竭器官数和首次接受血液净化时间是相关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重症急性肾衰竭疾病的死亡率较高,患病后预后效果较差,而且导致其预后结果差的相关因素较多,只有根据相关因素制定针对有效的预防措施,才能有效降低死亡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 标签: 老年重症 急性肾衰竭 预后效果 危险因素 研究分析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已经越来越成熟,已经广泛应用到各科室的紧急治疗中,对于多种危重疾病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CRRT是血液净化疗法,可以缓慢、连续的清除患者体内的溶质和水,更接近人体的生理机制功能,可以有效的保障肾脏灌注的前提下,进一步的维持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酸碱平衡,清除炎症因子介质,降低炎症因子,改善血流环境。在患者的实际临床应用过程中,有效的护理手段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状况,基于此,进行本文的研究探讨。因此,本文就连续肾脏替代疗法在(肿瘤)重症急性肾衰治疗中的护理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参考。

  • 标签: CRRT 肿瘤 预防 急性肾衰 护理进展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已经越来越成熟,已经广泛应用到各科室的紧急治疗中,对于多种危重疾病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CRRT是血液净化疗法,可以缓慢、连续的清除患者体内的溶质和水,更接近人体的生理机制功能,可以有效的保障肾脏灌注的前提下,进一步的维持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酸碱平衡,清除炎症因子介质,降低炎症因子,改善血流环境。在患者的实际临床应用过程中,有效的护理手段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状况,基于此,进行本文的研究探讨。因此,本文就连续肾脏替代疗法在(肿瘤)重症急性肾衰治疗中的护理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参考。

  • 标签: CRRT 肿瘤 预防 急性肾衰 护理进展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研究对重症急性肾衰患者施用间歇性血液透析临床治疗并同时采用优质护理方法的价值。方法 择2020年1月-2020年12月间符合本次研究纳入标准的重症急性肾衰患者80 例,进行分组研究,每组40例。研究组优质护理法,参照组一半护理法。采用统计学方法t检验患者治疗前后的尿素氮水平、血液肌酐水平、内生肌酐水平数值,并分结果,利用χ2检验生存率、死亡率,计数后判定护理价值。结果 两组数值水平基本无变化,组间差异不明显,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死亡率数据对比,研究组较少的死亡率尽显其优势,参照组死亡率显高,本次检验结果有意义P<0.05 。结论 优质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有意义,可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从而降低了患者对该病的恐惧感,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接受治疗,同时也提升了患者对临床服务质量的满意度。

  • 标签: 间歇性血液透析 重症急性肾衰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对重症急性生衰竭患者肾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9)与观察组(29),对照组采用ICU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方式进行护理。比较患者并发症与死亡率,分析患者肾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急性肾衰竭 肾功能 临床路径
  • 简介: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所谓的‘肾剂量’多巴胺在预防或者处理ARF中并没有作用.袢利尿剂在肾损害较轻的病人能够增加尿量,但是其导致的尿量增加并不能改善预后.如果胶体溶液,而不是晶体溶液被用于液体复苏治疗,则明胶溶液较羟乙基淀粉在预防ARF中更加有效.除了足够的液体复苏之外,惟一显示可以在重症病人减少肾功能衰竭危险性的干预措施是严格的血糖控制。

  • 标签: 急性肾衰竭 ARF 肾小球 肌酐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总结1例老年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急性肾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护理要点包括:维持内环境稳定;维持组织灌注;维持氧合;腹痛腹胀的护理;营养支持的护理;预防VTE。

  • 标签: 老年 急性重症胰腺炎 急性肾衰竭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肾衰竭(ARF)患者的护理措施以及抢救方法。方法对于55例ARF患者的抢救方法、病情观察、护理措施、临床资料以及护理中常见的问题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及时抢救和针对性护理等措施后,肾功能在治疗后有显著改善,血生化结果在治疗后进行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因ARF具有发病急、发展迅速、不同阶段表现差异性大、危险性高,对于患进行及时的抢救和针对不同阶段的护理方法,可大大提高抢救成功率,使患者病情得以改善,尽量避免发生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急性肾衰 抢救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 对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采取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后的疗效展开分析。 方法 本次研究将我院 2018 年 7 月— 2020 年 5 月期间 48 例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使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观察治疗前后各项肾功能指标的改善情况。 结果 结合血清 K + 、 PaCO 2 、 BUN 、 Ca 2+ 、 Na + 、 Scr 等各项指标展开评价后发现,治疗后 K + 、 PaCO 2 、 BUN 几项指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 , Ca 2+ 、 Scr 两项指标趋于上升状态,差异显著, P < 0.05. 其中 Na + 指标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 P > 0.05. 治疗后主要可出现发热以及插管处出血以及气栓几种并发症,本次研究过程中并发症率( 6.25% )。 结论 对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采取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后能够有效提高各项肾功能指标,临床应用效果较为显著。

  • 标签: 重症 急性肾衰 替代疗法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内科危重症患者急性肾衰竭的临床特点,探析其诱发因素,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必要的参考与借鉴;方法选取我院内科于2008年3月份至2009年3月份收治的152例危重症伴发急性肾衰竭的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年龄(是否超过60岁),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含72例,均为老年危重症患者,对照组含80例,无老年病例。研究两组患者的慢性基础疾病、伴发MODS、APACHEⅡ评分、致死率,对比其不同;结果观察组的伴发MODS、APACHEⅡ评分、致死率都明显比对照组高,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患病情况为26例合并呼吸系统疾病,比例为36.1%;29例合并高血压,比例为40.3%;32例合并冠心病,比例为44.4%。22例合并脑血管疾病,比例为30.6%,4例合并肿瘤,比例为5.6%;11例合并血液系统疾病,比例为15.3%;17例合并慢性肾病,比例为23.6%;4例合并肝硬化,比例为5.6%。对照组中,11例为感染性休克,比例为13.75%;19例为肾病综合症,比例为23.75%;28例为失血性休克,比例为35.0%;8例中毒,比例为10.0%;9例烧伤,比例为11.25%;因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肿瘤引发的急性肾衰竭各1例,比例均为1.25%;结论在内科危重症患者中,老年人更易于伴发急性肾衰竭,其常见诱因包括重度心肌缺血、心力衰竭与感染,对患者健康构成重大威胁,因而,临床治疗人员必须提供警惕,严格控制老年内科危重症患者伴发急性肾衰竭的风险。

  • 标签: 老年内科危重症 急性肾衰竭 临床探析
  • 简介:摘要急性肾衰竭(acuterenalfailure,ARF)是指各种原因引起少尿或无尿,含氮的代谢废物排出急剧减少(1992年我国肾脏病界学者讨论后规定,诊断急性肾功能衰竭时血清肌酐应每日上升超过44.2~88.4μmol/L),迅速出现氮质血症、水电解及酸碱平衡紊乱,并产生一系列各系统功能变化的临床综合征。

  • 标签: 急性肾衰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 探究在老年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 2014年 1月至 2015年 10月期间,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 9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进入我院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单号设定为对照组,双号设定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结合间歇性血液净化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不同时间段的尿素氮以及血肌酐水平状况,同时记录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 :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血液中的尿素氮以及血肌酐指标均有显著降低,同时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 P< 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10.2% (5/49)和死亡率 14.3% (7/49)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 28.6% (14/49)和死亡率 34.7% (17/49),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评估标准( P< 0.05)。结论 : 在老年急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指标状况,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连续性血液净化 老年 重症急性肾衰竭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 : 探究在老年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 2014年 1月至 2015年 10月期间,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 9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进入我院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单号设定为对照组,双号设定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结合间歇性血液净化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不同时间段的尿素氮以及血肌酐水平状况,同时记录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 :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血液中的尿素氮以及血肌酐指标均有显著降低,同时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 P< 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10.2% (5/49)和死亡率 14.3% (7/49)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 28.6% (14/49)和死亡率 34.7% (17/49),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评估标准( P< 0.05)。结论 : 在老年急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指标状况,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连续性血液净化 老年 重症急性肾衰竭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肾脏替代治疗时间的选择对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急性肾损伤标准将来我院就诊的50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分为Ⅰ期(18例),Ⅱ期(15例),Ⅲ期(17例),均给予肾脏替代治疗,并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各项指标的差异以及病死率。结果Ⅰ期病死率为33.33%(6/18)例,Ⅱ期病死率为60.0%(9/15),Ⅲ期病死率为82.35%(14/17),Ⅱ期和Ⅲ期病死率明显高于Ⅰ期病死率(P<0.05)。肾脏替代治疗后三组患者的血钾、血尿素氮、血肌酐值以及APACHEⅡ评分等都具有明显的下降,Ⅰ期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血乳酸值明显降低,氧合指数具有明显的升高,但Ⅱ期,Ⅲ期没有明显变化。结论对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AKIN分期以及肾脏替代治疗对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肾脏替代治疗 急性肾衰 预后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总结连续性血液净化在救治重症急性肾衰竭中的护理对策,并对其进行总结性分析。方法将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2月收入并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救治的50例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连续性血液净化中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50例患者共行连续性血液净化90例次,总好转率92%,成活率75%,治疗后血生化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所好转。结论综合有效的护理能够提高连续性血液净化对重症急性肾衰竭的治疗作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连续性血液净化 重症 急性肾衰竭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予以急性重症胰腺炎(SAP)伴急性肾衰竭(ARF)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患者护理配合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本院2021.1.1-2023.3.31期间SAP伴ARF CBP治疗患者60例,将其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行常规护理、综合护理;比较两组出ICU时间、出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出ICU、出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予以SAP伴ARF CBP治疗患者综合护理可缩短其康复进程,减少并发症,可推广。

  • 标签: 连续性血液净化 急性重症胰腺炎 急性肾衰竭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肾衰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2例急性肾衰死亡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急性肾功能衰竭死亡率与年龄、急肾衰病因、脏器衰竭数目、并发症和透析与否等因素密切有关。结论一旦诊断明确,应立即予综合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也应积极治疗合并症、并发症。防治消化道出血及颅内出血。尽早、及时、充分血液净化治疗是抢救急性肾功能衰竭成功的关键。

  • 标签: 急性肾衰 死亡 因素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