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内黏膜切除(EMR)术前准备及中配合、术后护理进行总结与分析。方法对31例入住我科,并行EMR的患者的临床诊疗经过、术前准备及术后观察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31位患者术后未见明显并发症,程顺利,经密切观察、精心护理后,均可康复出院。结论EMR是治疗消化道早期表浅肿瘤的有效方法,其充分的术前准备及中、配合、术后护理对提高手术质量、缩短住院时间起重要作用。

  • 标签: EMR内镜黏膜切除术 围手术期 术中配合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息肉切除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 2019年 1月 ~2019年 12月我院收治的 78例行内肠息肉切除为研究对象,随机将 78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各 39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策干预,而研究组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行内肠息肉切除患者中应用具有很好的效果,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并发症。

  • 标签: 优质护理 肠息肉切除术 内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986年Gagner报告了首例甲状旁腺切除,系颈部充气建立操作空间,用特制的微小器械完成手术操作.甲状旁腺切除的开展标志着颈部手术时代的开始,继而出现了经胸壁或腋窝入路,以及经颈前或锁骨小切口入路辅助甲状腺切除.辅助的甲状腺切除(endoscopicassistedthyroidectomy,EAT)或微创电视辅助的甲状腺切除(minimallyinvasivevideoassistedthyroidectomy,MIVAT)是由意大利比萨大学Miccoli于1988年报道的,其基本式是经颈部小切口在内辅助下完成甲状腺切除.2002年在国内我们较早开展了Miccoli手术.

  • 标签: 内镜 甲状腺切除术 腹腔镜 全身麻醉 手术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行无痛肠息肉切除患者进行围手术护理,分析其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科自 2019年 6月至 2020年 5月无痛麻醉下行肠息肉高频电切 429例,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结果:其中住院患者 216例,发生肠穿孔 1例,经再次肠结扎,胃肠减压,禁食营养治疗后康复。其余患者均效果满意,康复出院,术后随访效果好无复发。结论:对行无痛肠息肉切除患者进行围手术护理其效果显著,能促进患者康复,早日出院。

  • 标签: 无痛 内镜 肠息肉切除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子切除肠息肉的护理方法,减轻病人痛苦和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对485例患者行肠息肉治疗的护理。结果息肉切除成功率为100%。结论护士要正确实施各项护理措施。

  • 标签: 结肠镜检查 肠息肉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次全切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在2021年4月到2022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实施甲状腺次全切除的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50例,应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照组50例,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情况、负面情绪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2%,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4%,前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负面情绪改善明显比对照组优,差异有意义,P

  • 标签: 内镜下 甲状腺 次全切除术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胃肠道息肉病人进行切除手术的效果和护理情况。方法将胃肠道息肉病人300例分为无痛和普通两组,其中普通组进行常规的电切手术并进行护理,无通组施以麻醉进行电切除和护理。结果无痛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低于普通组合。无痛组病人在接受手术时血压和心率降低,病人的满意率也优于普通组。结论采用无痛技术可以让胃肠息肉病人增强耐受性,使病人予以配合,治疗时间短,安全性也较好,手术后进行有效的护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 标签: 内镜 胃肠息肉 切除手术 治疗和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甲状腺切除的可行性及其美容效果的评价。方法采用胸部乳晕入路或腋下入路行内甲状腺切除183例,其中甲状腺腺瘤56例(1例伴甲亢),结节性甲状腺肿88例(5例伴腺瘤,2例伴甲亢),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25例,甲状腺癌14例。结果成功完成手术179例,一侧腺体全切123例,一侧全切加对侧部分切除或次全切除56例。手术时间93(45~280)min。中转开放手术4例。无神经、气管及甲状旁腺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3~8)d。术后随访1~38个月,3例复发,患者均对手术的美容效果满意。结论甲状腺切除手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具有良好的美容效果。

  • 标签: 甲状腺切除术 内窥镜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肿 结节性 甲状腺功能亢进病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上消化道息肉切除中配合。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电切息肉中的配合护士应严格按照者指示进行操作。首先根据息肉蒂的粗细或广基息肉基底的直径设定电切、电凝指数及决定是否设定混合电流。然后送入圈套器,随时按者的指示伸出、回缩、张开、收紧圈套器协助完成电切。食管贲门、十二指肠部位壁薄、蠕动快,圈套息肉时需与者密切配合,尽量套进息肉近端,否则易引起穿孔。

  • 标签: 内镜下上消化道息肉切除术 术中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肠早癌采用剥离(ESD)与黏膜切除(EMR)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88例消化道早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46例行ESD治疗,42例行EMR治疗,计算两组完整切除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ESD组中黏膜完整切除的有43例(93.5%),EMR组中黏膜完整切除的有29例(69.0%),ESD组黏膜完整切除率显著高于EMR组(P<0.05)。迟发型出血、穿孔、感染等并发症在ESD组发生2例次(4.8%),在EMR组发生18例次(39.1%),ESD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EMR组(P<0.05)。结论消化道早癌采用ESD治疗效果优于EMD,前一种式黏膜完整切除率高,并发症发生了低。

  • 标签: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消化道早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胃癌行内切除治疗易发非治愈性切除特征,并尝试以此构建一项非治愈性切除危险度的评估工具以量化非治愈性切除风险。方法2006年8月—2019年10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接受切除治疗,病理为早期胃癌的378处病变纳入病例对照研究。其中78处(20.6%)为非治愈性切除纳入观察组,剩余300处治愈性切除病变中按操作年份相差±1年以1∶3的比例匹配纳入对照组(共234处)。采用单因素联合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寻非治愈性切除易发因素,将最小β系数对应的独立危险因素赋1分,其余因素按其β系数与该最小β系数的比值进行赋分,以此建立非治愈性切除预测模型,并采用该模型对完整的378处病变进行分析,观察各评分段的非治愈性切除率。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变直径、位置、发红、溃疡或溃疡瘢痕、皱襞中断、皱襞纠集和超声提示浸润深度与早期胃癌病变非治愈性切除相关(P<0.05),而接触或自发出血可能与非治愈性切除相关(P=0.068)。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US提示累及黏膜下层(VS局限于黏膜:β=0.901,P=0.011,OR=2.46,95%CI:1.23~4.92)、病变直径3~<5 cm(VS <3 cm:β=0.723,P=0.038,OR=2.06,95%CI:1.04~4.09)、病变直径≥5 cm(VS <3 cm:β=2.078,P=0.003,OR=7.99,95%CI:2.02~31.66)、病变位于胃上1/3(VS胃1/3:β=1.540,P<0.001,OR=4.66,95%CI:2.30~9.45)、有皱襞中断(β=2.287,P=0.008,OR=1.93,95%CI:0.95~3.93)均是早期胃癌病变发生非治愈性切除的独立危险因素。将因素直径3~<5 cm赋1分,超声提示累及SM层赋1分,病变位于胃上1/3赋2分,直径≥5 cm和有皱襞中断各赋3分,其他因素均赋0分,再对完整的378处病变进行分析后发现,评分≥2分时病变发生非治愈性切除的概率达41.9%(37/93),约是评分0分时[11.5%(25/217)]的4倍。结论直径≥3 cm、位于胃上1/3、有皱襞中断和超声提示累及黏膜下层是早期胃癌行内切除治疗易发生非治愈性切除,以此构建的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但还需积累病例进一步验证。

  • 标签: 危险因素 早期胃癌 内镜下切除术 非治愈性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频电切除切除结肠息肉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6年3月515例结肠息肉患者,患者均采用高频电切除进行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复发情况。结果患者结肠息肉完全切除,未出现残留组织。手术时间为(29.74±3.42)min,中出血量为(14.53±1.46)ml,卧床时间为(2.25±0.39)d,住院时间为(3.72±1.04)d;患者治疗后1周、2周时的ADL评分、HAMD评分与治疗前相对比,数据间差异明显(P<0.05)。患者中有5例肠穿孔、7例腹胀者、8例术后综合征者,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经1个月随访,复发率为0.58%。结论高频电切除切除结肠息肉效果明显,并发症少,复发性低,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内镜 高频电切除术 结肠息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痛结肠息肉切除患者术后护理要点及相关经验。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7年3月于本院收治的159例无痛结肠息肉切除患者为对象,回顾性分析,总结术前、中、术后的护理。结果151例(95%)均无出血、穿孔、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6例(4%)存在出血现象,2例(1%)引起穿孔。结论对无痛结肠息肉切除患者完善术前准备、中配合、术后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 标签: 无痛 电子内镜 结肠息肉切除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结肠息肉黏膜切除(EMR)的护理。方法对32例小于8岁的结肠息肉患儿在内下行EMR,并予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32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息肉切除,无感染、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EMR是治疗小儿结肠息肉安全、可靠的方法,熟练的医护配合和积极有效的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内镜 黏膜下切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鼻经口腺样体切除的疗效和优点。方法在小儿鼻对儿童腺样体肥大经口行腺样体切除50例,治疗由腺样体肥大引起的睡眠呼吸障碍、鼻阻塞和咽鼓管功能障碍等。结果术后腺样体切除干净,鼻咽结构正常,无出血、咽鼓管损伤等并发症,随访6月~18月,患儿症状消失。结论小儿鼻经口腺样体肥大切除手术是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鼻内镜 腺样体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