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对无症状性冠心病的诊断效果比较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10-31
/ 2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对无症状性冠心病的诊断效果比较分析

王晓云朱淑娟

武警广西总队医院医学影像科  530003

摘要目的探究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对无症状性冠心病的诊断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收入的60例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以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结果作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诊断的金标准,所有患者均进行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检查,记录患者检查结果,与金标准结果进行比较,并分析其诊断效能。结果 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60例冠心病患者中,有52例(86.67%)确诊为无症状性冠心病,常规心电图诊断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78.83%、85.71%、44.44%)低于动态心电图(96.08%、97.96%、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时,动态心电图相比常规心电图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可作为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优先选择方法。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无症状性冠心病

无症状性冠心病指的是患者在缺乏典型心绞痛或其他明显症状的情况下,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导致血流供应减少,进而影响心肌供氧[1]。由于其临床表现隐匿,早期识别具有极高的诊断难度。常规心电图作为临床常用的心脏功能检查手段,主要在静息状态下记录患者的心电活动,虽然能识别部分急性心肌缺血或心律失常,但其短时间记录的局限性使其对动态性、间歇性心肌缺血的检测效果不佳[2]。动态心电图则通过长时间、连续记录患者在日常活动中的心电变化,能够捕捉到短暂的、偶发的心电异常。相比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能够在患者活动、情绪波动等应激状态下识别心肌缺血的隐匿表现,对于评估无症状性冠心病的潜在风险具有重要意义[3]。此外,动态心电图还能通过检测心率变异性、ST段变化等更为细微的电生理指标,提供更加全面的心脏功能评估,提高无症状性冠心病的早期诊断率。本研究对60例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采用回顾分析法,选取60例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均在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于本院诊治。纳入标准:(1)患者或其法定代理人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意参与研究。(2)有完整提供诊疗资料者。(3)认知、理解、沟通能力正常,可配合检查。排除标准:(1)进行过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支架植入术等心脏手术。(2)患有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或恶性肿瘤等严重疾病。(3)存在严重精神障碍或无法配合检查。样本中男性、女性比例为31:29,其中年龄最大者75岁,最小者35岁,均值(55.85±5.96)岁。

1.2 方法

常规心电图(12导联心电图):患者取仰卧位,用酒精棉球擦拭皮肤,胸部电极(V1-V6),电极分别放置于胸前区的相应位置,肢体电极放置于左右上肢及左右下肢,记录时间约10秒,获取12导联心电波形,通过标准化电极设置后采集的心电图数据,重点观察心率、P波、QRS波群、ST段、T波的变化,分析有无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异常表现。

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操作方法:使用Holter监测设备(小型便携式心电记录仪),根据需要设定24小时或48小时的记录模式,患者可站立或坐姿,用酒精棉球擦拭皮肤,使用3-5个电极,放置于胸部,正负电极通常放置于胸骨旁及左侧胸部,胶带固定,防止日常活动中脱落。重点分析ST段变化、心律失常等心电特征,在日常活动或情绪波动期间心电图的变化,捕捉偶发的心肌缺血或无症状性冠心病的心电特征。

1.3观察指标

记录60例患者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比较,并根据结果对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进行分析,准确度=(A+D)/总例数×100%,灵敏度=A/(A+C)×100%,特异度=D/(D+B)×100%。其中真阳性、假阳性、假阴性、真阴性分别用A、B、C、D表示[4]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均由SPSS22.0软件计算,计数资料表达形式=%,为卡方检验;当计算结果出现P<0.05时,表明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60例冠心病患者中,有52例(86.67%)确诊为无症状性冠心病,常规心电图诊断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78.83%、85.71%、44.44%)低于动态心电图(96.08%、97.96%、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 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诊断效能比较n=60%

常规心电图

阳性

阴性

合计

动态心电图

阳性

阴性

合计

χ2

P

阳性

36

5

41

阳性

48

1

49

-

-

阴性

6

4

10

阴性

1

1

2

-

-

合计

42

9

51

合计

49

2

51

-

-

准确度

40/51(78.43)

准确度

49/51(96.08)

5.865

0.036

灵敏度

36/42(85.71)

灵敏度

48/49(97.96)

8.369

0.002

特异度

4/9(44.44)

特异度

1/2(50.00)

3.256

0.002

3 讨论

无症状性冠心病是指患者在冠状动脉发生明显病变时,未表现出典型的胸痛、心悸等临床症状,但存在潜在的心肌缺血风险,该类患者因缺乏症状,难以通过常规的心电图检查准确筛查[5]。动态心电图为一种长期心电监测手段,能够在患者日常活动、睡眠等各种状态下,连续记录24小时的心电图数据,捕捉到短暂、偶发的心电异常。

本研究发现,常规心电图诊断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低于动态心电图,这是因为动态心电图主要优越性体现在连续、长时程监测心电信号的能力,相比常规心电图仅限于短时、静息状态下的电活动记录,动态心电图可在24小时或更长时间内,持续跟踪心脏的电生理活动,在患者日常活动、体位变化及自主神经系统波动时,能够捕捉到间歇性或短暂的心肌缺血事件和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通过长时间、多时段记录,不仅能提高对短暂性心肌缺血的检测灵敏度,还能通过详细的时间轴追踪,识别早期、隐匿性心电异常,提升诊断的特异性和准确性,其在无症状性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揭示心脏在不同生理应激状态下的电活动变化,为临床医生提供高精度的病理评估依据。

综上所述,在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时,动态心电图相比常规心电图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可作为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优先选择方法。

参考文献

[1]兀花妮,余小佳. 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伴心律失常患者诊断中的应用[J]. 贵州医药,2021,45(5):804-805.

[2]何静,吴俊林. 导联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检测作用[J]. 现代科学仪器,2023,40(1):91-95.

[3]张伟.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23,28(12):后插1.

[4]刘豆豆,张录兴,张荣,等. 长时程动态心电图与24 h心电图诊断心律失常效能比较[J]. 山西医药杂志,2022,51(20):2350-2352.

[5]白红艳,李慧. 不同检查方法在无症状心肌缺血诊断中的阳性检出率及诊断效能比较[J]. 贵州医药,2021,45(5):8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