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医学科危重患者肠内营养规范化护理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25
/ 2

重症医学科危重患者肠内营养规范化护理研究进展

王帅 刘金惠 孙文文

泰安市中心医院 山东 泰安 271000

【摘要】目的:分析肠内营养规范化护理在重症医学科危重患者中的研究进展。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00例重症医学科危重患者(2022年1月~2023年1月)为对象并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50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进行肠内营养规范化护理,随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结果: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以及前白蛋白观察组均比对照组指标高,P<0.05。结论:将肠内营养规范化护理应用在重症医学科危重患者中后可看出,患者的白蛋白以及其他营养指标均得到提升,对此值得应用。

【关键词】重症医学科危重患者肠内营养规范化护理;营养指标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progress of standardized enteral nutrition in critical care patients. Methods: 100 critical care patients in the critical care department (from January 2022 to January 2023)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were studied in groups, 50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standardized enteral nutrition, and then the nutritional indicator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Albumin, transferrin, hemoglobin, and prealbum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Conclusion: After the application of standardized nursing care in critical care patients,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albumin and other nutritional indicators of patients have been improved, which is worth applying.

[Key words] Critical care patients in the critical care department; standardized care for enteral nutrition; nutritional indicators

重症医学科危重患者因自身患病情况较为严重,并且病情发展时间迅速,加之自身饮食困难等因素,使得体内的蛋白质水平流失量增多,导致身体免疫力低下[1]。对此进行营养干预是非常有必要的,其中有学者认为,早期肠内营养规范化护理可有效改善重症医学科患者的临床反应,在两天内为其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且该方法操作简单,可有效保护胃肠道组织,进而减少分解代谢激素的数量,改善代谢异常情况,缩短其康复时间[2]。对此本文将进一步探讨肠内营养规范化护理在重症医学科危重患者中的研究进展,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100例经我院确诊的重症医学科危重患者,时间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之间,采用随机的方式进行分组后每组50例,对照组年龄在39至84岁之间,平均(62.43±1.42)岁,男(n=30),女(n=20);观察组年龄在40至85岁之间,平均(62.89±1.36)岁,男(n=31),女(n=19)。随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P>0.05,组间无差异性。纳入标准:重症医学科危重患者;患者家属同意此次研究方案。排除标准:患有恶性肿瘤症的患者;严重消化道疾病者。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当患者进入到ICU后护理人员需检测其血压、呼吸频率等指标,并将检查结果详细记录在记录表中,如发现异常则需与医生取得联系并开展下一步医治工作,同时清洁病房内的卫生,让空气处于清新的状态,并定时消毒,降低感染的发生率,此外,还需为患者进行皮肤干预,降低压疮的发生率等。

观察组实施肠内营养规范化护理,具体内容如下:(1)前期肠内营养干预:前期在保障患者生命体征无异常的情况下开展肠内营养干预,在进行干预的过程中,还需仔细查看其胃管位置,保证胃管位置在胃内,同时在开展鼻饲之前需要将患者鼻腔内的分泌物清除,以便保证其呼吸处于通畅的状态。对于正在输液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调整输液的速度,并消毒鼻饲用品,如若患者鼻饲使用时间较长,则需立即更换鼻饲后再进行应用。(2)肠内营养过程:需保持营养液的温度在38至40摄氏度之间,并且在对患者进行营养液输注的前后和管饲期间,需要在每隔2至4小时期间在其胃管处注入10至20毫升的温水,并运用鼻饲的方法给予患者药物,给予之前需将药物碾碎并且完全溶解之后方可进行输注。并且在输注的过程中需动作温并且准确,防止鼻肠管掉落。(3)并发症干预:对于腹泻的患者,需要在其饮食的过程中可加入高渗性饮食,以便保障其营养指标,但应用该方法腹泻的发生率较高,因此在应用时需注意营养液的温度。对于胃潴留患者,可在开展肠内营养的过程中加入其他药物进行医治,并且每间隔4至6小时将胃部的废弃物抽出,如若其胃潴留的含量大于150毫升,需调低输液的速度。

1.3观察指标

在营养指标中,分析两组患者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以及前白蛋白。

1.4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检验t,对数据分析用SPSS22.0软件,P<0.05,组间有差异性。

2 结果

观察组的各项营养指标更高,相比对照组有差异性,P<0.05,组间有差异性,见表1。

1 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

分组

例数

白蛋白(g/L)

转铁蛋白(g/L)

血红蛋白(g/L)

前白蛋白(mg/L)

观察组

50

39.14±3.48

2.13±0.42

131.45±23.77

296.13±16.21

对照组

50

33.18±3.02

1.12±0.38

121.23±22.33

266.43±14.12

t

9.146

12.609

2.215

9.769

P

0.000

0.000

0.029

0.000

3 讨论

重症医学科室收治的患者通常病情较为严重,并且大部分患者无法自主进食,进而导致身体出现营养缺失等情况,延长康复时间[3]。对此需要及时为其进行营养干预[4]。其中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效果显著,现已被临床广泛应用,此方法可在患者医治期间为其提供营养支持,改善胃肠道激素的数量,进而保障肠屏障功能,提高肠黏膜的免疫力。通过采用鼻饲的方式将营养物质成功送入患者的肠内,有利于增强患者的吸收能力,降低反流以及腹泻的发生率。同时,在此基础上加入规范化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完善护理流程,进而增强总体的医治效果,对此该方法在临床中具有积极意义。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白蛋白(39.14±3.48)g/L、转铁蛋白(2.13±0.42)g/L、血红蛋白(131.45±23.77)g/L以及前白蛋白(296.13±16.21)mg/L均比对照组高,P<0.05。

综上所述,肠内营养规范化护理可有效改善重症医学科危重患者的营养指标,对此应用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张立荣,费樱,江滟.重症医学科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的基因型和同源性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23,20(22):29-33.

[2]滕金龙,苏媛,韩小宁,等.探讨集束化教学在重症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2023,7(05):386-389.

[3]李艳梅,韩恒国.探讨精细化系统护理模式对重症医学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J].贵州医药,2023,47(05):833-834.

[4]吴彬.对重症医学科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的效果分析[J].继续医学教育,2022,36(11):137-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