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县第二中学 黑龙江省大庆市 166300
摘要:历史是一门客观阐述人类历史进程的学科,其主要功能在于探寻历史真相、总结历史经验、认识历史规律,而史料是历史学科发挥其功能的主要支点。倘若教学中缺乏丰富且真实的史料,就如同“无米之炊”一般,无法实现预期目标。因此,文章联系教学实际,简要提出了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教学法的有效策略,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历史;史料教学法;应用策略
引言:
史料是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并帮助我们认识、解释和重构历史过程的痕迹,是学生研究历史和学习历史的重要依据。科学、客观的史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认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还能够使学生对某些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有更深刻的认知。因此,史料既是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支架,又是教师教学的关键元素[1]。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利用史料不仅能够让历史课堂更加生动有趣,还能够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历史知识所蕴藏的价值。
一、初中历史史料教学的重要性
首先,史料是历史学习的依据,史料教学可以让学生接触到真实的历史、了解历史事件的过程和原因、认识纷杂历史表象背后的因果关系,从而更加准确地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发展的趋势。教师带领学生分析和解读史料,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研究能力,包括史料的整理、史料的辨析、史料的比较、史料的解读等。这些能力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内涵,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和评判水平[2]。
其次,在史料教学中,学生需要对史料进行分析和评判,判断其真实性和可靠性。这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和判断力,能够让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史料中的观点进行客观地评价和反思。通过接触和研究史料,学生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到历史对现实的影响和启示,形成对国家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从而增强自己的历史意识和责任感。学生会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增强自身为实现国家富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担当。
最后,史料教学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查找、整理、分析史料提升自己的信息搜索、整理和处理能力,培养综合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今后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教学法的有效策略
(一)理性客观综合分析史料
一些历史材料受到创作者个人想法、时间限制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但理性客观综合分析史料也很重要。教师应依靠多种视角展示历史数据,通过彻底地评估和评价来指导学生,并从客观理性的角度分析和学习历史。在研究西方国家的发展史时,教材中的大部分都是有关殖民地初期的劫持事件。英国,西班牙,法国以及其他一些地方,都是通过殖民劫持而发展起来的。在这一发展时期,这些西方列强国家都依赖于殖民地劫掠获取自身发展所需的经费。在教授此类知识点时,教师应从不同角度收集历史数据,以指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3]。
从多角度看待这一历史阶段。例如教师可收集整理殖民掠夺者的邮寄信件和历史文献,能够使学生明确认识西方列强国家的高速发展是由于殖民掠夺流入的大量财富而崛起。这些国家的历史资料中一般都会将掠夺他国人民财富的侵略者称为“英雄”,学习这类内容时,教师应转换角度,展示被掠夺国家的实证物品或历史资料,例如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日本在北京静心斋掠夺的约一万尊金佛,不计其数的玉器和铜制香炉等。虽然,从殖民地的掠夺使得某些国家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巨大的经济增长,但是掠夺者的野蛮行为却是西方列强殖民者及其侵略性的根本特点。教师应在学生了解历史数据后提出相关问题,“为什么同一历史阶段的历史记录中有两种描述如此不同?”以激发学生认为理性和客观性是对历史数据的综合分析。然而,对殖民地的洗劫和资本掠夺使被侵略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和攻击。最初的资本积累是一个有效而迅速的过程,也是一个血腥而残酷的过程。自我思考学生得出的结论更适合学生记忆,从不同角度分析史料得出的结论也更加完善。
(二)延伸史料,补充教科书内容
历史教科书是教学工作开展的主要依据,包括具体的历史事实与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但因为篇幅限制,历史教科书简洁呈现了一些重要知识,涉及的史料不够丰富,这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在此客观条件下,教师可根据教学主题有目的地选取一些史料,对教学内容或某个历史问题补充说明。学生借助这些史料逐步理解某个史事或问题,对教学内容形成更深刻的认识,如此不仅可以丰富历史课堂内容,还能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
以“盛唐气象”为例,本课主要学习内容包括四个子目,即经济的繁荣、民族交往与交融、开放的社会风气和多彩的文学艺术,分别从经济发展、民族关系、社会生活和文化艺术四个方面展现了唐朝的盛世景象。教科书围绕每个子目安排了相应图片与史事,可为学生理解本课重点提供帮助,但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中形成深刻记忆。为此,教师可从两个方面引入史料,并将其嵌人教学框架之中。一方面,在课堂上播放纪录片《大唐盛世》片段,让学生借助一个个镜头、一帧帧画面了解唐朝在经济、民族关系、社会生活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情况,与教科书内容呼应起来,通过视听刺激加深印象。另一方面,引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诗作,指导学生进行诗歌赏析,从诗歌的字里行间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感知当时的社会风貌与人文特点,加强对盛唐气象的认识。上述史料的延伸和利用,补足了教科书内容的薄弱之处,使学生在直观、丰富的史料中获取了有效信息,对本课课题形成明确认识。
(三)生动呈现史料,培养分析能力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多媒体不仅能够为学生生动、直观地呈现史料内容,还能够为学生营造丰富的感知情境,使课堂更加完善、充实和多元。近年来,随着诸多的历史题材影音作品的出现,学生获取历史资料的途径更加广阔了。一些文献纪录片对于历史的再现、人物的刻画、事件的叙述等更为直观、生动,是教师可以应用于课堂的最佳资源。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相关史料,如兵马俑、敦煌壁画等,这样既可以展示历史的真实性,又能增加历史课程的趣味性。
例如,在《鸦片战争》这一章节的教学中,笔者先从背景分析入手,让学生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再运用比较法从不同角度概括归纳两次鸦片战争的关系,重点培养学生阅读地图和历史资料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本章节的教学重点是探索与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中英《南京条约》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笔者在课堂导入环节为学生播放了电影《鸦片战争》的片段,并提出问题: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这场战争难道真的是为了鸦片而发动的吗?为什么会有“虎门销烟”?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通过笔者的分析,对虎门销烟的原因及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有了深刻的了解,充分认识了战争发生的必然性。此时,笔者让学生用表格的形式比较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以此加深学生的直观印象,提高学生依据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结束语
使用史料佐证进行教学是现阶段大多数历史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关键途径。初中生对于历史生活有着一定体验,但缺少将其作为学科学习经验的能力。史料教学能够充分激发初中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帮助其了解历史的本来面貌,还能够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参考文献:
[1]程金华.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法的运用[J].新课程,2021,(33):117.
[2]赵东山.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法的合理运用[J].新课程,2021,(33):118.
[3]冯桂花.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法的合理运用研究[J].新课程,2021,(1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