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质量检验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与效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8
/ 2

产品质量检验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与效益分析

沙晶 黄灿

河南省产品质量检验技术研究院 河南 郑州 450000

摘要:产品质量检验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是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本文在分析产品质量检验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对产品质量检验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的效益进行分析,提出了构建产品质量检验公共服务标准化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产品质量;质量检验;标准化;效益

引言

产品质量检验公共服务标准化是指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主导,按照科学、统一、规范、有效的要求,通过制定相关技术标准和管理制度,并由国家或地方各级政府承担行政主体责任,运用多种方式提供产品质量检验公共服务,实现科学有效、规范有序地开展产品质量检验工作。

一、产品质量检验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现状

(一)标准化工作已具备一定的基础

近年来,国家质检总局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了《国家产品质量检验公共服务标准体系》,构建了“1+3”的标准化体系。“1”为国家标准,“3”为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其中行业标准主要依据消费品质量安全、食品安全和工业产品安全等领域的国家标准制定,地方标准主要依据我国各省市的地方标准制定,企业标准则是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制定。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国家质检总局又先后印发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计量认证管理办法》《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等规范性文件,对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的准入条件、能力要求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1]

(二)标准化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

近年来,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以及各地质监部门采取积极措施,加强产品质量检验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一是在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上,由以提供检验服务为主向以提供公共服务为主转变,由满足基层企业需求为主向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为主转变,由追求数量和规模向提升质量效益、提升品牌形象转变;二是在工作方法和措施上,由原来的简单粗放式向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转变;三是在工作制度和保障机制上,由原来的行政管理方式向行政管理和服务方式转变,由原来的单一技术机构向多个部门共同参与转变;四是在工作成效上,由原来的关注结果向关注过程转变,由关注短期效益向关注长期效益转变。

(三)标准体系日趋完善

近年来,我国产品质量检验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初步形成了以国家标准为主体,行业标准为补充,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为补充的标准化工作体系,制定了《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办法》《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加强社会第三方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资质认定管理的意见》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截至2017年12月,全国共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342家,社会第三方产品质量检验机构1381家。已制定发布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企业标准共计656项。基本形成了层次清晰、结构合理的标准化工作体系。

二、产品质量检验公共服务效益分析

(一)促进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转型升级

产品质量检验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将从根本上改变以往质量监督检验机构为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而采取的粗放型管理方式,推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向精细化管理转型,促进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的创新发展。通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可以最大限度整合现有的资源,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政府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形成多层次、全方位、多功能的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公共服务体系[2]

(二)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公共服务均等化

通过对产品质量检验公共服务进行标准化建设,可以为各级政府和企业提供更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全面提升政府监管能力和水平。产品质量检验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可以改变目前各级政府“重监管、轻服务”的现状,促进各级政府转变职能,创新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效能,让人民群众更加充分、更有保障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三)通过产品质量检验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

可以推动各级政府以市场为导向的简政放权工作,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经费保障机制,逐步将具有资质认定条件和能力的法定机构纳入到“管办分离”改革范围;推动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研发新产品、提升产品质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服务供给,形成企业、社会组织、专业技术机构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三、产品质量检验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策略

(一)加大质量检验公共服务政策引导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质量检验公共服务是一项公益性、非赢利的事业,在推进质量提升、促进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强质量检验公共服务政策引导,进一步优化检验机构布局和服务能力,强化检验机构的资质认证和业务考核,鼓励检验机构整合资源、拓展业务、创新服务,不断增强检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同时,要进一步加大质量检验公共服务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使广大消费者了解和认识质量检验公共服务,积极参与质量检验公共服务活动。

(二)加快建立政府主导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机制

首先,要加快构建以政府主导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整合机制,按照“两集中、两优化”的原则,整合政府质量管理部门所属的检验检测机构,优化配置各类资源,理顺检验检测认证管理体制;其次,要加快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整合机制,推动检验检测认证资源向社会开放,促进检验检测认证行业向专业化、市场化方向发展;最后,要加快构建以服务为核心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整合机制,提升产品质量检验公共服务水平。

(三)加强对质量检验公共服务行业的监督管理

完善质量检验公共服务监督管理体制,建立科学的监管体系,是确保质量检验公共服务标准化体系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加强对产品质量检验公共服务的绩效考核,建立以技术能力、管理能力、服务水平和质量绩效为核心的评价指标体系,形成以第三方评价为主,政府监督为辅的监督模式[3]。对于质量检验公共服务存在问题的部门和机构,应当责令限期整改。

(四)积极推进质量检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一是建立综合性质量检验公共服务平台,完善质量检验公共服务网络体系。要充分发挥现有国家级质检中心、省级质检中心等现有检验平台作用,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不断完善质量检验公共服务网络体系,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二是建立区域性质量检验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区域性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要充分发挥现有质检中心、省级质检中心等现有检验机构的作用,在经济发达地区建立区域性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三是建立国家级技术机构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建机制,积极推进区域合作,打造区域公共服务品牌。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产品质量检验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既是对检验机构职能定位的重新定位,又是对传统质量检验工作方式、方法的重大变革;既是对现有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的整合重组,又是对整个社会的重新组织;既是对行业发展规律的把握,又是对行业发展方向的探索。因此,在实施产品质量检验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中,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产品质量检验机构为主体、以服务为中心,坚持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实施,全面提升产品质量检验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促进我国产品质量检验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五、参考文献

[1]张潇元,冯小丽,苏永超,朱院生.产品质量检验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与效益研究[J].产品可靠性报告,2022(10):77-78.

[2]郭靖.产品质量检验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与效益研究[J].大众标准化,2021(23):2-4.

[3]缪晖,刘威,刘淑贞,郭洁丽.产品质量检验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与效益研究[J].中国标准化,2020(06):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