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胜利实验学校
【摘要】
“观察周围世界,写清重点内容”是第二学段学生习作的“最近发展区”。第二学段习作训练需要把观察力的培养摆在首位,依托文本课例,营造观察“动力场”;依托主题活动,建构观察“实践场”;依托表达交流,提升观察“能量场”。学生在“明确定位、情境体验、创写分享”三阶段的完整经历中,从书本走向实践,从实践走向表达,从表达走向交际,从而提升观察和表达能力。
【关键词】校园情境 观察漫话
真正意义的习作是从小学第二学段开始的,从第一学段写几句话到按要求的成篇习作,难度明显提升。而这一阶段的习作素材,主要来自于“观察”。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整套统编教材中的首个习作单元,可见“观察”在第二学段习作中的重要地位。在习作教学中要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的活动项目来引导学生体会“留心观察” 和“细致观察”的好处,着力培养学生主动观察生活的意识和习惯,以此落实《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的“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的习作目标。
(一)定位:依托文本课例,营造观察“动力场”
1.勾连比较,明晰要素
统编教材在编写中特别注重语文能力螺旋上升式的培养,习作能力的提升亦是如此。第二学段教材中出现了四次观察类习作,所占的比重比较大,且隐藏着一定的序列。
表1:第二学段“观察”类习作编排
留 心 观 察 | 单元 | 习作主题 | 习作内容 | 习作要素 |
三上册 第五单元 | 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 写最近观察时印象深刻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 | 运用多种感官观察事物,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 |
三下册 第一单元 | 我的植物朋友 | 借助记录卡,写一写自己的植物朋友,试着把观察和感受到的写清楚 | 把观察所得写清楚 | |
三下册 第四单元 | 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 把小实验的经过写清楚,还可以写当时的心情和发现 | 观察事物的变化,把过程写清楚 | |
四上册 第三单元 | 写观察日记 | 试着进行连续观察,用观察日记记录自己的收获 | 连续观察,学写观察日记 |
从表1可知,三上第五单元“留心观察”作为习作单元,进行重点训练,其他三次的“观察类习作”都融入到阅读单元中进行有机穿插,适度拓展。通过比较前后四次的“习作要素”,能清晰地发现统编教材对于观察能力的培养前后关联的。从“写下来”到“写清楚”再到“写出变化”, 从“短时间观察”到“连续观察”,“观察”层级是递进的。在观察的过程中强调了选择“印象深刻的”,同时以“记录卡”“图表”为观察支架,有效降低习作难度,着力解决习作过程中表达无序,思维混乱等问题。
2.立足范例,储备方法
与观察类习作相匹配的“例文”中,有大量典范性的观察线索,渗透着不同的观察方法,是学生学习观察与表达的优秀范例。在课中引导学生通过反复地读,深入地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准确贴切的用词,特别是要领会作者观察分析、表情达意的方法,为自主观察与表达做好准备。
表2:第二学段“观察”类习作例文整理
习作主题 | 习作例文 | 观察对象 | 观察方法 |
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 《搭船的鸟》《金色的草地》《我家的小狗》《我爱故乡的杨梅》 | 动物:翠鸟、燕子、小虾…… 植物:荷花、蒲公英、杨梅…… 场景:翠鸟捕鱼、小虾争斗、燕子飞翔 | 多感官观察法 聚焦变化观察法 边观察边思考法 …… |
我的植物朋友 | 《燕子》《荷花》《昆虫备忘录》 | ||
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 《花钟》《蜜蜂》《小虾》 | ||
写观察日记 | 《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 |
不同的“例文”蕴含着不同的观察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范例的言语形式进行分析和品味,感悟到清楚而有重点的表达离不开作者细心观察以及生动记录。有了多种观察方法的储备,便能为自主观察活动提供助力系统。
3.任务驱动,激活意愿
将单元静态的习作延伸至真实生活中的实践体验,用真实的任务去驱动学生观察与表达,贴近学生的生活经历,符合学生的学情实际,乐于被他们接受。
为了强化“观察”训练,又能激起学生的“观察”兴趣,教师可从多种情境中引导学生选择观察对象。如通过创设驱动任务,在班级中启动“我是校园观察员”活动,开展广泛的校园观察,写最鲜活的观察故事,为学生营造更为宽松的表达氛围。富有挑战性的任务,激发学生持续观察,在观察过程中产生对习作力发自内心的真实需求,发展习作能力。
(二)体验:依托主题活动,建构观察“实践场”
1.发散引导,选择对象
创设“我是校园观察员”习作任务后,如何保障他们能始终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实践活动,观察对象的选择很重要。为此,可开设专门的指导课,通过头脑风景,对校园生活的观察点进行讨论。
如可以借鉴习作例文的观察描写对象,从动物类可以迁移观察校园里的金鱼、小鸟、蜜蜂等;从植物类可以迁移观察校园里的李子树、银杏树、番薯地……而例文中出现“翠鸟捕鱼”“小虾争斗”等场景描写,因为观察的内容更加多元立体,表达得更为丰富生动,因此就更能激发学生去观察校园的兴趣,更易产生表达的灵感。校园环境、校园中的人和事,都是观察与表达的素材,通过讨论交流,形成一张观察对象分类表(如图1),帮助学生在观察时更有针对性。
图1:校园观察对象分类表
2.搭建支架,示范引领
教师向学生提出具有挑战性的观察任务后,还要通过搭建有效的支架,为观察活动提供思维的路径,拓宽观察的角度,丰富观察的方法。
在观察活动前,教师可组织学生回顾运用过的习作支架,如《我的植物朋友》的信息记录卡,《我做了一项小实验》中的过程记录表,《写观察日记》中出现的图文结合式、表格记录式等。整合这些不同的观察支架,结合观察需要,设计出《校园观察记录单》(表3),以提升观察类习作的运思力。
表3:校园观察记录单
我是校园观察员 | |
观察对象 | |
观察类型 | 校园景( ) 校园人( ) 校园事( ) |
观察方法 | 多感官观察( ) 聚焦变化观察( ) 边观察边思考( ) |
观察步骤 | ( ) ( ) ( ) |
观察记录 | (用小队喜欢的方式记录,可以是图表式、思维导图式、图文结合式、文字式……) |
观察感受 |
《校园观察记录单》的设计,能让学生进一步明晰观察的目标,统领整个观察活动,将观察过程清晰地记录下来。在《校园观察记录单》上专门设置了“观察类型”“观察方法”的选择,有利于帮助学生制定观察计划,让观察活动更加有序得法。
3.合作实践,优势互补
在实施校园观察时,可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观察团队中所有成员都充分投入,便于集思广益,相互启发,边观察边交流,能适时丰富认知。在合作观察过程中,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进阶,通过互帮互助促进深度探究。学生间的质疑和创见在集体中得以展现,而团队收获的成果也能激励个体,为后续的自主创写打下基础。
如在进行校园人物观察时,有小队聚焦了保安师傅,进行了观察任务的分解:有成员观察晨间师傅的站位及工作状态;有成员观察课间师傅的校园巡视及维护;有成员对保安师傅开展个人访谈,经及查看保安师傅每日配送物品的登记手册等,集合各成员的观察记录,就能形成对校园人物更全面的认识,从观察中碰撞出思考。
(三)创写:依托交流评价,提升观察“能量场”
借助观察记录表留下的成果虽然是鲜活的,但却是零散的,还需通过创写表达检视学生的观察成效。“观察漫话”创写活动可将观察力、运思力和表达力系统化地进行综合,为清楚而有重点表达观察所得奠基。
1.制定流程,接力表达
可借助漂流日记的形式,形成创写流程,接力来写观察故事。可以短小的片断素描校园所见所闻,可以图文并茂方式生动的表达,体现我手写我心。让习作回归儿童生活,从校园生活入手,引导关注身边事物,注重体验,抒发真情。
图2:“校园观察漫话”创写流程
2.注重交流,引发共鸣
常态化的交流有助于在班级中营造良好的习作氛围,让学生在习作时就能建立读者意识,深入感受习作的意义,在交流中切身体会到习作有用处的,分享自己的观察记录成为校园生活的一部分。
“观察漫话”是出自同伴之手的反映校园生活的记录,读起来更感亲切自然。如每两周可召开一次“观察漫话”发布会,通过自荐、组荐、师荐,让一些有意思的观察故事晒出来,交流观察心得,分享表达方式,往往最容易引发共鸣。
最近的天气特别怪,早上冷,晚上热,导致不少同学感冒。感冒“赠送”的咳嗽,也悄无声息地跑了来。上课时,咳嗽声此起彼伏,让我想到了玩胡萝蹲:小王咳完小瑞咳,小瑞咳完小赵咳......就这样,老师的讲课声快被淹没了,不由自主地提高了嗓门。说来也怪,咳着咳着,变成了一段有节奏的旋律,有时低沉,有时高昂。
——《咳咳咳》
在学校里有许多爬山虎。瞧,它都爬到我们班讲台边上来了。有些爬山虎已经变黄,叶子都掉了,但是仔细一看,枝被伸出的小吸盘牢牢吸在墙上,你可别小看他们,要把它们拔下来还要费些力气呢?在教学楼的顶儿,爬山虎已经挤得没地方了,只能先自个儿用小吸盘“抢”一个位置,牢牢地吸住,剩下的部分只能让它悬在空中,任由风儿把他们吹过来吹过去。 ——《校园里的爬山虎》
今天体育课上,参加运动会的同学在训练,其他同学自由活动。我们玩着玩着,发现小文不见了。他会去哪儿呢?我们从西花园一直找到东边的”蜘蛛网”,走进一看,原来小文竟躺倒在“蜘蛛网”下。我们叫叫他,他一点反应也没有。然后,我走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他才慢悠悠醒了过来。小文告诉我们,“蜘蛛网”这里有树荫,凉快,舒服,他差点要睡着了。哈哈,幸好找到了!
——《幸好找到了》
因为共处校园生活,发现真内容,进行真表达,感受真性情,所以这样的“观察漫话”充满了吸引力,让同学们切实感受到了习作的意义与价值所在,同时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满足感与成就感。
3.网络点评,开放展示
有别于其它习作的评价,在“观察漫话”的评价过程中,弱化对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关注,更侧重于关注是否能将观察的内容进行不受拘束地富有个性地表达,依据第二学段习作目标,从“新奇、有趣、印象深”三个维度制定《评价单》,如此评价,才能让儿童习作从千篇一律转变为各具特色,展现想象力与创造力。
“观察漫话”班级圈分享深受学生的喜欢,但受时间限制,交流时不能兼顾到全体同学,为此发挥网络优势,把“观察漫话”上传到班级学习群,借助留言功能,同学们可以相互阅读点赞。再通过自荐他荐来一次班级海选,评选出最喜欢的“校园观察漫话”,让这些文章在班级公众号发布,通过“在看”“转发”,让习作评价的舞台由班级扩展到社会,让评价效益发挥到最大。
表4:“观察漫话”评价单
标题 | 观察内容新 | 语言表达趣 | 个人体会深 | 推荐指数 | |||
同伴评 | 师长评 | 同伴评 | 师长评 | 同伴评 | 师长评 | ||
...... | |||||||
在第二学段“观察类”习作教学中,通过“定位、体验、创写”三环九步,将儿童校园生活情境融入习作全过程,促进习作与自我,习作与读者的联结,系统提升学生观察与表达的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吴立岗 杨文华.《小学交际活动作文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20
【3】张云鹰.《开放式作文教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
【4】汪燕宏.《项目化:让课堂习作从“训练”走向“真实”》.小学教学设计[J],2021(5)
【5】张化万.《统编教材写话与习作设计的新亮点》.小学语文教师[J],2019(2)
【6】余琴.《着眼整组 研究学情 用足教材 ——以五年级上册习作单元教学为例》.语文建设[J], 2021(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