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理论与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1
/ 2

多元智能理论与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傅冬梅

南安市第三小学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学习。加德纳认为智力并不是一个容易“被测量”的东西。在他看来,智力是一种或一组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或制造出在一种或多种文化背景中被认为是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智力是以组合的方式来进行的,每个人都是具有多种能力组合的个体,而不是只拥有单一的用纸笔测验可以测出的解答问题能力的个体。由此,加德纳提出了智力多元论的观点,认为人的智能结构分为8种: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节奏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和自然观察者智能。

长期以来,陪伴孩子童年的,除了有快乐的游戏,有深奥的知识,还有烦扰的作业。这些教师布置的学生习以为常的作业,渐渐隐现出种种不足:书面式问题作业多,体验式实践作业少,封闭静态性作业多, 开放动态性作业少;独立完成多,合作探索少;在繁忙的“劳作”中,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被逐渐削弱,学生完成作业的热情被逐步泯灭。这样的作业制约着甚至有害于学生的身心成长。为此,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作业进行了改革的尝试。经过一年多的大胆尝试,我们根据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将作业的设置与内容的要求以开放动态的形式呈 现,安排了融合“多元智能”的多种形式的体验式实践作业,着力构想与描绘着“学生的学习因作业改革而精彩”的蓝图。此外,教育部近期颁布的《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第四条指出:“小学不留书面式家庭作 业,可布置一些适合小学生特点的体验式作业……”于是,我们更加坚定了走“体验式实践性数学作业”之路的信念。本文仅从与“多元智能”融合的角度,来谈谈我们设计“体验式实践性数学作业”的思考与实践。

   一、想象作业:融合语言智能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多元智能理论的创始人霍华德·加德纳指出:“语言是最广泛最公平地在人类中得到分享的一种智能。”语言智能的核心是用语言或文字进行交流的能力。语言智能得到提高的人能通过听说读写进行有效的交流。那么,如何通过作业的形式来发展学生的语言智能呢?我们认为:想象是孩子的天性,更是发展孩子语言智能的有力抓手。所以,在设计体验式实践性作业时,要彻底摒弃机械重复的题海式训练,精心设计培养学生语言智能的“想象型”作业,让学生在作业活动中插上想象的翅膀。

例如,教学北师大版四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

作业:(1)“练一练”里的小题要会做,明天安排小组竞赛。(2)思考教材中的思考题:在四个“3”之间填入合适的运算符号和括号,使组成的各道算式的最后得数各不相同。(3)编写一篇“你知道吗?”,介绍括号的发明与使用。

又如,学完“圆的认识”后,让学生搜集反映数学家生平的小故事,以“我眼中的数学家”为题举行了一场学生演讲赛。 此外,我们还设计了“儿童数学讲坛”、“数学辩论赛”、“我就是数学”等实践作业。

数学日记、小故事溢满了孩子的童真和稚拙,可爱的语言和新奇的想象让“想象型”作业闪烁着思维的光芒。想象是数学思维的体操,是创新的翅膀,更是拓展思维的原创力。想象的空间是一望无垠的,创造的世界更是浩瀚无垠的。所以我们要鼓励学生挥舞想象的翅膀,翱翔于知识的天空。

二、实践作业:融合视觉空间智能

加德纳认为:“视觉空间智能是理解形象世界的独特能力。”具有视觉空间智能的人能借助图形或实物来表达空间信息,并具有展示和转化心理意象的聪明才智。于是,我们设计了“操作型”作业,让学生通过多种感观协同活动,在实验操作、猜想尝试、探索发现、实物展示中求异创新、获得体验,并且在运用视觉空间智能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调动数理逻辑智能和身体动觉智能。这样的作业使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同时,更深刻地体验到创造和成功的乐趣。

“统计与概率”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和客观世界中的随机现象,它通过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以及刻画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来帮助人们做出合理的推断和预测。这一内容的实践性较强,完成起来较费时费力,比较适合小组合作完成或是由父母帮助完成。所以,在设计作业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作业的压力,而是让学生多从实践中去感悟数学的魅力。

例如,教学《折线统计图》,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作业:(1)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四”第1题。(2)统计一下你各类图书的数量,制成统计图,看选用哪种统计图更恰当。(3)收集你从一年级以来每体检的身高数据制作成折线统计图,并提出两个你发现的问题。 第一项作业旨在让学生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要求全体学生都掌握;第二项作业是让学生学会选择适当的统计图,要求学生能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分析并做出选择;第三项作业更多地加入了生活元素,是知识的活学活用,是学生乐于接受的作业形式。

比如,教学“步测和目测”时,让学生走出校园,目测中心街道的长度,步测小区停车场的宽度,步测操场的长度,并通过实际测量来验证。 还如,教学“奇妙的图形密铺”时,学生看到美丽的“水立方”,主动提出动手制作“水立方”的想法。于是,我们设计了“小小建筑师”的实践作业,让学生用火柴棒粘出“小小水立方”、“埃菲尔木棒塔”等。

这些作业给学生带来了模仿、操作、测量、设计、绘制、搭建等实践的机会,让他们感觉到“智趣”与“和谐”,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通过动手操作和成果展示,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促进学生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和数学素养的完善。

三、合作作业:融合人际交往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

人际交往智能是一种聚焦外部环境人群的智能,拥有这一智能的人最基本的能力就是理解他人和发现、区分他们之间的差异。自我认识智能则是一种感受自己生活、自我反思的智能,拥有这一智能的人能够直接辨别生活中的感受,并利用它们理解与指导自己的行为。于是,我们设计了“合作型”作业,旨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和自省意识、反思能力,同时让学生从生活经验中学习数学知识,并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

比如,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后,我们设计了“我是小小施工员”的实践作业:“学校计划给美术教室铺地砖,请同学们为学校拟定一份装修计划。作业提示:①可以通过实地测量、咨询家长、请教建筑工人和市场调查等方式获得需要的数据;②设计要结合实际,可以实施,以利学校采用;③提倡小组合作,6人一组,自由搭配。” 再如,学习“24点”后,组织学生以4人为一组进行“算24点”小竞赛,并记录下各自的答对题数,通过多级比赛,在全班级评选“24点小精灵”,在全年级评选“最强大脑一24点之冠”。

比如,组织五、六年级学生参加“数学听写大赛”:首先各班发动学生通过网络或书籍等搜集数学史知识、数学家故事、数学小趣事,并汇总成册让学生熟读,然后各班选派学生代表参加比赛。在比赛中,12支班级代表队根据主持人所描述的内容,如“提示一:他是我国南北朝时齐国人(得10分);提示二:

他是我国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得7分);提示三:他跟圆有关(得4分);提示四:他入选世界纪录协会,是世界第一位将圆周率值计算到小数后第7位的科学家(得1分)”,在小黑板上写出答案并按抢答器抢答。

这些作业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让学生跃跃欲试、乐在其中,表现得让人惊讶。通过个体之间的交往和团队之间的比拼,学生认识到并维持着自己的独特之处,在认同他人及融入团队的同时,也超越了自我。

当然,以上体验式实践性作业的设计,并不是单一地融合某一种智能,实际上音乐节奏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等也或隐或现地进行了融合。我们应该依据学生的“多元智能”和全面发展,精心设计体验式实践性数学作业。通过作业的设置,设计好多元化、多层次的作业,以此促进学生对作业产生内在的需求,使作业成为学生提升自我学习能力的重要路径。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理解思想方法或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在“做”中感受和体验数学,充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应用能力等。让学生参与到充满情趣、蕴涵灵性、多元生动的作业中来,使数学作业的历程溢满“体验”的味道,最大限度地归还学生一个自由探索、自主学习的空间。

参考文献:

巨1习朱茂娟,康立军.小学数学实践作业初探

巨J习.黑龙江教育,2012(12)

巨2习裴新宁,张桂春.“多元智力”:教育学的关

注与理解厂J1.全球教育展望,2001(12)

(本文系南安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多元智能理论视域下小学数学特色作业设计研究》(立项批准号:NG1452-203)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