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绩效评价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8
/ 2

基于绩效评价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对策研究

吴学魁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   261053

摘要:在教育事业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中,固定资产是高校重要介质,是保障高校教育水平的基础。随着我国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相关文件的陆续出台,高校的管理不断向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迈进,高校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也面临着新的问题。本文从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出发,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当前形势下公立高校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旨在为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绩效;提升

1、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1.1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协作性不足

高校资产属于国有资产,高校管理部门对资产的使用和处置须严格按照规定程序采购和报废,由于高校内部缺乏较为规范的管理制度,这导致部分高校相关管理部门对资产管理的认识不足,工作中只针对上级的要求形式化地开展工作,缺少主动性和深度思考。甚至有的高校未设立单独的资产管理部门,还有一些高校实行归口管理。不管何种方式,在开展工作时都需要其他部门的协作,如资产的采购、验收和年度盘点报告工作等,都会出现部门工作交叉的情况。各管理部门的分工协作会影响工作效率,也会增加资产管理的难度。例如:在定期开展资产盘点工作时,各部门的资产账簿口径是否一致,资产采购前相关协作部门是否进行充分的论证,使用过程中有没有相关部门进行监管,处置时有没有进行相关效益分析等。总之,管理部门间的协作不足会出现相互推诿、随意购置、资产闲置等情况,影响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降低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

1.2固定资产监管制度不完善

高校资产监管制度主要由两个层面构成:国家出台的若干规定和高校内部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两个层面的监管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一定的重复性,实际起到的监管作用并不明显。另外,虽然目前的监管制度涵盖了高校资产监管过程中的重要步骤,但其只注重对资产基本信息的统计,在资产使用和管理上并未形成有制度化、系统化的规定,导致监管内容流于形式。总的来说,固定资产的监管制度滞后于固定资产的实际管理需求。

1.3固定资产监管信息系统较为滞后

我国高校的固定资产监管情况受到高校体制机制、管理人员观念、科学技术水平及经济等因素的影响,缺少信息化时代下的创新管理改革。比如:虽然文件规定应定期对固定资产开展清查和盘点工作,但真正开展起来,却主要依靠人工统计数据、人工核算,收效甚微,资产账实不符情况仍然存在。同时,高校在固定资产监管方面缺少相应的硬件设施。虽然高校有资产管理系统,但无法全面、高效、准确地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系统只简单显示资产信息,且系统间互不关联,各部门之间不能实现信息共享,口径不一致,造成账实不符的情况。高校固定资产信息系统的滞后性严重阻碍了其管理效能的提高。

2、基于绩效评价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对策

2.1创建与预算系统联动的固定资产智能管理系统

固定资产智能管理系统是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过程当中的关键举措,该系统的运行能够对财务预算管理系统进行整合,实现系统之间的有效连接,拓展数据的覆盖面,实现数据的共享,帮助管理部门精准了解固定资产的分布情况、使用情况、耗损情况等,不仅能够帮助各部门查看固定资产使用现状,提高资产信息的透明度,同时也能够发挥出相应的监管作用,使得各项资产利用效率最大化,避免出现固定资产闲置,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学校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应发挥自身的主要职责,同时积极协调财务、实验设备管理等部门参与其中,加强信息之间的沟通共享,对资产管理系统、设备采购系统等不同的功能模块进行整合优化,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实现信息的全覆盖,引导管理机制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同时还需对资产录入和反馈机制进行优化改进,保证数据的及时精准,增强资产管理的合理性。积极探索资产云管理,实现多种终端操作,实时数据同步,提升效率,全面精细化流程化管理资产。

2.2加强资产管理队伍建设

高校资产管理队伍要与高校的发展和技术应用的开展相互促进,并且管理队伍同时具备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高校的发展离不开固定资产的投入,更离不开对固定资产的精细化管理。提高资产管理队伍的业务能力,需要建立常规的培训制度,组织召开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会议,及时更新知识;提升业务能力及技术水平,增加与外单位之间的交流学习机会,学习先进的资产管理经验,结合本单位的实际进行应用,提升资产管理队伍的管理水平,促进高校资产管理的健康发展。

2.3从业财融合角度加快信息化建设

形成业财融合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来实现盘活固定资产、优化资源配置、节约人力资源、提升数据质量、降低内控风险等改进目标,同时,设定或改变固定资产会计的工作模式,为数字化转型做好充分准备。(1)每年对资产使用情况进行记录及效能分析。实现与HIS系统、PACE、LIS对接,数据自动采集;部门效益分析,按部门对设备进行效益分析,对比利用率、维修率和报废率等指标的同比及环比增长;对全院同类型设备进行效益分析;大型单机设备效益分析等。通过多维度分析,为高校的发展和决策提供精准数据。(2)实时监测,科学分析。实现一物一码管理,对于精密仪器实时监测开机时间,提取数据进行大型设备效能分析;实时监测设备使用情况,建立设备使用评价体系,为设备购置的事前决策和事后监管提供有效参考数据。(3)减少人力成本,转变工作模式。构建在办公室就能通过物联网系统监测到资产的实时定位和实用情况的网格,实现一键盘点,转变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模式,减少盘点人力成本和错误率。(4)盘活固定资产,优化资源配置。杜绝盘亏、避免闲置,提高资产使用效率;通过应用实时监测和资产丢失系统自动报警功能,杜绝了盘亏;搭建设备共享共用平台,通过应用设备利用率管理功能,将低效设备纳入设备共享库,供设备归管部门进行资源调配,避免设备重购。

结语

固定资产管理对高校的生存和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高校通过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建立资产管理绩效考核体系,在全面预算管理、成本核算管理等制度中优化有关固定资产预算、成本的相应规定,通过制度保障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形成了一整套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体系;借助固定资产信息化平台将管理体系紧密联结,使各类管理制度能够真正落实,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参考文献

[1]陈吕容,王珍,苗雨蓝.新形势下高校固定资产保值增值策略的思考[J].攀枝花学院学报,2020,37(03):83-88.

[2]侯晋华.新政府会计制度下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探析[J].营销界,2020(20):158-159.

[3]傅中琰.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改进策略研究[J].商业会计,2020(08):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