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制式分类及适用性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2
/ 2

城市轨道交通制式分类及适用性探讨

洪明宇

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辽宁大连   116021

摘要:在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多制式轨道交通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城市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本文对城市轨道交通制式分类和适用性进行了分析,从不同制式分类的概念和特征以及优缺点和适用性等方面了对比分析,对我国当前轨道交通是将地铁为主的发展结构进行了明确,最后,提出了我国轨道交通制式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制式分类适用性

随着我国城市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城市交通发展水平也不断的提升,受到不同城市发展水平的差异,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水平也相差较大。因此,需要对城市轨道交通制式分类及适应性进行明确,为构建符合城市发展的制式交通提供参考,同时也能够对轨道交通制式分类及发展的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进行明确。

一、城市轨道交通制式分类及适用

(一)城市地铁系统

城市地铁系统是城市交通最常见的一种方式,地铁系统能够按照其分类及车辆的运行特点等,对其适用的范围进行明确。地铁车辆适用范围主要是根据地铁车辆的客运能力及车厢内部安装设备的相关数据来确定,在城市轨道交通发展中地铁车辆的分类运行较为常见。地铁车辆运行的主要优势在于其车辆的行驶速度较快,并且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车辆的客运频次较高,因此,总体上客运总量较大,对于大城市来说,能够有效的承载城市对客流量的控制,从而为城市化建设水平的提升提供有利的支持。但是地铁车辆也存在一定的缺点,主要体现在地铁车辆运行期间产生的噪音较大,对周围居民产生一定的影响。其次,地铁车辆的爬坡能力和推动力不足,在特殊路段无法快速的通车,因此,地铁车辆的运行对地形条件要求较高,需具有一定的平坦性。地铁是城市交通发展过程中最常见的通行方式,能够在地下和高架上进行使用。

(二)城市轻轨系统

轻轨车辆的分类特点主要依据车辆的长度和车宽等数据,轻轨采用钢轮钢轨体系,1435 mm标准轨距,主要在城市街道路面或高架桥上运行,线路采用地面专用轨道或高架轨道,在大城市的繁华街区,也可进入地下或与地铁接轨。轻轨车辆的主要特征为中运量,客运能力在1.0万~3.0万人次/h、平均运行速度为25~35 km/h;最高行车速度不小于60km/h。轻轨车辆的运行优势在于能耗较低,技术较为成熟,在城市中普遍应用。其缺点是轻轨车辆的运行噪音较大,主要适用于大中城市轨道交通。

(三)有轨电车

有轨电车在城市轨道交通中使用并不多见,主要是其在运行期间需要占用电车车道,对道路的依赖性较强。有轨电车主要分为单箱或铰接式有轨电车和导轨式胶轮有轨电车两类。总体上来看有轨电车的运量相对较低,更加适用于具有独立路权、街面混行或高架路面。更具有轨电车的运行模式可以分为混合车道、半封闭专用车道、全封闭专用车道。有轨电车的运行优势介于轨道交通和公交交通之间,布线相对灵活,且运行造价相对较低。缺点在于运行噪音过大,客运量与路权具有直接相关。主要适用在中小城市的专用线路中。

(四)磁悬浮列车

城市磁悬浮列车主要是利用电导磁力悬浮技术促使列车悬浮运行,车辆主要采用直线电机作为驱动力,具有较好的能源节约效果,是当前较为先进的轨道交通技术方式。但是磁悬浮列车的工艺技术较为复杂,并且技术要求较高。磁悬浮列车主要在城市建设的高架桥上运行,在城市特殊地段也可在地面或地下隧道中运行。根据运行速度可分为高速磁浮和中低速磁浮两大类。磁悬浮列车的优点在于其运行的噪音较低,具有较强的爬坡能力,转弯半径较小,能够在运行期间实现自动化和无人驾驶。缺点在于其胶轮极易发生老化。主要适用于城市机场专用线路或者客流量相对集中的点对点线路中。

二、城市轨道交通制式发展建议

(一)制定完善的复合制式分类标准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制式发展的日益多样化,评价角度的不同也导致分类标准出现了差异,但是驱动和支撑和导向方式作为区分城市轨道交通不同制式的重要因素,应在分类过程中进行执行。在分类过程中可以从这三个主要因素出发,将城市轨道交通开展更加系统化的分类,明确构建起特征鲜明且命名方式更加直观的方式。因此,应尽快的优化和修订现有的城市公共交通分类标准,并且要对命名混乱的局面进行尽快的纠正。

(二)健全不同制式技术标准

中国不同城市已开工或投入运营的轨道交通系统大多有相应的设计标准,但技术成熟度水平并不相同。中国的地铁、轻轨、有轨电车和跨座单轨系统具有相对完整的行业技术标准。然而,中低速磁悬浮、直线电机轮轨等轨道交通系统在新城的应用却很少,运行线路设计参数、系统动力学分析等方面的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设计标准和规范还应更为完善。因此,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建议以政府作为指导实施“标准先行”战略,对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各系统的技术标准和知识产权体系进行逐步的完善。

(三)实现多制式轨道交通协调发展

多制式城市轨道交通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主体趋势。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总体需求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制式选择相互作用,且影响轨道交通制式选择的因素很多,选择的主要因素是耦合的,而不是独立的。因此,应遵循“因地制宜”和“统筹兼顾”、的发展思想,结合不同的城市的发展基本条件科学匹配制式轨道交通的类型和具体数量,从而更加有效的发挥出城市轨道交通促进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主导性作用,为我国不同城市更快地建立和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行业规范、技术标准提供有利的支持。

结束语:

在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过程中,应结合不同城市的发展水平和特点,充分利用互联网系统,对轨道交通网络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在建设不同制式轨道交通的过程中,应对其优缺点进行明确,并要强化基础设施和信号以及调度等统一标准化管理,从而有效的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的应急能力,降低轨道交通的换乘次数,提高客运总量和运输效率

参考文献:

[1]魏庆朝,潘姿华,刘含笑,等.基于技术原理的城市轨道交通分类方法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19, 22(3):6.

[2]韩宝睿,濮海建,朱震军.基于改进Lotka-Volterra模型的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竞合关系演变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 42(2):7.

[3]赵莉莉.中低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制式选型探讨[J].山西建筑, 2020, 4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