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党员队伍高质量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0
/ 2


农村党员队伍高质量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周西

湖北工业大学


一、增强高质量的农村党员发展水平

十九大报告指出“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是做好发展党员和从严教育管理工作的方针。

1.继续优化队伍

吸收农村优秀人才加入党组织,改变党组织存在的老龄化和女性党员少等问题,为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充实党员队伍,扩大党在农村的影响力,为农村事业发展进步奠定人才基础。因此,要优化农村党员队伍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全面助力乡村振兴。基层党组织要拓宽视野,把党员发展对象从本地务农人员扩展到在外经商的人员,退伍军人,回乡大中专毕业生等人群中,将他们中的优秀人才纳入组织考察的范围中,听取他们的思想汇报,有目的,分重点地进行引导培养,把他们吸引到党组织周围。建立健全妇女组织,发挥其联系妇女的桥梁作用。针对农村中女性党员偏少的现实情况, 加大对青年妇女的培养力度,鼓励女性参与村内党务,培养她们的政治参与热情,逐步增加女性党员数量,

2.重视提升组织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党的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一是要重视纪律落实;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重视政治理论思想的学习,达到切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干部头脑目的;重视对农村党员的意识形态领域形式教育,筑牢意识形态阵地;重视培育先进农村党员典型,发挥榜样力量。二是要强抓组织建设,必须夯实农村党支部这个组织基础。通过优化党组织设置、强化组织覆盖力、抓实规范化提升、提组织生活质量等方式强抓组织建设。三是在农村党员中不断巩固和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成果,不断通过开展明察暗访、“千人评议”、党内监督等查处不正之风,切实增强农村党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动员力、引导力及号召力。四是整顿软弱组织。着力打基础、补短板,加大对软弱涣散农村基层党组织整顿力度,筑牢农村基层党组织堡垒基础。

3.完善发展机制

完善农村党员发展的机制就是要以党章为基础,结合泰顺县农村实际情况,严格按照工作程序对党员发展对象进行政治素质审查及管理。保证在党员发展的四个环节方面实行全公开,保证公平公正,要结合发展指标吸收真正向党员队伍靠拢的同志入党。规范发展党员程序的监督管理,落实好“十条红线”、“十条黄线”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保证农村党员队伍 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加强党员干部诚信管理,把党员个人诚信纳入民主评议内容,深化“党性体检”激发党员活力。运用好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实施办法,各负其责、落实责任,加强对党员的日常监督管理。

二、推进高质量的农村党员教育培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依靠学习创造了历史,更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1.构建“学习型+服务型”的农村党员教育培训机制

一方面始终将抓培训质量作为抓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完成度的关键,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推陈出新,建立和完善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各项培训教育制度,加强对教育培训的管理,联系实际开展教育培训。在完善“三会一课”、“党性体检、民主评议”、“党员先锋指数考评”等长效机制的基础上,将“两学一做”“乡村振兴”等主题教育活动与党员教育培训相结合,创新教育培训机制。坚持从严、从简、勤学的学风,完善讲学、考学、评学的制度,推行奖罚分明、学以致用的管理办法,加强培训结果的考核运用。

另一方面重视培训的效果监督和使用。泰顺县近几年对农村党员的培训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所提升,但是缺乏具体的培训结果应用及考核跟踪。

2.完善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内容

学以致用是做好农村党员培训的基础,培训内容要满足农村党员需求是根本。提高思想认识,科学安排教学内容,建立健全协调机制,不断提高农村党员队伍的综合水平。明确培训内容,不仅要包括党的理论、知识、方针和政策,还应该要把重点放在改进基本理论素质和实用技能上。为了改善农村党员整体文化水平较低和缺少专业知识等问题,要进一步增加市场经济、科学技术、民主政治、法律制度、本土文化等方面的培训。

3.创新农村党员培训的方式方法

一方面针对不同人群分层次进行教育培训。庞大的农村党员队伍分布在各行各业,他们解决问题的需求决定了培训的内容方向,也决定了分层次进行党员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针对其中的流动党员可以以为其排忧解难增强党员向心力为主;对农村党员群众的学习可以只要求每月平均 3 次;对老龄党员和文化层次低的党员可以就近集中学习。另一方面结合农村实际工作开展多样化的教育活动。重视农村党员的示范教育工作,通过党员个人的正能量故事,来教育身边的党员同志,加强教育活动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同时,重视定期开展党员之间交流谈心,谈学习体会,交流思想,在“比、学、赶、超”中共同进步。

三、加强高质量的农村党员管理

泰罗在《科学管理原理》中指出,科学管理是由组织、协调、合作、发挥每个人最高的效率,实现最大的富裕等多种要素结合而成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教育管理。”

1.创新管理体系,加强流动党员的管理

长期以来,我们党针对流动党员的管理难题,始终在不断地探索。随着科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基层党建的工作方式已逐渐被网络化代替。针对流动党员的年轻化及知识结构的特点,可以创新管理模式,构建网络化流动党员管理体系。通过网络方式把流动党员联系起来,让他们积极参加党组织活动,既不“隐身”也不掉队,这是网络化党建体系的基础。同时各级党组织要严格按照党章规定对流动党员进行管理,对流入及流出党员做好登记,并制作发放党员服务卡;要建立党员信息长效采集机制,精心维护党员本人的固定电话、手机等常用信息。党员本人还可以根据需要主动联系组织修改联络信息;各级村组织还应建立详细的花名册,每年至少联系党员一次。

2.建立和完善农村基层组织开展活动的物质保障机制

各乡镇党委要切实加强领导,健全和落实组织活动物质保障机制,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探索建立财政投入、管理费列支、党费补充等多渠道保证基层党建工作正常运转的经常性投入机制。同时要扩大农村党员的奖励范围。不仅要对农村党员干部进行表彰,而且对在农村经济发展、社会事务中做出表率的农村普通党员也要进行奖励。保障他们参政议政的权利,通过增加农村党员在人大、政协会议中的参会名额,在提案、会议中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和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出谋划策。

3.建立保障机制,加强对农村老年党员的管理

全国61岁以上的党员占党员总数的 28.11%,比上年增长了近 1.2 个百分比。针对老年党员尤其是农村的老年党员这一特殊群体,要加强对他们的管理,激发他们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先锋模范的作用。一方面乡镇党委可以通过建立荣誉激励机制来加强管理。为农村老年党员提供政治参与平台,增强他们对组织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建立定期党组织生活日制度, 以老年党员意愿为前提,安排老年党员过组织生活和参加一下重要的党内活动,以此保证农村老党员思想进步。建立农村老党员评议支部工作制和联系村务工作责任制、村务公开和监督党务制度。通过这些方式极大地激发农村老党员的政治热情,防止违法违纪等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可以创新保障机制。对老年党员的关心关爱,不仅要体现在物质保障上,还应注重精神层面。乡镇党委和村委会干部可以建立定期关心关爱活动日制度,通过走访慰问、举办活动等多种形式创新保障机制。要切实把农村老党员的老有所依作为党员的权利激发党员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