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城市同城化规划与实施探索——以台山、开平同城(江门副中心)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8
/ 2

中小城市同城化规划与实施探索——以台山、开平同城(江门副中心)为例

黄斌

江门市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江门 52900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深入,在新形势、政策背景下,同城一体化成为解决城市空间拓展的重要方式之一,尤其对中小城市已成为当前城市提升规模、提高竞争力的务实选择。本文以台山、开平两市同城化为案例,从规划引导的角度对同城化规划及实施归纳总结,寻求现行中小城市同城化的创新发展思路。

关键字:同城一体化;中小城市;台开副中心


1、引言

当前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和地区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愈趋明显,如广佛、西咸、沈抚等城市,同城一体化逐步开展,同时也有一些具有特殊地缘关系的中小城市,由于存在交通便捷、经济类似、文化相近等种种同城特征,逐渐有同城化的需求。台山和开平两市经济体量相近,城市中心相邻,社会文脉相似,也在进行同城化实践,以此为典型案例对中小城市同城化进行梳理。

2、台开地区发展趋势

2.1同城化背景

台山、开平两市地处珠江三角洲和江门市域的西部,经济社会发展仍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单个城市不具备副中心实力,城市等级还较低,人口、经济规模较小。其他如产业层级不高,以传统制造业为主;缺乏龙头带动,缺少城市分工协作;周边城市竞争加剧,人流、物流、资金引进困难等也制约着城市的发展。为提高城市竞争力,江门市提出“东部一体、西部协同”,通过台开同城构建江门副中心、粤西桥头堡,引领市域西部协同发展。

2.2同城化基础条件

台开两市同属于江门市代管的县级市,区位相邻,隔潭江相望,共享潭江岸线资源。两市中心城区距离很近,仅17公里,通过273 省道、274 省道和552 县道形成密切联系。经济规模、人口等社会经济指标均较接近,综合实力相当,各有优势。两市均为著名侨乡,人文风俗一致,情感归属上认同,也使得民众更易接受同城化。

2.3同城化的机遇与目标

以深茂铁路、深中通道为契机,在同城集聚思路下谋求搭建大城格局,借助同城化培育台开江门副中心,统筹同城下生态、生产、生活三大空间,搭建平台支撑、促进产业转型,是应对新形势下区域发展条件的深刻变化,是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整体谋划区域协调发展的新路径,也是探索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尝试。

3、台开同城规划策略

3.1整合空间、同城共融

基于江门西部空间较大,发展分散,因此在构建副中心时强调空间的聚合,使两城发展拓展的方向相一致,才能达到聚核的作用。因此,在市域空间上谋求空间一体化,打造“一轴一心一门,两城两区两岸”的同城空间结构。在用地布局上进行用地适宜性评价,分出不适宜、较不适宜、较适宜和适宜建设用地,从而划分出可供建设的主要区域,同时兼顾生态绿屏的保护需要。

3.2衔接路网、交通一体

交通先行促同城,强化同城道路体系的融合,实现各组团中心均有高快速路直达。同城快速路构建“双线+连城快速”的快速交通结构,“双线”为台开快速路和陈宜禧路,“连城快速”为台开恩连城快速路。依托内通外达的高快速路网络,台开同城区域北达高明机场,东连江门东部和珠海,南至广海湾,西抵恩平、阳江,提升整体区位,强化江门副中心地位。

3.3共建平台、产城融合

台开两市目前主导产业关联性不强,其产业结构有互补性,但都较为低端。台山主导产业以重工业和传统加工业为主。开平主导产业以轻工制造和纺织服装为主。因此,在产业规划上更强调提质共利,重点打造五大重点发展平台,错位发展、分工合作,功能空间优化,构建珠西先进制造产业集群。

3.4完善设施、民生共建

台开两市建设同城共享公共服务中心,与城市及新区公共空间紧密联系,设置在台山工业新城,集中布局各类公共设施,共建全域旅游服务中心、职业教育基地、特色养老院、博物馆、会展中心、体育公园等大型服务设施。依托台山站和开平火车站,联合构建大型组合枢纽,打造江门西部门户。整合现有市政公用设施,协调区域公共资源的配置,新增和扩容共享型的自来水厂、污水厂、变电站等。

3.5山水联城、生态共享

台开山水联城,共塑潭江两岸滨水城市景观与生态景观,实现山、水、城、人相融合。台开由于具有同源的潭江水系,两市结合部的丫髻山、凤山也形成同城的天然绿核,可打造同城郊区龙头公园带。两市都为著名的旅游城市,旅游产业是支柱产业,结合江门打造中国国际侨乡文化旅游目的地,构建全域旅游服务中心,体现经济与生态效益相结合。

4、同城发展的启示与思考

4.1建立协商机制,完善机制管理

同城化要持续推进开展,其区域协作机制应该优先建立,建立政府、市场以及公众多层面的对话协商机制,以完善合作规则,拓宽合作通道。政府层面,建立同城协调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在联席会议的框架下,召开针对各专项协调事项的专题会议,制定专项规划,加强政府职能部门以及接壤区之间的合作。建立经济协作机制,协调产业政策导向,联手编制同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实施差异化引导政策,整合区域产业资源。

4.2交通设施先行,构建同城骨架

建设快速路体系连接两个城市,是拉近两城距离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台开快速路作为连接台山、开平两市的快速路,目前在建设中,使得两市经济和社会交流更便捷活跃,且途经同城公共服务中心,虽然投资较大,但同城交通骨架可搭建,随之有效带动道路沿线土地开发利用,同城结构将逐渐显现,整体效益是巨大的。

4.3产业平台支撑,实现产业互补升级

台开两市的工业专业镇由于历史原因,品牌效应不显,生产效益不高,发展步伐放慢。同城产业平台的搭建,更提供更大的平台,借助产业配套设施,如产业会展中心、金融服务中心、产业研发基地等,为产业升级转型提供展销、资金、技术、人员等多方位的支持。同城产业平台能充分发挥两市的比较优势,坚持错位分工与协调发展,促进产业联动发展,共同培育优势产业以及新兴产业。

4.4基础设施共建,供给主体多元化

基础设施建设是同城发展中的关键环节。从实践来看, 中小城市受限于经济发展、受益程度、缺乏协调机制等,使得跨区域的公共服务一体化无法顺利进行。对此,推进公共服务设施供给主体多元化,确保政府能将有限资源投放在社会核心公共服务的供给是一种有益尝试。可引入第三方公共服务机构,拓展社区公共服务及设施供给渠道,对养老、托幼、文体、医疗等各种服务放宽市场准入制度。

5、结语

随着同城化发展理念渐入人心,中小城市作为城市数量最多的个体,如何同城共融、优势互补,对抗大城市的人口吸附作用,提升竞争力已经是很多中小城市面临的问题。目前中小城市同城一体化仍是全新课题,因此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创新和完善规划统筹与规范,立足于区域层面,实现城市间的有效对接、融合、交流与合作,规划人员也应从研究方法、技术、内容上不断创新改进,让同城一体化工作持续深入。


参考文献:

[1] 杨侃,刘亮,石会娟.中小城市同城化的发展趋势及规划引导—以甘肃省临夏市、临夏县为例[J].城乡建设,2012(9):29-31.

[2] 曹炎、朱喜钢、李建树.市场导向的中小城市同城化发展路径思考[J].上海城市规划,2017(1):134-139.

[3] 秋梅.中小城市同城化发展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4] 段德罡,刘亮. 同城化空间发展模式研究[J].规划师,2012(5):91-94.

[5] 黄鑫昊. 同城化理论与实践研究——以长吉为例[D].长春: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