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人口与土地城镇化时空耦合特征及驱动机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4
/ 2


天津市人口与土地城镇化时空耦合特征及驱动机制

董沣毅

柳州工学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 545000


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在土地城镇化研究中,发达地区城镇的发展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推动了发达地区城镇化的进程,也使城镇结构由农业形态转变为城市形态。当城镇的发展进入高速增长,积累了较强的经济实力,空间形态完成了快速扩张之后,随之将进入挖潜、优化的阶段,产业结构和城镇结构都将发生重要的转变。发达地区城镇政府如何保障城镇得到有序、合理的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并保证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处理好经济发展、城镇建设、社会进步与生态平衡的关系,增强综合竞争力,已经严峻地摆在城镇政府的面前,迫切需要对发达地区城镇的城镇结构发展、演变进行研究,提出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管理体系来保障城镇结构的转变,使城镇得到科学、有序和健康的发展。我国地域辽阔、区域经济差异明显,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城镇社会、经济结构的差异必然反映在城镇结构与形态上,因此,各地区城镇的发展必须从本地区的实际出发,寻求不同的发展模式,政策及各具特色的建设途径。但是,对于发达地区城镇结构转变的保障体系的研究,有助于天津市地区发展水平的提高,也为欠发达地区城镇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1.1人口与土地城镇化研究方向

王婧(2014)等应用脱钩理论和模型,发现中国25个省区城市建设用地增长率高于人口增长率,两者协调性欠佳,呈现弱脱钩状态,将环渤海地区为典型,方创琳(2014)研究了在城乡快速转型发展背景下的“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协同演化规律,得出该地区耦合协调度空间差异显著,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的结论。郭施宏(2016)等的研究区域为山东半岛,从时空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后的结论如下:城市化水平与城市化发展质量不同步,土地城市化速度高并未带来更高的土地城市化质量。崔许锋(2016)在对云南省的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进行研究时,发现从空间格局和均衡发展的测量来看都呈现出以昆明为中心向四周递减的趋势。白硕(2014)等对土地资源短缺的中国西部河谷型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益和城市化的协调发展研究中发现,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水平两个子系统之间相互关联,人口城市化和社会城市化对土地利用效益影响较大,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对城市化水平影响最为明显。吕添贵(2014)等耦合协调模型对南昌市 2002-2011 年的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协调关系进行测度,结果表明该市人口城镇化速度滞后于土地城镇化速度,二者的协调要在内在基础和外在制度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周艳(2017)等对长三角土地和人口的耦合态势进行分析后,发现土地扩张速度整体高于人口增长速度,人地耦合关系从时空上均处在不断变化过程中,各城市协调度仍然不高。马万(2017)里等从地方政府行为的视角分析了人地非协调的中国城镇化,认为政府在土地出让获取财政收入和以土地为主融资的强化作用下,中国城镇化呈现出“向外建设”的特点。袁方成(2014)等认为城镇化发展是人口、土地、财政三重要素流动和集聚的结果,财政要素可作为转型突破口抑制土地要素的膨胀,“人口—土地—财政”的制度创新的联动协同是优化新型城镇化道路的路径。另外还有一些学者对中国四大区域的典型地区进行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耦合协调度分析,整体结论是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度不高,二者协调发展是促进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和提升城镇化质量的有效路径。

1.2 人口与土地城镇化热点研究导向

袁方成(2017)认为城市是典型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分析问题在城镇化系统耦合问题上是研究热点,许多学者都围绕此问题展开了讨论。方创琳(2016)等结合国家新型城镇化的道路的具体路径,开展了特大城市群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效应的研究,将特大城市群视为一个巨系统,构建综合集成的技术框架研究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的交互关系,按照特定的技术路径,将其转变为可持续发展区域提供理论指导和方法支持。陈肖飞(2016)等从一个新的理论视角—大地伦理观思想出发,计算了长三角城市群的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承载力的耦合协调度,认为该区域整体处于拮抗阶段与磨合阶段的过渡期。郭莎莎(2014)等的研究另辟蹊径,用解耦模型研究了北京市 2003-2015 年城镇化发展对资源环境压力的影响。它们之间的关系呈现出耦合与解耦的反复性,说明了这一时期北京市城镇化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及其动态演化特征。王晓玥(2015)等提出对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全面认识的基础上,才能够对“城市病”问题进行诊断和机理分析。并提出未来的研究上,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交互作用研究将持续深入微观过程与城市整体机能及表象内在联系的综合研究将得到强化。

1.3人口与土地城镇化时空耦合特征及驱动机制未来研究方向

总体上讲,中国的城镇化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学者张林(2017)在该问题的研究中能够联系中国国情和实际发展需要,对西方较为成熟的城镇化理论进行了思辨借鉴和充分总结,不断打破原有研究边界,在新方向和新领域上进行挖掘和突破。原有的一些研究方向在学界持续进行讨论,学者林心(2018)不断发掘出新的亮点,例如,城镇化水平的测度与评估,城镇的空间形态变化、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影响等问题在很长时期被多次热烈讨论,并产生丰硕成果。而在研究方法的不断深入和对城镇化实质认识的不断加深下,城乡等值发展、城镇资源环境承载力、大城市群研究、智慧城市、健康城市、大数据对城镇化问题的辅助性研究等也进入学者视野,成为热点问题。城镇作为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城镇化这一过程的刻画并不是在单一概念或要素的支撑下能够完成的。不论从地理学还是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将城镇化更为立体和丰满地表述出来都不是容易完成的。再者,通过学科交叉跨领域的综合性范式对城镇化问题进行研究将是未来的热点和主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镇化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仍旧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如不全面、不协调、不可持续、不以人为本等。学者JKFA Brueckner (2017)认为中国城镇化以空前的速度推进,必将带来城镇化内部系统间的失衡问题。J Friedamn(2017)指出中国城镇化进程过快,是一种 “如颈椎骨折”的病态城镇化过程,这主要是因为在城镇化过程中并没有合理处理各方面的协调发展。L Zhang(2017)认为中国普遍存在“低度城镇化”现象。Grorge Lin(2017)指出现阶段中国城镇化的主要特征是城市规模的快速增长,并且存在着“半城镇化”的现象。从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两个角度探讨了二者协调发展的时间演变规律以及空间差异,认为不同地区的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的协调发展程度有所差异,基本表现为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Yanguang(2017)做了全国视角下土地城镇化与经济城镇化的协调性研究,认为两者的协调度随着经济发展呈 “倒U型”关系,初期,土地城镇化领先于经济城镇化,两者协调度较低;之后, 经济城镇化逐年赶超土地城镇化,两者协调度逐渐上升直至最大;后期,经济城镇化领先于土地城镇化,且两者协调度较低。C He(2016)等认为现阶段中国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存在不协调问题。X Zhang(2017)从社会、环境、经济等多个维度研究了城镇化的可持续性,认为城镇化在多维度下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作者简介:董沣毅(1998-10),男,汉族,籍贯:天津市,学历: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天津市人口与土地城镇化时空耦合特征及驱动机制

609e3f96eead3_html_833f04d9f99d8411.gif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