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肾性贫血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0-20
/ 2

慢性肾衰肾性贫血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分析

陈锐

汉寿县人民医院湖南汉寿4159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慢性肾衰肾性贫血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筛选2016年我院收治的肾性贫血的患者71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常规组进行西药常规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医进行治疗,对比治疗效果,各项指标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治疗85%的有效率远远高于常规组67.74%的治疗有效率,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出现7.5%不良反应率远远低于常规组25.81%%不良反应率,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联合组患者的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衰肾性贫血的效果较好,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肾性贫血;中西医结合;效果

慢性肾衰竭患者受到多种因素的作用容易出现肾性贫血,患者临床表现为乏力,头晕耳鸣、失眠多梦、腹胀、食欲下降,认知能力和思维敏捷性下降,月经周期改变,严重的患者会出现心慌气短、胸闷等严重情况[1],患者需要长期接受促红素治疗维持血红蛋白的稳定,是常见的肾衰竭的并发症。随着中医药在临床的深入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肾性贫血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本文主要研究分析慢性肾衰肾性贫血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特筛选2016年我院收治的肾性贫血的患者71例为本次研究对象,现将研究资料整理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筛选2016年我院收治的肾性贫血的患者71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常规组31例,联合组40例,

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患者43例,年龄24岁到72岁,平均年龄(42.71±2.89)岁;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1例。对照组患者44例,年龄27岁到74岁,平均年龄(43.49±2.76)岁;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0例。将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收集整理,结果比较显示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患者入院后接受全面检查,两组患者检查结果显示血红蛋白小于100g/L,转铁蛋白饱和度小于20%,铁蛋白小于100μg/L,并采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患者每周进行血液透析2次,每次时间大于或等于4小时。同时给予患者给予重组人促红素,100-150IU/(kg.周),分两次进行皮下注射给药,每月查血红蛋白一次,若每月血红蛋白升高小于10g/L则将促红素剂量增量25%,若每月血红蛋白升高大于20g/L则将促红素剂量减量25%,直至血红蛋白目标值120g/L,改维持治疗。患者透析回血过程中在静脉壶中每周加入100mg蔗糖铁,直到铁蛋白超过200μg/L或转铁蛋白饱和度超过20%,然后每一个月按100mg剂量维持,铁蛋白超过500μg/L则停用铁剂。首次使用时注射蔗糖铁50mg后观察20min,如无背痛、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继续注射50mg。

联合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医进行治疗,基本药方为:黄芪30g,黄精20g,熟地、党参各15g,山药、杜仲、白术、山茱萸、枸杞、当归各10g,陈皮、附子各6g,生姜6片,大枣6颗。以上组方加水煎服,每天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连续治疗2个月。

所有患者治疗期间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等造血原料。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同时对患者进行半年的随访,比较患者治疗前后RBC、Hb、Hc指标变化情况

1.4判定标准

患者治疗效果判定标准[3]:在促红素增量期,经治疗后,患者的血红蛋白指标平均每月上升大于或等于10g/L或者红细胞压积上升大于或等于0.1,临床症状基本改善,判定为显效;患者的平均血红蛋白指标每月上升小于10g/L,但红细胞压积每月上升超过0.05,临床症状部分改善,判定为有效;患者的平均血红蛋白指标低于10g/L,红细胞压积每月上升小于0.05,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判定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

本文研究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联合组治疗85%的有效率远远高于常规组67.74%的治疗有效率,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慢性肾衰患者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容易出现肾性贫血并发症。临床对于肾性贫血的治疗主要采用重组人促红素维持治疗,但是对促红素出现抵抗作用的患者仍无法改善患者的贫血状况,所以对肾脏尚有部分功能的患者,只有在透析的基础上,尽可能保留患者的肾脏功能并改善患者的肾脏功能才是最主要的治疗目的。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时由于造成体内的叶酸、蛋白质严重缺乏,会加重肾性贫血,而重组人促红素会出现抵抗作用。蔗糖铁属于蔗糖和氰化物的结合复合物,与铁蛋白相似,其结构性稳定并且安全。静脉滴注的方式可有效降低对患者肠道的不良反应,同时吸收性较高。

随着中医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通过联合中医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为临床研究重点。慢性肾衰竭属中医“关格”、“虚劳”、“水肿”等范畴,发病因肾病迁延不愈,机体失调,瘀血滞留,脏腑功能减退,脾肾功能减退而致气血生化乏源。本次研究中采用的中药组方诸药合用,生津补血,促及机体的功能的调整等,进一步改善肾功能及贫血症状。本次研究结果也充分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衰肾性贫血的效果较好,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侯静,温向琼.左卡尼汀和蔗糖铁对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及氧化应激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3):1184-1186.

[2]钱卫明,安国辉,郭慧娥,等,中药联合小剂量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6,17(1):65-66.

[3]张先平,王乾兴,陈斌,等.当归多糖抑制氧化损伤延缓造血干细胞衰老[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3):407-412

[4]吴秋枫,闫瑞芬.中西医结合治疗肾性贫血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11):1205-1206.

[5]刘春辉.地黄补血汤配合促红素治疗肾性贫血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2,33(4):407-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