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例危重患儿凝血障碍的检测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3-13
/ 2

50例危重患儿凝血障碍的检测分析

潘艳红孙艳丽于力韩英凯金顺女

潘艳红孙艳丽于力韩英凯金顺女(黑龙江齐齐哈尔市第二医院161000)

【中图分类号】R44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0014-02

【摘要】目的探究危重患儿凝血障碍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法、发色底物法和凝固法分别测定50例危重患儿血浆D二聚体(DD)、抗凝血酶活性(AT:A)、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含量(Fbg)等凝血及抗凝指标。结果患儿的凝血指标与正常对照组儿童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特别是DD含量明显增高,AT:A明显减低,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DIC发生时死亡组AT:A阳性率达100%。结论有较高价值。结论危重患儿凝血功能障碍、各凝血指标特别是AT:A快速定量检测对DIC的诊断和预后评估尤为必要,早期积极干预将使患儿预后明显改善。

【关键词】凝血障碍凝血功能小儿抗凝血酶活性检测

在危重患儿向多器官功能障碍、衰竭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凝血机制改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危重患儿因严重创伤、感染、大手术或大量输血输液等原因出现凝血功能异常的现象普遍存在,若不能早期发现并给予相应干预,则极有可能进一步发展,导致DIC,使病死率大大升高。对来院的50例患儿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我院2006年6月~2009年6月收治患儿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30天~8岁,平均年龄4.6±1.1岁。其中白血病、恶性肿瘤18例,感染性疾病25例,手术创伤7例。正常对照为我院门诊体检小儿,男23例,女12例,年龄40天~8.5岁,平均年龄4.3±1.7岁。

1.2临床表现50例患儿中43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或表浅部位栓塞,多为皮肤黏膜自发性出血或瘀点瘀斑;7例并发多器官损害,表现为呼吸功能、心功能、肝功能、肾功能等多部位衰竭。

1.3诊断标准所选病例经临床及实验室诊断,均符合DIC诊断标准。

1.4研究方法

1.4.1标本采集受检血浆为枸橼酸钠(109mmol/L)抗凝血,抗凝剂与血液之比为1∶9,3000r/min离心5min,分离上清液待测。

1.4.2检测方法DDimer(DD)检测采用免疫学胶乳比浊法;AT:A检测采用发色底物法;PT、aPTT、TT采用凝固法。所有项目均在采血后1h内完成。

1.4.3主要试剂血浆DDPLUS试剂盒、AT:A试剂盒、凝血活酶(PT)试剂盒、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aPTT)试剂盒:美国DadeBehring公司产品;凝血酶(TT)试剂:珠海生物化学制药厂出品[2]。

1.4.4主要仪器CA7000全自动血凝分析系统,日本Sysmex公司产品;Centra8R低温离心机,美国IEC公司产品。

2结果

2.1正常组及DIC患病组各项检测结果DIC早期组aPTT缩短、DD升高(P<0.05),Fbg明显升高(P<0.01);中期组PT、aPTT、TT、DD、AT:A同正常组相比,差别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后期组PT、aPTT延长(P<0.05),DD明显升高、AT:A明显减低(P<0.01)。从DIC早期发展到中期、最后到后期,可见aPTT、PT、TT逐渐延长、DD逐渐升高,而AT:A呈下降趋势。

2.2DIC患病组各组检测结果阳性率统计.随着DIC病理过程的发展,从早期、中期到晚期,除3P检测阳性结果偏低以外(18.8%~57.1%),其余各项检测结果阳性率均在42%~100%之间,且各项指标阳性率呈现上升趋势。

3讨论

凝血障碍是DIC最常见的病理生理变化,其发生率高达90%以上。按其演变过程,可将凝血异常分为3个阶段:(1)初发高凝期(DIC早期):以血小板活化、黏附、聚集并释放大量血小板因子,凝血酶及纤维蛋白大量形成为主要病理生理变化[3]。高凝期一般在临床上持续时间甚短或由于临床症状不多而不易被发现。目前公认的最佳抢救时机无论是DIC前期还是初发高凝期均应及早给予肝素治疗,已有报道: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钙能有效地预防危重儿DIC的出现,并能降低危重儿的死亡率。因而,此阶段的实验室监测至关重要。本组资料表明:PT、aPTT的缩短,以及Fbg、DD的迅速升高、3P的阳性结果可以为临床提供及时的诊断依据;(2)消耗性低凝血期(DIC中期):随着微血栓在血管内广泛形成,凝血因子大量消耗和(或)被纤溶酶降解等因素作用,血液凝固性迅速降低,血栓形成过程逐渐减弱,而凝血障碍渐趋明显[4]。此期持续时间较长,常构成DIC的主要临床特点如广泛而严重的出血倾向和实验室检测异常,如:本文中期组PT、aPTT、TT、DD、AT:A同正常组相比,差别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3)继发性纤溶亢进期(DIC后期):此阶段凝血过程逐渐减弱,由纤溶过程所代替。临床上此期主要表现为广泛再发性出血倾向,或已减轻的出血症状重新加重;严重的不可逆性脏器功能障碍,DD明显升高、AT:A明显减低(P<0.01)。抗凝血酶是人体内最重要的生理性抗凝物质,其消耗性降低约见于80%左右的急性DIC患者。临床上常采用抗凝血酶与肝素合用,既可减少肝素用量又可增强抗凝疗效。有学者认为,若符合DIC的诊断标准,又存在AT水平的下降,就更增加了疾病的危险因素,而且AT水平可作为进一步证实疾病严重性的指标之一[5]。因此,检测DIC患者体内AT:A相当重要。本组实验结果表明AT:A检测在DIC后期组和死亡组中的阳性率分别达到90%和100%,证实其在DIC诊断与治疗中的意义,不仅因其有助DIC诊断,而且是肝素抗凝治疗应用及疗效判断的重要参考指标。

参考文献

[1]宋善俊,王鸿利,李家增.弥散性血管内凝血[M].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辛海光.部分凝血因子与慢性重型肝炎预后关系的分析[D];第二军医大学;2008年.

袁状.危重儿DIC与肝素治疗的进展[J].小儿急救医学,2001,8(4):203204.

[3]李金密;胡波;陈伟.多发性创伤患者血浆F_(1+2)、D-二聚体、FIB的检测[J];重庆医学;2008年03期.

[4]农淑萍,刘纯义,刘喜.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钙预防危重儿DIC的临床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8):10901091.

[5]CAUCHIEP,CAUCHIECH,BOUDJETTIQKZ,etal.Diagnosisandprognosisofovertdisseminatedintravascularcoagulationinageneralhospital——meaningoftheISTHscoresystem,fibrinmonomers,andlipoproteinCreactiveproteincomplexformation[J].AmJHematol,2006,81(6):414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