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麻醉工作中安全问题的几点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21
/ 2

关于麻醉工作中安全问题的几点思考

王伟

[关键词]麻醉;安全;注意事项;探讨

1影响麻醉安全的因素

1.1病人因素。①与年龄有关。例如小儿机体尚未发育成熟、器官功能不全,对麻醉的耐受性弱于成人,麻醉死亡率常高于成人。②与疾病有关。有些病人本身就有心衰、休克、严重心律失常、内稳态失衡、动脉瘤、脑疝等疾病,这些疾病本身就是造成死亡的原因,自然会增加麻醉风险,尤以心血管疾病为多,若为如此危重病人实施麻醉,死亡率相应会高。③与身体状况有关。病人的身体状况在麻醉死亡中占重要地位,对评估麻醉风险意义重大。因此,麻醉医生要根据病人身体状况进行麻醉手术。

1.2麻醉因素。①术前准备不足。未全面了解患者病史,在未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进行手术,或术中风险末考虑相应对策。②方法选择不当。如对休克病人采用硬膜外麻醉,饱胃病人未下胃管就采用静吸复合麻醉等。③操作出现失误。如硬膜外穿刺针或导管误入珠网膜下腔,气管插管误入食道等。④责任心不强。如出现阻滞平面过高、呼吸抑制、气管插管脱管等情况时,麻醉师不在岗,延误抢救时机,术前没有认真检查麻醉机及其管路,致使术中出现麻醉机械故障;错用药物、药物逾量、氧源错误、误输异型血等。⑤自身素质差。一些麻醉人员基础理论低,技能水平低,安全意识差,存在侥幸心理等。

1.3手术因素。①时机选择不当。如严重高血压、糖尿病、贫血、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等症未予控制和改善;上呼吸道感染、哮喘、低氧血症等症未予治疗,张力性气胸未处理及心梗未超过半年即行择期手术等。②操作有误。过于用力牵拉胃肠或胆囊、长时间压迫重要脏器、翻动或探查心脏、阻断与开放循环,出血不能及时控制、误伤大血管或心内传导系统等。③环境恶劣。过冷过热,声音嘈杂、疲劳手术、精力心散等。④缺少监测。手术室内缺少血压计、心电图机、脉博氧饱度监测仪等。

2避免麻醉风险发生的措施

2.1做好麻醉前的准备工作。麻醉前应先将麻黄碱和阿托品准备好,即使不用也不应视作浪费。麻醉医师要对麻醉手术中各个环节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所预测,有所准备,在处理时才能从容不迫。任何麻醉前均需先开放静脉,都必须有麻醉机和适当的监护设备,一定的抢救药品。

患者情况是千变万化的,患者只要爻到了麻醉医师手上,不管是否麻醉,都要对患者的安全负责,这就要求急诊的麻醉医师不仅要有强烈的应急意识,还要有充分的准备。各级麻醉科人员对病员要有高度责任感。术前必须了解病史、体检,按照五级麻醉患者国际分类标准,明确该病员是否能行该种麻醉,在病历上写明可能发生的意外与合并症,并写好术前用药医嘱、注明剂量、注药时间及麻醉方法。

2.2做好术前谈话工作。让患者或其监护人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之前,麻醉医生应向他们谈论些什么显得十分重要。他们能否在风险与收益之间接受或拒绝麻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医生提供信息的正确性、合理性,后者不仅取决于高超的麻醉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还取决于麻醉前对病史、疾病及并存症的全面知情和外科医生的医术水平,并达成共识,既要让患者对疾病的诊治充满信心、解除顾虑、紧张和恐惧,积极配合治疗,又要接受临床麻醉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风险,包括罕见的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

2.3及时做好麻醉记录。麻醉人员在麻醉后24h内应做好麻醉小结,完整的记录应当包括:①麻醉全过程的详细、清晰、实时记录。②记录麻醉管理过程中进行直接增加麻醉风险和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步骤。③记录有重要特征的患者资料嫡史、过敏史、慢性用药史、急性用药史、体位、所用监测、特殊监测理由和患者反应)。④记录麻醉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事件及可能重要原因。

详细的麻醉记录可以为接班的麻醉医师提供有关手术、患者、麻醉情况的详细信息;还可以为患着在术后观察室、麻醉苏醒室或icu的经治医生提供有关手术、麻醉过程中或患者资料的重要信息,因此至关重要。

2.4正规操作。在医疗操作中一定要规范,否则将增加失误率,例如硬膜外导管断入体内多由于非正规操作引起。麻醉中应每5min记录一次血压、脉搏、呼吸,如遇呼吸循环不稳定时,应反复监测及记录,必要时监测心电、尿量、体温。任何手术都应有一定的麻醉深度,过浅不利于安全,不应以拔管时间的长短来衡量一台麻醉机质量的好坏,在手术结束前患者不应出现呛咳,躁动,尤其是小儿,气道高反应患者,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特别要注意在麻醉手术中不要出现套管针滑脱,堵塞,接头脱落等现象

2.5加强监测力度。对于一些硬膜外的患者,有的医师在使用综合监测仪的时候,往往只使用其中的无创血压和sp02,而将心电监测闲置不用,实在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若做了有创血压监测,如不需要将其带回病房进一步监测,也至少应等拔完气管导管,患者循环平稳后再将其拔除。对于一些患高血压、心脏病的老年患者或俯卧位的患者应在麻醉前局麻下将动脉穿刺好。重危患者及长时间手术患者一定要导尿监测尿量。

2.6建立完整的技术与操作规范与标准。在国际上,美国麻醉医师学会制定了麻醉医师操作常规、肺动脉置管常规、围术期食管超声检查常规、困难气道处理常规、血液制品使用常规、非麻醉医师使用麻醉品常规、急慢性疼痛治疗常规、癌症疼痛治疗常规以及产科麻醉常规等操作常规与操作指南。这些常规与指南对于规范麻醉操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明显地降低了围术期死亡率。相对于规范与标准尚不健全的我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盛卓人实用临床麻醉学[m].第3版.沈阳:2017:428.

[2]谢荣.麻醉学[m].第3版.北京:2018:161.

[3]魏绪庚,田素杰,石宝瑞.麻醉治疗学[m].第1版北京:2017:461.

[4]胡勇.基层医院麻醉安全勿容忽视[j].现代麻醉(网络版),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