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教师定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1

“互联网+”时代的教师定位

刘波

陕西省绥德中学陕西榆林718000

随着互联网普及的高度深入,教育即将全面进入“互联网+”时代。由此,新一轮的教育改革在各国悄然兴起,传统的教育教学受到了全面的冲击,出现了不同于往日授课的云课堂、微课、翻转课堂等。面对互联网带给教育潮起浪涌的变革,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又将如何定位自己,从而指引自己快速成长为“互联网+教育”时代的一名合格教师呢?

一、老师不是“度娘”、“谷哥”

曾经有一次,一个学生说:“老师,我考考你,怎样?”这让我当时很是紧张,我害怕自己回答不出来。回到家,我想了很久,在古代,我国乃至世界大部分地区,由于人们对世界及自身的认知有限,加上知识的载体、传播的渠道等局限和统治者有目的的教化导向,从而给人们形成了一种认知:老师是无所不知的。比如在我国唐代韩愈对教师的定位是“传道授业解惑”,即传儒家之道,授儒家之业,解儒家之惑,典范则是至圣先师:孔子。后代的通儒皆以此为榜样,从而使人们对老师好坏的评价标准是看他的知识是否渊博:即知识内存的多少。

但是在当下,如果以此为标准,则没有一位老师是合格的,当下国人流行的一句话“有事找‘度娘’(百度)、‘谷哥’(谷歌)”则告知我们最合格的老师是:“度娘”、“谷哥”。当我们听了这句话后,我想大多数人会大笑不已,因为它不过是个搜索网站,充其量是个信息传播的渠道,连知识传播渠道都算不上:知识≠信息。

老师是不是“度娘”、“谷哥”?当然不是,因为他做不到,更重要的是他不能仅仅止步于“度娘”、“谷哥”。

二、“传道授业解惑”再认知

1.传为人之道。

除了充分发掘学科德育资源,积极渗透德育,以身作则地引导学生做一个品德高尚、志趣高远的人,老师作为一个鲜活的个体,更应该以自身独有的魅力,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做一个理性的自我:不带诱惑的鼓励,不带敌意的惩罚,不用物质的东西去诱惑学生进步,不用敌意去惩罚学生的错误,而是与学生一起理性地审视自己的言行,从而做出理性的判断,做出正确的选择,引导学生成长为理性的自我;做一个实干的自我:以卓越的职业人生规划、崇高的敬业精神、精心的职业经营、优秀的职业成果,为学生树立一个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实干榜样;做一个现实的自我:富有生活智慧,既努力追寻学术象牙塔,同时也能在生活中具有超强自我生存能力的自我;做一个成功的自我:做一个有个性的自我,从而以个性走进学生的心里,引导学生做最好的自己,活出自我个性的成功,而不是他人的自我。

2.授学业之法。

在当下互联网时代,知识的学科化、专业性越来越强,作为中小学的老师只是对其中一门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者;知识的传播媒介、渠道很多,老师只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知识媒介;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老师只是基础知识的传授者。对此,应当积极转变观念,由封闭式的教师知识传授向开放式的学生学习转变,由原来的重学生知识记忆到重学生学科探究激情的激发转变,努力做好学生学习的导师:成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习惯形成的引导者;学生知识学习资源有效寻找、甄别、整合的指导者;学生有效学习的过程管理督促者,学生学业结果的评估、分析者;学生学业成果的分享者,从而引导学生成为学会学习、学会学业经营、最终爱上学习的学习者。

3.解成长之惑。

个体的最终成长在于心理的成长。面对纷繁复杂的世间,每一颗个体的心灵都是孤独的,在个体的成长道路上,成长的问题是纷至沓来。对此,老师应当做好一个聆听者,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心理、不带任何偏见、全面接纳、共情、积极关注等基础上,聆听每一颗心灵的成长困惑;做好一个分析师,通过共情、面质(苏格拉底推理)等方法,引导学生正确认知、评价自己成长中的困惑(早恋、自卑、社交恐惧等),发现自己认知思维中存在的不足(主观推断、选择性概括、过度概括、夸大和缩小、个性化、贴标签和错贴标签、极端思维等);做好一个引路者,借助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原理(放松疗法、ABC认知疗法、求助者中心疗法等),引导学生熟练掌握合理处理自己成长中遇到的各种困惑的有效方法,从而认知成长,快乐成长。

“互联网+教育”,给老师们的自身定位带来了很大的困惑,但是也带来了很多机遇,借助互联网这一平台,老师们可以更加有效地完成自己的教学目的: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成长,学会自我管理,经营美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