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肯·哈森巴依(新疆福海县中医医院836400)
低浓度的麻醉类药物包括腰一硬联合阻滞(CSEA)和硬膜外阻滞(CEA)镇痛药物的推出,为患者的镇痛治疗带来了福音[1],这两种药物和常规的药物相比具有镇痛更加及时,镇痛效果更好,治疗疗程较短的特地,因而一经推出,就迅速的成为了最广泛的减轻分娩疼痛的方法[2],本研究主要通过对这两种药物在患者的产程、下肢肌力、分娩方式中产生的作用和效果进行分析,进而测定出胎儿分娩出时的脐带血罗哌卡因浓度,从而对该药的使用的安全性进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在2006-2012年收治的80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年龄在22-39周岁,平均年龄26岁,孕龄为25-40周,平均为32周,其中出产产妇为72例,经产患者为8例。将所有患者随机的分为CEA组(30例)和CSEA组(30例)两组,两组分别用罗哌卡因和芬太尼进行治疗。将分娩中未出现疼痛的产妇设置为对照组C组(20例)。三组都要对其镇痛后的临床表现进行记录。
1.2镇痛的方法
产妇在进入治疗室之前需要进行常规的检测,包括其心脏搏动的检测以及血压和血常规的检测等。在手术前要严密观察的指标包括宫底的高度、子宫收缩、出血的颜色、量及性质,观察胎盘剥脱的情况,如有异常立即报告医生。产妇在进入手术室之后,首先要开放产妇的静脉通道,同时要对产妇的心电图、血压、氧饱和度进行监测。在对产妇的生命体征进行严格的监测的半小时内,要向产妇注入500mL的乳酸钠林格氏液进行血管的扩容。产妇在手术台上采用左侧卧的卧位。之后,患者要打开其上肢的静脉的通路,选择在患者的左侧卧位置的间隙硬膜处进行穿刺,通常是以产妇的k—L为穿刺点进行穿刺,在产妇的硬膜外穿刺成功之后,应该采用针内针法在产妇的腰部进行穿针。
CEA组在穿刺的头端要放置上3.5cm的硬膜外的导管,在患者平躺之后,对患者注射5ml的0.1%罗哌卡因+2mg/ml的芬太尼作为试剂进行治疗。CSEA治疗组选择的是25G的腰麻针,通过硬膜外的穿刺针进行穿刺之后,测定患者的麻醉平面,在见到产妇的脑脊液向外溢出时进行药物注射。CSEA组需要使用2mg的罗哌卡因+10mg的芬太尼作为试剂注射入患者的蛛网膜下腔,进行治疗。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问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结果
CEA、CSEA组的麻醉药物的起作用的时间、术后运动恢复的时间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CEA、CSEA组与C组相比,有着显著的差异(P<0.05);CEA、C组在麻醉效果的比较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与CSEA组的比较中,差异明显;手术中的CEA、CSEA两组与C组的产妇相比,无明显的恶心、呕吐的症状。在手术之后的随访中我们在三组产妇中均未发现神经系统以及头痛的并发症。三组术后不良反应情况见表1。
表1三组镇痛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
组别例数低血压血压下降心动过缓恶心呕吐术后疼痛
CEA组3018413224
CSEA组3019311183
C组201810171816
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孕妇在分娩时产生的疼痛是十分剧烈且难以忍受的,因而如何探索出一种新型的分娩时的镇痛的药物对于提升孕产妇手术的舒适性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通过将患者分为两硬膜外阻滞的CEA组以及腰联合阻滞的CSEA组。CEA组要采用5ml的0.1%罗哌卡因+2mg/ml的芬太尼作为试剂进行治疗。随后注入上述的10ml的药物。CSEA组需要使用2mg的罗哌卡因+10mg的芬太尼作为试剂注射入患者的蛛网膜下腔,进行治疗。两组都要对其镇痛进行评分和记录。研究显示,在进行镇痛的5~30min后,CSEA组的VAS的水平较CEA组要低,CSEA组的芬太尼以及罗哌卡因的用量明显比CEA组要少,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与C组相比,CEA和CSEA组的疗程都较短。CEA、CSEA组的麻醉药物的起作用的时间、术后运动恢复的时间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CEA、CSEA组与C组相比,有着显著的差异(P<0.05);CEA、C组在麻醉效果的比较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与CSEA组的比较中,差异明显;手术中的CEA、CSEA两组与C组的产妇相比,无明显的恶心、呕吐的症状。在手术之后的随访中我们在三组产妇中均未发现神经系统以及头痛的并发症。由此可见,罗哌卡因和芬太尼两种药物都可以用于患者在分娩时进行镇痛,但是两者相比,CSEA的起效更快,用量更少。
参考文献
[1]邵兵.赖朝蓬,黄素清.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新式剖官产术中的应用.中国医师杂志,2009;3(1):34—55.
[2]邵兵.邹冬玲,李泉,等,等效剂量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腰麻一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Misgave—Ladach—Method剖宫产术的临床研究.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0.6(3):172--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