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湘潭410011
【摘要】目的:探讨对慢阻肺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2017年8月~2018年8月到我院治疗的66例慢阻肺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根据临床上所采取的护理方案不同将其分为是实验组和常规组,各组分别为33例患者。实验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常规组实施常规的护理干预,收集并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且对比实验组和常规组患者的遵照医嘱依从性以及各项健康教育的达标率。结果:实验组遵照医嘱依从性33例(100.00%)显著高于常规组29例(87.88%),实验组护理技能掌握、基础知识掌握以及认知情况达标率均高于常规组,且对照均存在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对慢阻肺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认知率和依从性。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慢阻肺患者;健康教育
慢阻肺作为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呼吸内科疾病,患者将会表现出呼吸困难、气道受阻以及慢性咳嗽等临床症状,严重危害患者的生活质量[1]。临床认为,环境因素以及患者免疫功能下降等原因,将会增加该类疾病的发生几率,加之大部分患者对于该类疾病的认知较为匮乏,将会降低患者的防范意识[2]。因此,临床上通过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进行健康教育指导,能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于2017年8月~2018年8月到我院治疗的66例慢阻肺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根据临床上所采取的护理方案不同将其分为是实验组和常规组,各组分别为33例患者。其中,实验组男性20例,女性13例,最大年龄75岁,最小年龄42岁,平均年龄(56.18±4.15)岁;最短病程1年,最大病程5年,平均病程(3.15±1.01)年;常规组男性22例,女性11例,最大年龄78岁,最小年龄42岁,平均年龄(56.76±4.52)岁;最短病程1年,最大病程5.5年,平均病程(3.54±1.52)年。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护理方法
实验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①住院第1d。护理人员需要于患者住院初期,介绍有关医院的环境和医疗设施等,同时,介绍有关病房内医疗器械的使用方法和相关的注意事项等,介绍的过程中,需要使用简单易懂的话语,确保患者能够更加直接的明白其中含义,避免使用专业术语;②住院1~3d。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体征变化,同时,开展雾化吸入以及氧疗等相关措施,告知患者尽量禁烟禁酒,同时,协助患者完成相关的常规检查。除此之外,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用药反应,做到及时发现异常及时进行处理。同时,告知患者以及患者家属有关正确排痰的方式,确保患者呼吸道的畅通;③出院前1~2d。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向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介绍治疗的进展情况,并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开展呼吸功能训练,同时,告知患者有关恢复期的护理方法等。对于患者的不良行为需要及时进行干预和指导,进而加强患者对于疾病的重视。除此之外,护理人员需要告知患者出院后需要继续坚持康复训练,并且做好保暖措施,形成正确而又健康的生活和饮食习惯,进而利于患者的身体康复。
常规组实施常规的护理干预。并无时间和内容等方面的限制为患者开展健康教育指导。
1.3临床观察指标
收集并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且对比实验组和常规组患者的遵照医嘱依从性以及各项健康教育的达标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采用版本为SPSS19.0的统计学软件,总结归纳并分析两组慢阻肺患者临床保护治疗所涉及的各项数据资料。其中,选择[n(%)]表示计数资料,通过卡方对其予以检验,经过计算后得出P<0.05,则可以判定本次实验存在十分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遵照医嘱依从性
实验组遵照医嘱依从性33例(100.00%)显著高于常规组29例(87.88%),且对照均存在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见表1:
2.2对比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情况
实验组护理技能掌握、基础知识掌握以及认知情况达标率均高于常规组,且对照均存在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见表2:
表1两组患者遵照医嘱依从性比对[n(%)]
3讨论
慢阻肺作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具有极高的发生几率,一旦发病将会累及患者肺部以及全身反应,患者在此期间将会伴发不同程度的气促、咳痰以及喘息等临床症状,同时,对于患者的肺外组织、肺泡以及气道等产生重要影响,将会严重危害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通过加强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同时,积极给予健康教育指导和干预,进而使得患者能够加强对于该类疾病的了解程度,从根本上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和护理水平。但是对于传统的护理模式而言,临床上对于健康教育的指导相对缺乏,难以完整的为患者介绍有关疾病的发生机制、风险因素、临床症状、治疗措施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等,护理内容过于局限加之患者自身的认知不足,导致健康教育指导难以顺利进行。与常规的护理模式相比,通过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给予个性化的护理指导,为期提供一套更为完善而又规范的护理方案,进而使得护理质量和安全得到保障。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遵照医嘱依从性33例(100.00%)显著高于常规组29例(87.88%),实验组护理技能掌握、基础知识掌握以及认知情况达标率均高于常规组,且对照均存在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因此可见,临床上通过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规范的护理方案和计划,详细标注具体时间以及护理内容等,不仅能够确保为患者提供更为有效的护理措施,同时,还能够有效规避各种护理风险和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认知程度,进而更加利于健康教育的顺利实施。
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慢阻肺患者对于该类疾病的认知情况,并且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参考文献:
[1]李红飞.舒适护理在改善慢阻肺急性期患者生活质量中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14).
[2]吴挺实,陈钰,梁勇.个体化健康教育模式对改善稳定期慢阻肺患者行为和生活质量的作用[J].中国健康教育,2017,33(9):855-858.
[3]杨多华,陈亮,奚晴超,etal.全科团队管理模式对郊区老年慢阻肺稳定期患者干预效果评价[J].临床肺科杂志,2016,21(10):1811-1814.
[4]谢斌,鲍晓,李伟玲,etal.康复训练对稳定期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和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2016(4):277-279.
[5]谭志雄,叶洲延,傅伟强.维生素D对慢阻肺患者免疫调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肺科杂志,2016,21(6):1062-1066.
[6]严丽,范晓云,钱朝翠,etal.医院-家庭延续管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未来风险影响的评估[J].临床肺科杂志,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