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导管相关血流性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ICU导管相关血流性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晋丽娟刘礼燕苏嫦娥

(陆军第81集团医院重症医学科河北张家口075000)

摘要: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bloodstreaminfeetionCRBSI)是一种并发症,其中在许多并发症中是非常常见的,这种并发症不仅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从而住院费用不断积累增加,同时病死率也会上升。通常患此病的患者年龄普遍较高,病情比较危险,还伴随着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ICU入住的时间也越来越长,静脉输注含糖及胃肠外营养液体,使用抗菌药物均为CRBSI的危险因素;但是要想减少CRBSI病情发生的概率,可以选择正确的置管部位、导管材质、结构;另外,还有许多方面也可以有效的减少CRBSI,比如置管前后加强卫生的依从性,为患者提供一个无菌的环境,对患者的皮肤进行全面的消毒清洁,具有熟悉的操作技术以及选择正确和快速的对患者进行敷料的更换都是有效减少CRBSI的措施;现阶段,依旧有部分医务人员缺少预防控制CRBSI的知识,因此,有关部门和意愿应该对医务人员的知识通过教育培训来保证每项措施准确无误,确保最大程度上能够控制CRBSI的发生。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血流感染;危险因素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是指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发生的感染和导管相关的全身或局部感染的总称。在医学诊疗技术和医疗器械技术的快速发展下,现阶段重症监护室(ICU)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治疗方式为中心静脉导管,因此,治疗中容易导致感染的问题引起了我国医疗卫生部门以及有关群众的高度关注和重视,根据研究数据表明,中心静脉置管血流感染率高于未置管的20~30倍(1)。现对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原因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综述。

1CRBSI的诊断标准

有中心静脉置管(CVC)史,置管>48h后出现发热等感染表现,体温>38.5℃;导管尖端和血液培养或成对血培养(即分别经CVC导管,对侧肢体外周静脉采血)均培养出同种细菌,并除外身体其他部位感染,拔管后体温恢复正常。

2发生CRBSI的危险因素

2.1容易引发CRBSI的患者均有以下特征首先,通常患此病的患者年龄普遍较高,病情比较危险,还伴随着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ICU入住的时间也越来越长,患者极易感染多种病原微生物,特别是患者自身对细菌的免疫能力不断降低,导致患者的免疫能力无法快速的清理沿导管表面侵入的细菌。入住ICU时间的延长也提高了CRBSI的发生几率,大部分入住ICU超过30天的置管患者感染CRBSI的可能性更大,另外,植入深静脉前不断更换升级使用抗菌药物也是发生CRBSI的高危因素。

2.2导管因素

2.2.1置管部位由于解剖位置的关系,CRBSI的发生在锁骨下静脉导管的感染率最低,颈内静脉次之,股静脉最高,目前锁骨下静脉仍作为留置CVC的首选。

2.2.2导管结构CVC包括单腔隧道式、漂浮式肺动脉导管等。与单腔CVC相比,导管腔数目越少,CRBSI的发生率就越低。国外研究也发现(2),认为抗感染中心静脉导管较普通单腔静脉导管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可以安全有效地降低CRBSI的发生率。

2.2.3导管留置时间,患者体内导管滞留的时间与CRBSI的发生率是有着重大联系的。当中心静脉导管(CVC)在患者体内留置时间越长,患者发生CRBSI的概率就越大。CRBSI发生于置管7d内占16.9%,置管7d后占83.1%。根据临床表现显示,当导管留置在患者体内的时间越长,炎症反应的程度会非常明显,机化血栓也明显增多。因此,医护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决定患者是否还具有保留导管的意义,如果导管不再是患者必须使用的器材,应该立即停止使用。

2.3穿刺和维护相关因素

2.3.1手卫生。预防CRBSI的第一步便是保证手部的卫生以及是否消毒干净,这一步骤看似容易,但往往被许多患者所忽视。根据研究表示,当ICU人员定期针对手卫生进行强化教育和培训后,手卫生的明显的达到合格条件,CRBSI的发生概率也很大程度的减少。对我国医护人员洗手情况的调查显示,洗手前手部平均细菌菌落为96cfu/cm2,以表皮葡萄球菌(60%)为主,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1%)。因此穿刺者在中心静脉穿刺前后都应严格的遵守手部的卫生消毒和卫生,通常只需使用肥皂或酒精擦拭洗手即可,另外医护人员在导管维护、更换贴膜、拔管等操作前后也是一定要遵守手部卫生的要求进行洗手消毒,这样才可以有效的预防CRBSI的发生。

2.3.2最大无菌屏障。在西方国家中,敷料的全覆盖被认为是CRBSI的标准预防措施,通常在进行穿刺的过程中,医护人员会使用整张无菌单将患者从头到脚整体覆盖,只露出穿刺部位,然而操作人员也应该佩戴有关无菌的一系列标准物品,将无菌保护落实完全以后,可以发现感染CRBSI的概率与正常的预防相比会减少到6倍之多。

2.3.3穿刺局部皮肤清洁消毒。对置管部位的皮肤进行清洁消毒也能够有效的预防CRBSI。当进行穿刺时,其余步骤落实完全以后,对患者需要穿刺的部位前使用足量有效的消毒剂消毒穿刺部位皮肤,当消毒剂干燥后再穿刺。国外多项研究显示,使用洗必泰消毒皮肤较碘伏或酒精消毒皮肤,CRBSI的发生率更低。当手术中的消毒不合格时,或是手术环境受到污染,都会引发细菌感染街头、导管、皮肤黏膜的感染。

2.3.4敷料选择和更换。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点敷料的材质及清洁度与CRBSI的感染概率有着非常大的联系。穿刺点用无菌纱布敷料、无菌透明或半透明敷料覆盖均可。为了保证选择的敷料适合患者的使用,在敷料的选择上通常都选择透明敷料,主要是为了能够方便观察敷料的使用。在成人中,透明辅料应每7d更换一次,而无菌纱布则需每2d更换。

2.4医护人员防控知识的缺少也是引起患者感染CRBSI的原因之一,因此,加强对医护人员的知识培训在CRBSI的预防与控制中有着非常的重要作用。国内外研究显示,当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认识和控制意识不断加强以后,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地降低CRBSI的发生率,因此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预防、锻炼是可以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另外,只是单次的进行培训,医护人员了解的知识还不够全面,可以对医护人员有针对性地多次培训,帮助医护人员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多次的培训的效果会比单次培训会更好。

参考文献

[1]梁英英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及干预[J].浙江实用医学.2012.17(2):152.

[2]胡长玉龙玉华蒋合凤等ICU病人中心静脉置管相关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J]护理研究2012.26(11):2933-2934

[3]蔡素因陈辉民许瑛等碘伏湿敷减少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护理2013.5(5):37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