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现状和问题及措施探讨李岁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5

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现状和问题及措施探讨李岁论

李岁论

陕西省交通建设集团公司陕西西安710075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交通事业也呈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状况,尤其是高速公路的发展极为迅速。然而,随着车辆的增多,高速公路大规模、大范围的应用,给运营管理企业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压力。本文结合实际,从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模式入手,深入分析目前我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现状,并深入探索优化措施,为推进我国高速公路事业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城市建设;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模式

高速公路是我国交通路线中重要的部分,道路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社会文明以及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时代的变迁以及经济的增长使得人们要求更为快捷、安全的生活环境。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起步比较晚,但改革开放后也赢得了日新月异的发展。公路系统是我国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速公路作为公路系统中的高端路线,对满足人们交通需求,促进区域间交流,推进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我国高速公路已经不是一个新的行业,就改革成果来看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公路交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就是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它是社会经济繁荣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目前,全世界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高速公路。据统计,截至2016年12月,我国当年新增高速公路里程6000公里,高速公路总里程已达13万公里!居世界第一!从1988年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历经30年的迅猛发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经居世界前列。未来,中国公路建设的三大主思路依然是“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及长江经济带综合交通走廊的建设。因此,根据“十三五”的规划,未来内蒙古、河北、甘肃、云南、四川、湖南、贵州、广东等省高速公路的年均计划新增里程都在400公里以上(图1)。

在第一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时,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就已经产生了,各个管理机构都对高速公路的管理都有了一定的经验积累,但是我国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仍处于探索阶段。

图1国家高速公路网布局

1.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模式

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主要指在高速公路完成通车之后,需要对其使用期间的各种事项进行监管,其目的是充分的发挥高速公路的运行功能,为社会经济建设提供优质快捷的服务。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一般包括如交通的管理、高速公路的收费、路政的安排和养护、监控和通信等内容。在我国,根据行业类别来划分,高速公路属于资金、技术和劳动密集型的产业。

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主要包括路政管理、养护管理、安全管理、收费管理、信息和监控管理、服务区的管理和综合开发。目前,我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主要方式是,由高管局、项目办、公路开发中心三个法人建管并行,并与政府公路部门(公路局、征稽局)的职能管理相结合的运营管理。以管理权限的标准来划分,可分为集中管理型和分线管理型;如果按照管理机构的性质划分,则分为事业单位管理、企业单位管理、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在这些模式间还存在着不少交叉和融合的部分。我国高速公路起步较晚,同时在中国特色的行政体制结构下,其运营管理方式可以概述为三种:

第一种,交通主管部门统一领导,路段公司或事业管理处具体负责经营管理。这种管理方式下,省级交通主管部门对全省所有高速公路实施宏观管理,同时明确路政管理、养护质量考核、收费经营等行业管理职能由省公路局全面承担。各路段由企业性质的公司或省交通厅设立的事业管理单位负责管理。目前采用这种管理方式的有河北等省市。

第二种,交通厅下设高速公路管理局直接管理。这种管理模式下,省交通厅下设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对全省的高速公路进行管理,高管局根据路段下设高速公路管理处,全面负责收费、经营、养护、路政的管理工作。采用这种方式的有辽宁等省区。

第三种,由高路公司统一管理。这种方式又可分为2种情况,一种是集团公司直属省级人民政府管理,如北京等省市;另一种是集团公司直属于交通主管部门,如重庆市等。下表1为我国部分省(市)高速公路管理模式:

2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体系和模式是在公路交通领域实现政府管理职能的重要组织形式。我国从1984年开始动工修建沪嘉(上海祁连山路—嘉定南门)高速公路后,沈大,京津塘、京石、广深、西临(西安—临潼)等高速公路相继开工,并陆续建成通车。这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政府为满足人民群众对客货运输、方便出行等公共服务要求而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高速公路的公共服务职能和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得到了越来越深人的认识和重视,建设速度与通车里程均呈几何级数递增。尽管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在近30多年间取得了如此巨大的发展,但决定其是否能更好地承担和发挥其公共服务职能的管理模式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至今政府未对全国的高速公路管理模式作过统一规定和统筹规划,各省(区、市)都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摸索着实行管理。其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1体制不健全

高速公路网建设与区域及自身经济及交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从国家层面上看,高速公路是国家重要的交通通道和客货集散、周转途径,高速公路网建设在国家公路网规划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政治意义。然而,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高速公路网的建设与区域及自身经济发展存在不相适应的问题,对高速公路运营进行管理是需要由一个完善、全面的管理系统来进行的。但是我国的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的体系并不是健全的,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主要就是多体制并存、政企合并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高速公路运营的过程中决策的制定、财务的核算、管理方式等存在着不顺畅的现象。当前我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体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政企不分,关系不明。主要体现在政府、企业、社会资金以及外资等的共同建设,具有明显投资多元化的特点。二是运营管理体制不健全,政策滞后。突出表现为政府在高速管理建设、管理中干预太多,还摆脱不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条条框框;此外,我国高速管理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政策管理体系,现存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及少量的规章制度难易满足当前高速公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三是建设、管理粗放,不科学。主要凸显为没有建设成本的压力,进而缺少了相关成效研究的动力。四是建管分离,割据管理。由于投资体制和建设管理周期不同步以及不同投资主体在不同时间内修建等原因造成。

2.2多头管理

据统计,我国高速公路上追尾相撞事故占事故总数85.5%,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管理环节多,对首发事故现场不能及时处理而造成的。高速路政“正规军”干不过“杂牌军”;高速交警名称繁多绕晕人……高速公路存在的种种乱象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按现行法律、法规规定,交通与公安两部门都有上路巡查执法权。如河南省参与交通安全管理的有专职的高速公路交警支队,有属地公安交警队伍,条块交叉,多家上路,多头执法,管理效率低、成本高。据悉,河南省高速公路路政管理领域目前存在两支“正规军”。一支是省高速公路路政管理总队,有牌子,但没机构,没人员编制;另一支是18个省辖市市级征稽机构人员转岗而来,有执法资格,但因经费、装备困难等,许多没有上路执法。相反,“非正规军”却有多支:一支为省高发公司、中原股份公司等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的路政队伍。另外还有一些由民营投资主体组建或聘用的路政队伍,这些队伍人员身份不一,机构设置不同,造成职权交叉、多头管理。

2.3投融资渠道单一

长期以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一直充当着管理主体和投资主体的双重角色。这一垄断的供给模式造成了建设资金的严重短缺,也使地方政府财政不堪重负。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下,高速公路建设资金多属于国家财政预算资金和预算外资金。其资金主要包括国家预算资金、地方财政资金、主管部门和国家专业开发银行拨给或委托银行贷给建设单位的基本建设拨款、中央基本建设资金以及中央财政专项拨款中用于高速公路建设的资金。政府财政资金应该是支持和保证高速公路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资金来源,也是未来我国高速公路资金筹措的基本立足点。但随着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却在不断下降。1979年这一比重为28.4%,1996年达到历史最低,为10.7%。此后这一比重尽管止跌回升,近几年一直维持在15%左右。这一比重,目前既低于西方经济发达国家45%的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25%的水平。政府可支配的财力有限,就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由国家财政资金提供全额的高速公路投资建设资金,而必须转换筹资思路,以国家财政资金作为有限的引资资金,更多地采用市场经济条件融通建设资金。

2.4运营管理资金短缺和效率低下

高速公路建设实行统一标准补助的形式,由于各市、县政府在财政投入方面的权限极为有限,在项目前期规划过程中往往出现工作经费短缺的现象,且新建项目的配套资金很难落实或在长时间内无法落实,很多地方的高速公路建设严重存在资金缺乏的现象,地方财政在这方面的补助力度不高。所以,已建高速公路所采用的技术标准不高,很多技术标准还达不到国家规定的高速公路最低要求,由此造成公路质量无法保证的现象,给后续的高速公路管理养护形成更大的工作压力。

高速公路建设属于投资额巨大、建设周期较长、投资回收期更长的项目,在多年的高速公路项目管理实践过程中,部分地区出现了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融资结构不科学、资金的损失、浪费的问题经常出现,对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资金运营的效率和效益产生了严重影响。一是建设资金使用随意并缺乏规划;二是没有高效的安全体系进行高速公路建设资金管理;三是资金风险管理意识缺乏;四是资金风险管理意识缺乏;五是财务支付手续不全;六是高速建设资金管理效率低。管理协同就是各相关单位进行系统的排列和组合,来完成具体的某项工作或者项目,相对于单独完成而言,协同具有更高的效率。高速公路的项目的管理需要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整体规划下,将银行金融机构、投资者、施工企业等各个系统进行有效的配合。目前这种协同效应是很低的。由于没有严格按照市场化体系进行运营,招投标及监理制度存在没有严格执行的情况,施工单位对工程数量和工程费用不按照市场进行调整,不严格遵守工程承包合同制度,导致项目各个利益方面经常处于博弈状态,而不是严格遵守市场契约精神,风险和收益自担。

2.5设备无法有效的使用

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中,监控设施、通信设施、养护设备功能开发不足,不能很好地发挥其应有作用。同时,因资金问题,很多管理设施不能一次性投资,致使运营管理与设施脱节。在对高速运营过程进行有效管理的过程中,会涉及到较多管理设备。例如通信设备、监督设备以及道路的养护设备,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这些设备并没有进行有效的使用。或者是由于投入的资金存在着问题,导致了设备无法有效的提供,从而使得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不足。由于传统的设备管理信息大多都通过人工盘点的形式进行管理,在设备量较大的情况下,仅仅依靠人工对设备数量进行清点核对便需要很长的时间,同时机电设备的更换及维修会导致机电设备不在原有的使用状态,这在对设备盘点造成障碍的同时,导致了高速公路营运单位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滞后,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2.6网布局和系统功能不足

公路网布局优化是以路网布局和评价优化为重点,交通分配以现有路网为基础,分几步进行交通分配。高速公路网虽在“十一五”期间已基本建设成型,但在布局和系统功能方面尚存在一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高速公路网布局与城市空间结构调整之间的协调性有待加强,部分高速公路功能不够明确,客货混行严重,存在安全隐患,过境功能尚未从既有的高速公路网中分离,既有高速公路之间衔接薄弱,放射线之间缺乏高等级联络线,高速公路分布不均匀,建设规模有待提高,与周边省市高速公路之间的衔接需要加强。

3.加强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具体措施

3.1健全责任体系

加强组织领导,健全责任体系,要把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作为抓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出行,要把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作为抓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要按照建立健全决策目标、执行责任和监督考核“三个体系”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完善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实行责任问责制度,把管理责任分解落实到每个人、每个环节,做到目标明确、层层负责、奖惩分明,为高速公路收费运营管理提供有力保障。

二要提高高速公路现代化管理水平,必需坚持以培养存在连续创新能力的高速公路管理队伍为基础。出力培养高素质人材。要加强职工技巧培训和知识更新培养,争取年内将职工轮训一遍,以顺应信息化建设的请求。积极开展全员管理活动,加强管理宣传教育,强化职工的主人翁意识。

三要加强组织协调力度,建立部门联动机制。除此以外,高速公路还应建立一套科学合理、操作简单的激烈机制,对运营管理人员进行绩效、能力、考勤等方面的综合考核,对一些工作积极性高、成绩突出的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形成一个良性的竞争环境,从而调动运营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服务意识和竞争意识,以全面改善运营管理质量。

四要严格管理机制。为建设高速公路满意工程,从工程规划、招标、建设、监理等各个环节,都建立了严格的管理机制。为了把高速公路这项民生工程建设好,采取多项举措,按照“规划先导、群众参与、专家评议、部门协商”的原则,让群众参与,建阳光工程,让群众满意。全面实施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计划、资金来源、招标管理、施工管理、质量监督、资金使用、竣工验收“七公开”制度,接受社会监督。进一步完善“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三级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责任追究制度,项目主管单位责任人、直接责任人和施工、原料供应单位负责人对质量终身负责。加强督导检查,保证工程建设又快又好。政府成立了联合督导组,每周组织一次督导检查,表扬先进,批评落后。电台、电视台对高速公路建设进行跟踪报道。

3.2加强技术(养护)建设

增强管理效益随着社会文明的日益进步,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先进的信息技术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得到应用。信息技术在渗入传统运营管理工作的同时,也对这一传统管理工作产生着影响。

一要切实树立“以人为本、以车为本”的理念。从方便群众出行、更好为公众服务的高度搞好养护工作,雨雪天坚持上路。清楚积雪和各种障碍,全力保证公路畅通。在养护工作中,为集体利益着想,为养路工人着想,打造养护品牌,树立养护队伍的良好风气。秉公办事,拒绝吃拿卡要行为的发生。

二要想全面促进高速公路的改革与发展,就必须树立以信息化管理为核心的运营管理理念,加强技术建设,通过引入信息化管理技术做好运营管理工作,进而推动高速公路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一方面,管理部门可以以信息化管理为核心和切入点,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的运营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对公路信息和路况的统筹工作。另一方面,运营管理部门可以利用信息化管理技术,加强运营管理制度约束力,规范工作行为,增强管理效益。

三要养护管理是高速公路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是保证高速公路快捷、安全、舒适,达到“畅、洁、绿、美”的重要手段。从目前来看,在养护管理过程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保快捷。关键在于对紧急事件处治的力度。除雪除冰、防洪抢险分别是冬季和夏季常规性的养护工作,从而实现预防为主、排查有效、反应迅速、快速畅通的目标,达到“下雪不封路”或“雪后快速开通”。②提高高速公路桥梁等构造物二期检测频率和密度,以提高安全设施被损坏后的恢复速度。③保证舒适。要保证高速公路路面质量、行驶指数达标及抛洒物清理及时,提高路面行驶的舒适度和车辆的行驶安全。④保证畅通。在高速公路日常养护路面维修中关并车道实属必要,但施工时应体现高效管理、快速施工、热情服务,以确保高速行驶的车辆在施工路段不出现拥堵点和安全隐患源,真正做到道路通畅安全。

四要实施高速公路全程视频监控。高速公路与一般公路相比,具有线性好、设计标准高、交通流量大、行车速度快等特点,如不采用先进的监控管理措施,在交通量大、气候恶劣的情况下,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和交通阻塞。特别是,在一些车流量非常大的高速公路系统上,部署全程监控显得必不可少。这些监控系统可实施交通流量和交通运行监视;对关键点进行气象检测;对关键路段实施交通实时控制;及时发现各种异常情况并采取应急措施,保证高速公路高速、安全、经济地运营管理(图2)。

图2高速公路全程视频监控系统

3.3提高路政管理水平

路政管理的主要功能是保护高速公路路产,维护路权。它具有行政执法效能,更具有服务功能。

一是优化路政管理模式、健全规章体制,提升宣传力度。同时,应强化法律制度宣传,扩充覆盖面、细化管理内容,通过良好的普法手法,确保执法管理的科学实施。

二是进一步完善已建成的信息化系统。对高速公路通讯监控系统要进一步完善功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扩大路政服务电话覆盖范围,搞好GPS车辆定位系统建设,推动高速公路路政管理工作向更高效、更快捷方向发展,提高统一调度指挥能力和工作效率。

三是做好巡查人员管控,优化执法管理。路政管理部门一方面要严格执法,做好路产的索赔、恢复、路权维护,保证路产、路权不受侵害;另一方面,要形成互动体系,在路政管理中充分体现服务的理念,做好道路巡查、事故快速清障工作,全面保证高速公路高效、安全和畅通。

四是创建工作联络体制,提升大众综合素养。高速公路线路较长、环节众多、覆盖面广泛,进而增加了路政管理难度。为此应多方联系,创建联络体制,定期组织联络工作会议、通报各项执法管理状况,并可聘请有关部门人员做专题讲座培训,提升路政人员综合素质以及执法水平。另外,应同高速交警创建共享资源、实时沟通、互通信息、全面合作的协防体制,并签署联动协议,优化查处管理效果。

五是在路政队伍的内部管理中,强化队伍建设是路政管理的核心。必须以制度管理人,以规范约束人,科学合理地制定相关制度,解决实际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事故清障的及时性、提高路政人员巡查的责任心、认真负责地对超限车辆管理等问题,特别是要与交通安全管理部门相互配合协调,保证事故现场的快速处理,与驻地政府、医院紧密联系,以保证交通事故的紧急救援。同时要准确把握和实施行政处罚的尺度,达到以教育为目的,规范路政管理行为。

3.4加强收费管理

通行费征收是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它既承担着高速公路收费还贷的重要任务,也是高速公路建设管理资金的重要来源。

一是认真做好通行费及车流量分析工作。结合每日车流量统计,获得准确、科学的收费数据,认真做好通行费及车流量增减分析工作,了解收费动态,把握收费方向,充分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

二是深入贯彻学习《收费公路管理条例》,高效开展堵漏增收工作。严把特情车处理流程,认真分析、总结各类逃费车特征,不断提高堵漏增收工作的针对性,争取营运客户和旅客的支持,实施综合治理,坚决杜绝买短跑长、倒换通行卡、公然闯岗等现象的发生,充分发挥收费、监控信息系统的作用,努力创造良好的征费环境。

三是充分发挥监督稽查作用。健全稽查制度,加大内部稽查力度,严格控制漏征率,提高实征率,彻底杜绝收费人员违规违纪行为。

四是加强文明服务。坚持使用文明用语、文明手势,积极为司乘人员排忧解难,不断提高职工开展文明服务工作的热情。要从多方面入手,在设备配置、收费站车道的开放使用、收费人员配备和技能、紧急预案、服务承诺等方面完善制度,建立有效机制,保证快速放行。

五是切实抓好通行费征收管理,进一步强化“生命线”意识,加强对征收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目标考核机制,完善责任体系,强化措施,狠挖潜力,努力实现通行费收入有较大幅度增长的目标。组织全方位的学习。以中队为单位,利用业余时间,加强收费人员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提高政策水平和征收工作水平,减少收费差错率。

3.5提升文明形象

为确保高速公路自身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高速公路建设管理水平,必须提高管理队伍素质。

首先,加强廉政建设。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真正形成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加大治理公路“三乱”力度,防止公路“三乱”现象的发生。要从交通公路部门内部选调一批事业心强、业务精通、开拓创新、作风廉洁的领导和骨干人员从事这项工作;

其次,抓宣传教育。大力营造优质服务宣传氛围,向全体收费员工宣传文明服务的重要性以及做好文明服务的经验交流,强化员工思想上对文明服务的认识;

第三,抓典型树立。强化窗口意识是体现高速公路良好形象的关键,要大力推行文明优质服务、文明服务用语,制定文明服务制度体系,强化主人翁意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不断注入新的活力,推动两个文明建设健康发展。以在文明服务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同志为榜样,切实发挥以强带弱的作用,营造良好的文明服务学习氛围,促进整个收费团队文明服务水平的提高;

第四,抓微笑服务。文明服务是收费工作平稳、高效开展的前提,该站要求全体收费员工在收费工作中坚持“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工作宗旨,深入开展微笑服务工作;

第五,关心职工生活。时刻注意职工队伍素质培养,严格要求,深入开展政治思想工作,为实现“建设一流工程、实行一流管理、培养一流队伍、创造一流效益”,提供坚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第六,不断提高职工的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要以“工作制度化、管理程序化、言行规范化、住区军事化”为目标,对路政管理人员、收费人员,持之以恒地实行军事化管理,开展各种形式的岗位练兵和技术比赛活动。

3.6建立资金保障机制

高速公路是一个国家的基础,具有投资大、周期长、收益高的特点。现阶段,由于高速公路部门领导对建设资金管理不够重视、工作人员管理建设资金的能力差、相关部门配合度低等原因,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资金管理混乱,资金的流失、挪用、截留现象时有发生。应进行科学规划,元善融资结构;制定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安全保障机制;提高财务管理人员资金风险意识和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以提高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使高速公路建设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对高速公路沿线的所有可利用资源进行充分开发与利用,通过广告的方式实现对公路名称的拍卖,基于以上各种方式来拓展高速公路管养的筹资渠道。通过高速公路建设,增加当地税务增收,进而为当地高速公路管养提供更为稳定的资金来源。高速公路管养质量的好与坏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管养资金多与少,在现实生活中,缺乏相应的资金来源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所以,在高速公路管养过程中必须要加大对有效资金的充分利用,进而为高速公路管养质量提供保障。提高资金有效利用的措施主要包括建立资金管理制度、提高资金监督力量、建立健全高速公路管养公积金管理制度,进而为公路的管养工作创造更多的资金来源。

4.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模式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高速公路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在未来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过程中,其管理模式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应当向着以下四个趋势发展。

4.1专业化方向发展

高速公路管理专业化的运作模式是市场的需要。针对目前我国高速公路管理中普遍存在着管理半径小、资源配置不合理、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管理水平低、管理效率不高,没有形成一套成熟、规范、高效的运作模式这一实际情况。通过引入专业管理公司培育高速公路管理市场,促进高速公路管理社会化和市场化水平,克服目前高速公路“一路一公司”管理模式下的弊端。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过程中,由建设、管理一体化模式,逐渐向着建设和管理分离模式转变。长期以来,国内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过程中的建设、管理和养护工作,均由相同的机构负责。虽然各方面的工作可进行统一协调,但是对多条公路集中管理以及统一规划非常不利。尤其是近年来,随着高速公路运营专业化管理公司的不断出现,运营管理专业化水平得以提升,所以专业化是主流发展趋势。

4.2规模化方向经营

高速公路客运的出现,给铁路、民航客运带来一定的冲击,使铁路、民航纷纷采取各项措施与高速客运展开竞争。竞争不仅在运输速度、发车班次方面,而且在管理和服务方面更加大了力度。但是,高速公路客运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只有在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模式下才能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优势。规模化经营管理模式,对于节约运营管理成本,具有非常重

要的作用;高效、统一的运营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高速公路运营服务质量和效率,同时也是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模式逐渐成熟的重要标志。

4.3市场化运作

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市场化主要是指其运营管理主体的构成成分多元化,运营管理的操作手段市场化和运营管理的技术市场化等。在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模式中融入市场化理念,可以对政府职能范围进行清晰界定,有效防止其在高速公路运营中进行职能外行政干预,从而实现政企分明以及企业自主经营的目的。市场化的运营主要体现在其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不仅有来自政府方面的拨款,还有民营企业的资金投入等。多元化的投资主体造就了公司化的管理模式,使这种市场化的专业运营管理公司诞生。在高速公路的建设管理中,实现运营管理模式的市场化,是我国高速公路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相关政府主管部门要积极开放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市场,并提供一个宽松的法律政策环境,从而为今后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4.4连锁式经营

一方面,随着我国汽车拥有量不断增加,高速公路的车流量不断上涨,驶入服务区的车和人在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人们对单一功能、低性价比的现行服务区经营模式越来越不满。这种高需求水平与低服务质量的矛盾中存在着无限商机,势必引发高速公路经营模式转变;连锁经营将作为改变矛盾、实现转变的一种经营模式进入高速公路服务区。可以预见,一些连锁经营经济型酒店、连锁经营餐饮店和连锁经营休闲娱乐品牌,将陆续进驻高速公路服务区,提高服务区的服务质量和形象。

参考文献:

[1]李岁论.砂岩混凝土在路面基层中的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7(7):8-10.

[2]杨岩波.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模式浅谈[J].软件(教育现代化),2016(12):416-416.

[3]蒋晓波.高速公路管理专业化初探[J].现代交通技术,2008(1):216-218.

[4]孟祥宁.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模式市场化效应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1(2):196-198.

[5]郑芳.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6):122-122.

[6]程咏.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现状与对策[J].中国房地产业,2016(12):194-194.

[7]刘嘉.区域性高速公路服务区运营管理理论与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4.

[8]郝芬芬.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标准体系研究[D].长安大学,2014.

[9]胡宪伟.高速公路坦营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市场论坛,2011(5):47-49.

作者简介:

李岁论(1968—),男,汉族,陕西咸阳市乾县人,高级工程师/一级建造师,主要从事高速公路建设与管理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