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中心
期刊检索
论文检索
行业资讯
期刊
期刊
论文
首页
>
《艺苑》
>
2010年3期
>
生态·爱情·殖民——中国观众对《阿凡达》主题的三种解读
生态·爱情·殖民——中国观众对《阿凡达》主题的三种解读
打印
分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中国观众对《阿凡达》主题的解读主要是围绕生态、爱情、殖民而展开的。从接受美学的观点看,观众对电影的各种解读不是对电影情节刻板地摹写,而是与制作者共同合作,一起完成对电影的最后创作。针对大众对近期好莱坞大片《阿凡达》的诸多评论这一现象,我们可以探讨观众在电影鉴赏中的作用和意义。
DOI
2d3oxyyld9/884743
作者
徐秋雅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艺苑》
2010年3期
关键词
《阿凡达》
接受美学
再创造
分类
[艺术][艺术理论]
出版日期
2010年03月13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1
张娜.
《阿凡达》主题的文化视角解读
.中国文学,2011-05.
2
范若恩;戴剑娥.
反思还是反讽?——后殖民与生态主义视野中的《阿凡达》主题变奏
.电影电视艺术,2010-03.
3
熊政.
爱情的三种味道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2006-12.
4
李镁;彭海云.
美国科幻动画电影《阿凡达》的生态叙事解读
.中国文学,2016-09.
5
李景.
《阿凡达》中的中国元素
.教育学,2012-05.
6
吕丽塔;张葳.
生态批评视域下的《阿凡达》
.电影电视艺术,2010-03.
7
.
阿凡达
.教育学,2010-03.
8
.
阿凡达
.教育学,2010-04.
9
苏薰.
阿凡达
.教育学,2010-01.
10
.
阿凡达
.教育学,2016-10.
来源期刊
艺苑
2010年3期
相关推荐
阿凡达
阿凡达
寻找你的阿凡达——制作阿凡达头像
后殖民语境中作为生态隐喻的三种女性形象
浅析《阿凡达》中的生态美学观
同分类资源
更多
[艺术理论]
声乐的基质和声乐教学中的心理训练
[艺术理论]
藏传佛教与心理学的互主性实践——分析心理学、超个人心理学与现代藏传佛教
[艺术理论]
佤山风 佤山情——第二届中国临沧佤族文化旅游节文化艺术活动综述
[艺术理论]
向祖国汇报向国庆献礼——西藏自治区歌舞团赴京参演《复兴之路》侧记
[艺术理论]
肖美华与她的榕绣作品
相关关键词
《阿凡达》
接受美学
再创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