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例肝内及腹腔淋巴结泡型棘球蚴感染患者的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 探讨3例肝内及腹腔淋巴结泡型棘球蚴感染的临床表现,分析其在肝内及淋巴结内生长、增殖及其治疗方式。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2020年青海省人民医院诊断为肝内及腹腔淋巴结泡型棘球蚴感染的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收集3例肝内及腹腔淋巴结泡型棘球蚴感染患者的病例资料,病例一7岁女性,藏族,久居青海省久治县,学生。肝内泡型棘球蚴灶共4处,分别位于 S2、S4、S5、S8段,肝内病灶最大直径均小于3cm,肝门部增大淋巴结1枚,直径约2.0cm,肝内所有病灶及肝门部增大淋巴结增强CT影像均表现低密度,伴中心细颗粒钙化影。术后肝泡球蚴标本经去除周围肝组织后,发现其在肝末梢血管内生长。术后肝内病灶及肝门部增大淋巴结病理切片均证实为泡性棘球蚴感染,且经DNA测序进一步明确。病例二 48岁,女性,藏族,久居青海省甘德县,牧民。肝内泡型棘球蚴灶共3处,占据肝脏 S2、S3、S5、S6、S7、S8段,肝内病灶最小直径大于5cm,腹腔增大淋巴结3枚,分别位于肝门区、胰头及胃小弯侧,淋巴结直径1~4.0cm不等,肝内所有病灶及腹腔增大淋巴结增强CT影像均表现低密度,伴中心细颗粒钙化影,术后肝内病灶及腹腔增大淋巴结病理活检切片均证实为泡性棘球蚴感染。病例三  47岁,女性,回族,久居青海省湟源县,农民,来自非棘球蚴流行区,10年前于当地长期从事屠宰场皮毛加工工作。肝内泡型棘球蚴灶共2处,占据肝脏 S1、S6、S7段,肝内病灶直径分别为3cm,7cm。腹主动脉旁增大淋巴结1枚,最大直径4.2cm,肝内所有病灶增强CT影像均表现低密度,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增大淋巴结伴内伴有 “砂粒样”钙化,术后肝内病灶及增大淋巴结病理切片均证实为泡性棘球蚴感染。
出处 《中国医学人文》 2023年17期
出版日期 2023年12月23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