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晶体液复苏对脓毒性休克兔肾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晶体液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健康清洁级雄性新西兰兔36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模型组、生理盐水(NS)组、乳酸钠林格液(LR)组、醋酸钠林格液(AR)组和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SPMCG)组,每组6只。经兔耳缘静脉20 min内匀速泵入大肠杆菌脂多糖(LPS)500 μg/kg,然后以每10 min增加300 μg/kg持续泵入,最大剂量为2 mg/kg,直到平均动脉压(MAP)降至基础值的60%即认为脓毒性休克模型制备成功;对照组不注射LPS,其他操作同模型组。不同晶体液组于制模后即刻给予相应晶体液进行液体复苏(预定液体量60 mL/kg、3 h内输完),每小时行容量负荷试验指导补液量,以每搏量指数增加率(ΔSVI)<15%为复苏终点;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NS 4 mL·kg-1·h-1维持生理需要量。各组均给予气管切开机械通气、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分别于制模前、制模后即刻及复苏3、6、12 h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动脉血气分析、电解质、血糖和肾功能生物学标志物的动态变化。结果①血流动力学指标:制模后模型组及液体复苏各组MAP均明显下降,心排血指数(CI)均上升,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全心舒张期末容积指数(GEDVI)均下降;给予不同晶体液复苏后各时间点MAP、SVRI、GEDVI均回升。②动脉血气分析、电解质、血糖:制模后模型组及液体复苏各组血乳酸(Lac)均上升;液体复苏后,不同晶体液各组Lac持续下降,12 h降至最低。液体复苏6 h和12 h NS组pH值较LR组、AR组和SPMCG组明显下降(6 h:7.29±0.00比7.40±0.02、7.35±0.02、7.37±0.02,12 h:7.27±0.02比7.38±0.02、7.39±0.02、7.35±0.01,均P<0.05);液体复苏3、6、12 h NS组血Cl-水平均明显高于LR组、AR组和SPMCG组(mmol/L:3 h为113.4±0.6比101.4±3.6、108.0±1.1、106.0±0.8,6 h为115.1±2.0比101.1±2.7、109.0±2.2、105.3±0.6,12 h为116.9±0.1比104.2±4.4、107.6±1.7、108.7±0.6,均P<0.05)。不同液体复苏组间各时间点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肾功能生物学标志物:制模后模型组及液体复苏各组血、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和胱抑素C(Cys C)均明显上升;给予液体复苏后,血、尿NGAL和Cys C水平均呈下降趋势。不同液体复苏组各时间点血、尿NGAL和Cys 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大肠杆菌LPS诱导的脓毒性休克兔模型中,仅在给予NS复苏时出现了高氯血症及酸中毒,而LR、AR、SPMCG复苏时则未出现上述情况;不同晶体液复苏对脓毒性休克兔肾功能的影响无差异。
出版日期
2022年12月13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