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血管成像及三维重建辅助设计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口腔癌术后缺损股前外侧皮瓣修复重建中的应用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比较计算机体层血管成像(CTA)及血管三维重建定位旋股外侧动脉及其穿支血管辅助设计股前外侧皮瓣与彩色多普勒超声(CDU)定位制备股前外侧皮瓣在口腔癌术后软组织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1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口腔癌术后软组织缺损应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测量穿支血管的影像学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2组,A组术前采用CTA及血管三维重建定位旋股外侧动脉及其穿支血管辅助设计股前外侧皮瓣,B组术前采用CDU定位制备股前外侧皮瓣。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手术时间、皮瓣存活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血管成像质量、术前与术中穿支血管皮肤浅出点位置差值、穿支动脉血管内径等指标。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2组间差异性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差异性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双人不同时间2次血管成像质量评分采用可靠性分析,取Cronbach’s α值;体质量指数(BMI)与皮瓣存活情况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基础疾病、合并用药、不良烟酒嗜好及术后并发症与皮瓣存活情况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性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收集50例口腔癌患者,每组各25例。2组患者性别分布、年龄、TNM分期、BMI、合并基础疾病、合并用药、不良烟酒嗜好、肿瘤发生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7.64±5.94) min vs.(70.88±4.88) min,P<0.05];A组皮瓣全部成活,B组皮瓣坏死1例,2组皮瓣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 vs. 96%,P>0.05);A组1例、B组2例出现供区创面积液等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影像图像质量比较,A组血管成像质量评分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8±0.64)分vs.(2.56±0.65)分,P<0.05]。A组术前定位的穿支血管皮肤浅出点位置与术中穿支血管浅出点位置的距离差值显著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2±0.50) mm vs.(1.75±0.84) mm,P<0.05]。A组术前影像学测量的穿支动脉血管内径为(1.68±0.17) mm,与术中实际测量值[(1.70±0.18) 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前影像学测量穿支动脉血管内径为(1.77±0.14) mm,术中实际测量值为(1.66±0.15)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术后并发症与皮瓣存活情况存在相关性(r=0.57,P<0.001),而BMI、合并基础疾病、合并用药、不良烟酒嗜好与皮瓣存活情况未见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与CDU比较,CTA及血管三维重建在术前评估和皮瓣设计方面具有更好的准确性,且皮瓣制备时间更短,是一种较好的术前血管定位方法。
出处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22年10期
出版日期 2022年12月13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