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颌下区包块39例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颌下区包块的诊断处理方式。方法对2010年6月~2012年6月间诊断为颌下区包块的患儿(年龄≤14岁)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儿童颌下区包块从物理特性上分为囊性和实性;从良恶性上,则均为良性。淋巴结肿大26例非特异性淋巴结炎21例,占54%,结核性淋巴结炎5例,占13%;颌下腺多形性腺瘤5例,占13%;颌下腺肿大3例,其中单侧1例,双侧2例,共占8%;舌下腺囊肿口外型2例,占5%;鳃裂囊肿2例,占5%;囊状淋巴管瘤1例,占2%。结论由于儿童颌下区包块位置均较为表浅,辅助诊断上应以彩超检查为主,适当结合其他检查及穿刺定性。由于物理特性及病理性质的多样性,所以应选择合适的治疗或手术方式。
出处 《健康文摘》 2012年43期
出版日期 2012年12月22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