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中心
期刊检索
论文检索
行业资讯
期刊
期刊
论文
首页
>
《福建法学》
>
2009年1期
>
裁判方法再认识
裁判方法再认识
打印
分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裁判方法固然能促进法治的发展,但也有可能摧毁法治的根基:以形式法治论为导向的裁判方法可能消解法治的权威,而以实质法治论为导向的裁判方法则可能瓦解法治的基本宗旨。因此,在维护法治能真正得以实现的基本前提下,能动主义的裁判方法固然重要,但传统的逻辑涵摄裁判方法不能丢;同时,现代法治社会公认的基本价值不能丢,应该以其作为衡量裁判方法运用是否得当的一项坐标。
DOI
8rdx9oeldl/17873
作者
胡君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福建法学》
2009年1期
关键词
裁判方法
法治
基本价值
分类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出版日期
2009年01月11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1
杨帆.
认识裁判的思维过程——读梁慧星先生的《裁判的方法》
.法学,2005-04.
2
屈军.
“消费”认识误区的再认识
.教育学,2011-10.
3
张凤华.
对传统教学方法——朗读的再认识
.教育学,2005-03.
4
方平.
莎士比亚的再认识
.戏剧戏曲,1986-03.
5
顾林.
历史概念再认识
.教育学,1996-10.
6
杜思梅.
克洛德形象再认识
.高等教育学,1996-03.
7
阿荣其其格.
血尿的再认识
.免疫学,2012-03.
8
常艳.
"法治"的再认识
.法学,2000-04.
9
许金霞.
公平问题再认识
.社会学,2013-06.
10
朱冬梅;孟旭.
税收筹划再认识
.财政学,2001-06.
来源期刊
福建法学
2009年1期
相关推荐
赫鲁晓夫改革再认识
对中长跑训练方法的再认识
篮球防守的观念、策略与方法的再认识
俄罗斯美术再认识
行政主体的再认识
同分类资源
更多
[法学理论]
商业贿赂犯罪的贿赂范围探析
[法学理论]
夫妻约定财产制的立法构想
[法学理论]
山村脱贫自有方——汉台区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纪事
[法学理论]
试论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
[法学理论]
中法刑法学术交流结出丰硕成果——中法刑法合作研究项目综述
相关关键词
裁判方法
法治
基本价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