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中心
期刊检索
论文检索
行业资讯
期刊
期刊
论文
首页
>
《郭沫若学刊》
>
2017年2期
>
我们决不就此收场——朱维基《寄郭沫若先生》释读
我们决不就此收场——朱维基《寄郭沫若先生》释读
打印
分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1946年3月15日,上海杂志联谊会编辑并发行了《为陪都血案争取人权联合增刊》登载见证"较场口事件"目击者的文章,抗议陪都暴行。其中载有朱维基《寄郭沫若先生》诗歌一首,不仅仅反映了朱维基对当时"人"与"事"的评判,更反映了当时广阔的社会时代背景。从作者的生平经历以及诗歌作品反映的内容出发,对诗歌进行解读,或许可以更好地从诗歌作品出发来回望历史,从历史史实出发来反观文学。
DOI
54yw5rg1j0/1759576
作者
巩佳星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郭沫若学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
“较场口事件”
郭沫若
朱维基
“政治协商会议”
民主事业
分类
[文学][中国文学]
出版日期
2017年02月12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1
松枝茂夫;陈婷婷.
回忆郭沫若先生
.中国文学,2016-02.
2
野原四郎;陈婷婷.
遇见郭沫若先生
.中国文学,2016-02.
3
周晓晴.
郭沫若先生答李嘉言先生书
.中国文学,2010-02.
4
欧阳国忠.
请朱维铮先生赴“鸿门宴”
.中外政治制度,2001-10.
5
朱士举.
斫琴吟寄奉马维衡先生(外一首)
.中国文学,2007-03.
6
王雪梅.
我们的先生
.教育学,2013-11.
7
季刘昱.
萌芽,就此枯萎
.教育学,2005-12.
8
李雷波.
张寄谦先生著述系年初编
.历史学,2012-01.
9
魏伯河.
关于“落后”与“挨打”——读朱维铮先生著作记疑
.教育学,2015-09.
10
张瑾.
决不让《2012》的噩梦成为我们的明天
.新闻学,2009-12.
来源期刊
郭沫若学刊
2017年2期
相关推荐
郭沫若先生讲演“歌德与浮士德”记略
寄梦与明月,SING我们的歌
“维基解密”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
朱正基作品
记朱佩弦先生
同分类资源
更多
[中国文学]
与母亲的一次长谈
[中国文学]
赤裸的灵魂--读李庄的诗
[中国文学]
开屏
[中国文学]
一九九九年的冬天
[中国文学]
浅析临终关怀的医学伦理学意义
相关关键词
“较场口事件”
郭沫若
朱维基
“政治协商会议”
民主事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