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中心
期刊检索
论文检索
行业资讯
期刊
期刊
论文
首页
>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
2016年6期
>
从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看《榆树下的欲望》中的人物心理
从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看《榆树下的欲望》中的人物心理
打印
分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尤金·奥尼尔的悲剧《榆树下的欲望》是美国戏剧史上的一部力作,对美国剧坛具有深远影响。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带有心理学与精神分析学的韵味,在深层挖掘人物性格与心理时,具有独特视角。根据此理论分析《榆树下的欲望》可从新的理论范式对这部作品重新阐释与解读。
DOI
odw8lx7ydk/1681232
作者
申军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
拉康
镜像阶段理论
《榆树下的欲望》
人物心理
分类
[文化科学][成人教育学]
出版日期
2016年06月16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相关文献
1
吴晓玲.
浅析《榆树下的欲望》的人物形象内涵
.戏剧戏曲,2007-01.
2
黎国钟.
从话剧《榆树下的欲望》说起
.艺术理论,2006-05.
3
张露露;王占斌.
《榆树下的欲望》中的概念隐喻探究
.戏剧戏曲,2019-02.
4
南野.
拉康之镜像阶段理论与其提供的视觉涵义
.教育学,2012-02.
5
衡庆娟.
《榆树下的欲望》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文学理论,2009-12.
6
朱雪峰;刘海平.
《榆树下的欲望》及其中国戏曲改编
.戏剧戏曲,2007-06.
7
商和明.
《榆树下的欲望》中奥尼尔的宗教思想解读
.艺术理论,2008-01.
8
刘君涛.
从镜像结构看《秀拉》的人物组合与叙事风格
.世界文学,2000-04.
9
王磊.
自我与镜像的辩证——拉康镜像理论分析
.职业技术教育学,2015-03.
10
刘志新.
欲望与失控的欲望——排演多媒体情欲悲剧《榆树下的欲望》的导演体会
.中国文学,2007-01.
来源期刊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相关推荐
俄狄浦斯情结——《榆树下的欲望》情节发展之根本动力
爱丽·伊斯的自我建构——从拉康的镜像理论看《三四五区间的联姻》
拉康欲望理论的发生学意义
浅析拉康镜像理论的来源及建构
论《榆树下的欲望》中女主人公爱碧的形象转变
同分类资源
更多
[成人教育学]
元稹诗文辨伪录集
[成人教育学]
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哲学思考
[成人教育学]
免费培训“领头雁” 率民致富奔小康──荆门市农村党员干部实用技术培训纪实
[成人教育学]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韩国
[成人教育学]
示波器在交流电桥中指零作用的应用
相关关键词
拉康
镜像阶段理论
《榆树下的欲望》
人物心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