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戏剧翻译中,角色的性格和情节的推进通过人物间的对话呈现;如何在译文中展现原作语言方面的丰富变化,再现原作人物各具特色的语言,就成了译文能够体现原作风貌的关键所在。翻译时,考虑到语境因素对翻译的影响,译者可以更好的理解原文,展现原文的特色。文章以杨宪益先生1987年翻译的《匹克梅梁》中出现的具有伦敦土语特色的词——"garn"的四种中文译法为例,分析上下文、情景因素以及社会文化因素对戏剧翻译中词义的制约。
出版日期
2012年01月11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