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术前对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行Kappa测定,从而评估Kappa对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行区域折射多焦点人工晶状体(MIOL)植入术后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因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于潍坊市眼科医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抽吸联合区域折射MIOL植入术的患者53例(53眼),年龄42~66(52.2±6.3)岁。根据患者术前测量的Kappa,即视轴与瞳孔中心的距离(r),将患者分为A组(0<r≤0.182 mm)27例(27眼)和B组(0.182 mm<r≤0.5 mm)26例(26眼)。术后随访3个月并记录2组患者视力,通过客观视觉质量分析仪(OQASII)评估患者客观视觉质量,同时以问卷调查方式记录患者术后脱镜率以及光晕、眩光等视觉不良症状。组间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t'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术后3个月,2组间患者的裸眼远视力(UCDVA)、裸眼中视力(UCIVA)、裸眼近视力(UCNVA)及最佳矫正远视力(BCDVA)、最佳矫正中视力(BCIVA)、最佳矫正近视力(BCNV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客观散射指数值为2.11±1.05,B组为2.89±1.2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8,P=0.016)。A、B组患者的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分别为(32.2±13.3)c/deg和(26.4±11.2)c/deg,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在100%、20%、9%对比度下的模拟对比度视力(O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此外,2组患者术后的脱镜率和眩光发生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但B组光晕发生率高于A组(x2=4.44,P=0.047)。结论:Kappa对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行区域折射MIOL植入术后的远、中、近视力无影响,但Kappa较大的患者术后的客观视觉质量较低,同时Kappa增大可能引起光晕等视觉不良症状。

  • 标签: 高度近视 白内障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 客观视觉质量 Kappa角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穿透性Schlemm管成形术联合晶状体摘出术治疗闭型青光眼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安阳市眼科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穿透性Schlemm管成形联合晶状体摘出术治疗闭型青光眼34例(34眼)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前、术后眼压及视力、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随访时间为6个月。结果术前眼压为(38.21±10.93)mmHg(1 mmHg=0.133 kPa),术后3 d、1个月及6个月的眼压依次为(14.63±5.34)mmHg、(16.72±6.48)mmHg及(15.56±4.24)mmHg,术后均低于术前(t=8.35、8.52及8.46,均P<0.001)。术后6个月:视力提高1行以上者25眼(73.53%),维持术前视力者5眼(14.71%),视力下降者4眼(11.76%);基本痊愈率为94.12%(32/34)、痊愈率为88.24%(30/34)。手术并发症包括前房积血7眼(20.59%)、浅前房3眼(8.82%)、滤过口阻塞2眼(5.88%)、一过性高眼压12眼(35.29%)。结论穿透性Schlemm管成形联合晶状体摘出术是治疗闭型青光眼比较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其短期降眼压效果显著。

  • 标签: 青光眼,闭角型 成形术,管,Schlemm 摘出术,晶状体 眼压 效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原发性急性闭型青光眼高眼压状态下玻璃体穿刺减压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及前房角分离三联手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10月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伴有白内障的急性闭型青光眼32例(32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应用抗青光眼药物后眼压仍≥40 mmHg(1mmHg=0.133 kPa)。患者均接受玻璃体穿刺减压、晶状体超声乳化及前房角分离三联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眼压、视力、前房深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术前眼压为55.00(51.25,58.00)mmHg;术后1 d为18.00(15.25,20.00)mmHg、术后1周为15.50(13.25,18.00)mmHg、术后1个月为15.00(14.00,18.00)mmHg、术后3个月为15.00(13.00,17.25)mmHg、末次随访眼压为15.50(13.25,17.00)mmHg,均较术前降低(均P<0.001)。末次随访最佳矫正视力(logMAR)0.52(0.30,0.65)较术前1.85(1.69,2.53)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94,P<0.001)。术后3个月前房深度较术前加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94,P<0.001)。术中发生爆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术后发生虹膜萎缩和后粘连各1眼。结论玻璃体穿刺减压、晶状体超声乳化及前房角分离,三联手术治疗高眼压状态下的原发性急性闭型青光眼可以有效降低眼压,减轻视神经损害。

  • 标签: 青光眼,闭角型,急性,原发性 白内障 减压,穿刺,玻璃体 晶状体乳化术,超声 前房角分离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黄河三洲地区儿童慢性胃炎(CG)、消化性溃疡(PU)的致病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542例CG患儿、92例PU患儿作为试验组,26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对所有危险因素进行筛选,将在单因素分析中P<0.2的因素引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各个因素危险度,并按危险度由高到低进行排名。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结果CG组男283例,女259例,年龄(8.506±3.482)岁;PU组男42例,女50例,年龄(8.728±3.803)岁;对照组男147例,女113例,年龄(8.004±3.458)岁。32项单因素中,CG、PU分别筛选可疑单因素26项和25项。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儿童CG有13项致病危险因素,按危险度由高到低依次是“精神压力大”“饮食后剧烈活动”“父母焦虑”“单亲家庭”“爱吃零食”“爱吃肉”“暴饮暴食”“学习困难”“居住在农村”“狼吞虎咽”“有家族史”“幽门螺杆菌(Hp)感染(强毒力型)”“吃外卖/小饭桌”(均OR>1,P<0.05);另有5项保护性因素,依次是“爱吃水果”“有独立卧室”“有单独餐具”“爱吃蔬菜”“4~6个月添加辅食”(均OR<1,P<0.05)。儿童PU有8项危险因素,按危险度由高到低依次是“Hp感染(强毒力型)”“有家族史”“吃夜宵”“爱吃零食”“居住在农村”“吃外卖/小饭桌”“爱吃肉”“Hp感染(弱毒力型)”(均OR>1,P<0.05),另外2项“有单独餐具”“爱吃水果”为保护性因素(均OR<1,P<0.05)。结论儿童CG、PU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在黄河三洲地区,精神心理因素、饮食相关因素是CG主要致病危险因素,而Hp感染、家族史、饮食相关因素是PU主要危险因素。

  • 标签: 慢性胃炎 消化性溃疡 儿童 危险因素 回归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具有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简称准分子术)史的开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纳入2005─2018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中心就诊、具有准分子术史且随访2年以上的开型青光眼患者。记录一般情况以及特殊检查结果,选取每例视野较差的眼或双眼相似者随机1眼作为研究眼。对视野进展分析采用非参数分析(NPA)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秩和检验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33例患者,青光眼确诊均在准分子术后,手术至青光眼确诊间隔(10.3±6.1)年,确诊时年龄(37.5±10.4)岁,最高眼压<21 mmHg(1 mmHg=0.133 kPa)者27例(82%);中央角膜厚度为(456±47)μm。眼底照相显示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18例(55%),无法辨认的15例(45%);杯/盘比为0.7±0.1。视野平均缺损(MD)绝对值小于6的有18例(55%),6~12有8例(24%),12以上有7例(21%)。其中随访2年以上21例,随访时间为(4.5±2.2)年;视野进展13例(62%),视野进展速度为(0.5±0.6)dB/年。视野进展组与非进展组治疗后降眼压幅度分别为(28.3±20.7)%和(15.4±11.0)%(t=-1.867,P=0.078),屈光回退发生率分别为92%和25%(P=0.003)。21例中屈光回退14例(64%),屈光回退组中12例(12/14)视野进展,无回退组中1例视野进展(1/7) (P=0.003);屈光回退组的视野进展[(0.7±0.7)dB/年]快于无回退组[(0.1±0.1)dB/年](t=-2.899,P=0.011)。结论:准分子术后的青光眼患者确诊时大多处于病情早中期,4/5患者眼压在21 mmHg以下,通过眼底照相能明确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的只占一半病例。随访中约2/3患者视野恶化,可能与屈光回退有关。

  • 标签: 青光眼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 视野 屈光回退
  • 简介:摘要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福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收治6例单纯回动脉破裂致急性硬膜下出血的老年患者。6例患者均行开颅血肿清除手术,1例患者死于术后并发症,其余5例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其中2例格拉斯哥预后评级为Ⅳ级,3例为Ⅴ级。该类患者早期及时行手术清除颅内血肿可取得较好疗效。手术可采用侧卧位、取顶结节处骨瓣,清除血肿后根据术前头颅CT显示的中线偏移程度和术中颅内压情况,决定是否回纳骨瓣或行扩大去骨瓣减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IMB)引导康复综合护理措施对急性闭型青光眼术后恢复的效果,为患者的护理提供临床指导。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接诊的120例急性闭型青光眼手术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患者入院ID号进行随机分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眼科护理措施干预,研究组则给予患者IMB引导康复综合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护理后,比较分析两组眼压状况,并对患者心理状况及并发症、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术前1 d,两组患者的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及出院时,两组患者的眼压均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患者的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显著降低(均P<0.05),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3.33%)明显低于对照组(13.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研究组患者的满意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5.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MB引导康复综合护理措施能明显提升急性闭型青光眼术后恢复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并发症 心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视野半侧缺损的原发性开型青光眼(POAG)视盘旁和黄斑区血管密度的改变及其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及视野指标的关系。方法横断面研究。收集2015年10月至2018年10月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应用Humphery视野计30-2程序检测为视野半侧缺损的POAG患者(POAG组)28例(28只眼),同期纳入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31名(31只眼)。所有受试者均接受了全面的眼科检查,包括RNFL、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复合体(GCC)厚度及视野检查等,并收集了一般信息。采用相干光层析血管成像术检测视盘旁放射状盘周毛细血管(RPC)和黄斑区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丛(SCP)的血管密度。健康对照组与POAG组、健康对照组与POAG组视野正常半侧检测结果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秩和检验,POAG组内视野缺损半侧与视野正常半侧检测结果比较采用配对秩和检验。结果POAG组男性16例,女性12例,年龄(47±12)岁;POAG组与健康对照组性别分布、年龄、眼压、中央角膜厚度、眼轴长度和眼内灌注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OAG组上、下半侧视野缺损者分别有19、9例。POAG组视盘旁RPC和黄斑区SCP血管密度分别为45.86%(34.92%~52.78%)、39.31%(32.55%~46.79%),均低于健康对照组[56.90%(51.69%~60.84%)、47.48%(37.95%~52.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6.56,-5.86;均P<0.01)。POAG组RNFL和GCC厚度分别为84.4(62.1~97.1)、76.4(60.3~92.5)μm,均小于健康对照组[110.6(95.7~131.6)、98.1(84.0~109.2)μm;Z=-6.57,-6.36;均P<0.01]。POAG组中视野缺损半侧对应的视盘旁RPC和黄斑区SCP血管密度分别为44.12%(34.73%~53.20%)和36.81%(29.73%~47.82%),明显低于视野正常半侧对应的血管密度[51.85%(38.64%~61.02%)、41.78%(33.93%~49.22%);Z=-4.62,-4.12;均P<0.01]。POAG组视野正常半侧对应的视盘旁RPC和黄斑区SCP血管密度均低于健康对照组(Z=-5.08,-4.95;均P<0.01);视野正常半侧对应的RNFL和GCC厚度分别为93.0(61.9~116.5)μm和86.3(67.2~98.2)μm,均小于健康对照组(Z=-5.15,-5.35;均P<0.01);但二者间视野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视野半侧缺损的POAG患者视盘旁RPC及黄斑区SCP血管密度降低并伴有RNFL及GCC变薄,其中视野正常半侧对应区域的视盘旁RPC及黄斑区SCP血管密度也降低并伴有RNFL及GCC变薄,提示POAG视网膜血管和结构的改变发生在视功能改变前。(中华眼科杂志,2021,57:201-206)

  • 标签: 青光眼,开角型 视网膜血管 微循环 体层摄影术,光学相干 视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对人工辅助生殖患者早孕期宫妊娠的诊断及指导临床转归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4月至2019年5月在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人工辅助生殖受孕(单胎)成功且于早孕期诊断为宫妊娠的93例患者,超声测量孕囊大小、孕囊外缘肌层厚度、孕囊着床处宫角形态(是否有隆起)等指标,临床给予患者对侧卧位休息的期待疗法,超声随访。记录胚胎转入宫腔时间、胚胎是否存活。根据不同转归分为转入宫腔内组、宫滞留并停育组、转归不良组。比较三组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及孕囊内径、外缘肌层厚度、宫隆起比例。结果宫妊娠患者中,56例转为宫腔内妊娠,29例于宫滞留并胚胎停育,4例转归不良(或破裂或转为间质部妊娠),4例放弃继续妊娠。转为宫内妊娠组、宫滞留并停育组和转归不良组孕30 d血清β-hCG分别为794.75(387.93,1 635.26)U/L、559.40(373.80,997.20)U/L、187.80(161.25,425.70)U/L,孕囊内径分别为17.25(12.13,23.50)mm、8.50(5.25,16.50)mm、8.25(4.13,13.13)mm,孕囊外缘肌层厚度分别为3.30(3.00,4.30)mm、3.60(3.10,4.60)mm、2.20(0.40,3.10)mm,宫隆起占比分别为9%、0、100%,以上参数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二维结合三维经阴道超声可以明确宫妊娠的诊断,并通过测量相关参数进行预后评价,从而有效地指导临床。

  • 标签: 超声检查,经阴道 宫角妊娠 期待疗法 三维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讨原发性开型青光眼(POAG)单眼发病患者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与其对侧眼和健康人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横断面研究。收集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青光眼门诊确诊为POAG的单眼发病、对侧眼正常的患者(POAG组)以及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对所有参与者进行系统眼科检查,应用高分辨率频域的相干光层析成像术测量SFCT及距黄斑中心凹鼻侧和颞侧500、1 000、2 000 μm共7个位置的脉络膜厚度。应用配对t检验比较脉络膜厚度在POAG组患眼与对侧眼的差异。应用协方差分析比较POAG组患眼与健康对照组之间脉络膜厚度的差异。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年龄、性别、等效球镜度数、视野平均缺损值对POAG组患眼黄斑各个位置脉络膜厚度的影响。结果POAG组纳入75例患者(平均年龄46岁,男性48例,女性27例),健康对照组纳入61名(61只右眼)健康受试者(平均年龄44岁,男性34名,女性27名)。POAG组患眼SFCT为(244.41±83.18)μm,其对侧眼SFCT为(254.28±88.92)μm,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对照组SFCT为(272.98±55.87)μm,校正年龄、性别和等效球镜度数后,POAG组患眼与健康对照组SF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OAG组患眼在距离黄斑中心凹鼻侧2 000 μm处的脉络膜厚度为(167.84±70.44)μm,其对侧眼为(188.84±89.06)μm,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5;P<0.01)。POAG组患眼与其对侧眼及健康对照组在距黄斑中心凹鼻侧和颞侧其他距离处的脉络膜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OAG患眼的SFCT变薄与视野平均缺损值下降(β=14.66,P<0.05)和近视屈光度数增高(β=14.95,P<0.01)有关,与年龄和性别无关(均P>0.05)。结论单眼发病的POAG患眼SFCT较对侧眼和健康人未见明显变薄,仅黄斑鼻侧2 000 μm的脉络膜薄于对侧眼。视野缺损的严重程度及近视屈光度数程度与SFCT变薄相关,提示脉络膜变薄可能参与青光眼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华眼科杂志,2021,57:194-200)

  • 标签: 青光眼,开角型 视觉,单眼 黄斑 脉络膜 体层摄影术,光学相干
  • 简介:摘要"处理性别权力关系是确保卫生工作者安全与健康的关键,也是提供优质卫生服务的重要环节。"——阿莎·乔治(Asha George)及同事

  • 标签:
  • 简介:摘要以青龙寺煤矿5-20101综采工作面为背景,综合现场实际状况对工作面回风隅低氧原因予以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确保井下人员人身安全和矿井安全生产,同时,希望给同行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青龙寺煤矿 低氧气体 原因分析 低氧判定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3%地夸磷索钠滴眼液作为P2Y2受体激动剂,可以促进泪膜中水液和黏蛋白成分的分泌,同时促进结膜上皮损伤的修复,填补了我国眼科领域中针对水分及黏蛋白缺乏所致的泪液异常造成的结膜上皮损伤的治疗空白。本文就3%地夸磷索钠的作用机制及其对泪液异常导致的结膜上皮损伤修复进行综述,为此类患者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地夸磷索钠 上皮,角膜 眼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零切迹椎间融合与钛板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伴有后凸畸形的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8年7月接受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的伴有后凸畸形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54例,26例采用零切迹椎间融合(零切迹组)、28例采用钛板椎间融合(钛板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指数、手术节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采用颈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及恢复率评价临床疗效;于颈椎侧位及动力位X线片测量颈椎前凸角、手术节段Cobb、C2~7矢状面垂直轴(C2 sagittal vertical axis,C2 SVA)和颈椎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评估颈椎矢状面平衡的变化。结果零切迹组手术时间(83.0±14.9) min范围(60~120 min)、术中出血量(70.5±27.3) ml(范围30~150 ml),钛板组手术时间(100.0±23.9) min(范围65~145 min)、术中出血量(104.2±38.8) ml(范围30~250 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0,2.06;P=0.00,0.04)。零切迹组随访(30.4±5.8)个月(范围24~36个月),钛板组随访(31.2±4.9)个月(范围24~36个月)。零切迹组VAS和JOA评分分别由术前(5.9±1.0)分和(9.2±1.7)分改善至术后1个月的(2.1±0.8)分和(14.9±1.0)分、末次随访时的(3.4±1.0)分和(15.1±0.9)分,手术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0.96,221.40;P=0.00);钛板组VAS和JOA评分分别由术前(5.9±1.1)分和(8.7±1.6)分降至术后1个月的(2.3±0.9)分和(14.9±1.0)分、末次随访时的(2.6±0.9)分和(15.6±1.1)分,手术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3.35,126.64;P=0.00);零切迹组末次随访时颈痛VAS评分较术后1个月明显升高,且大于钛板组(P<0.05)。零切迹组颈椎前凸角和手术节段Cobb由术前-6.7°±2.7°和-6.5°±3.2°改善为术后1个月的14.2°±4.9°和12.9°±4.9°、末次随访时的5.9°±4.7°和5.0°±4.0°,手术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6.98,179.97,P=0.00);钛板组颈椎前凸角和手术节段Cobb由术前-5.7°±3.5°和-6.1°±4.0°改善为术后1个月的13.9°±6.9°和13.0°±6.4°、末次随访时的11.0°±5.5°和10.4°±5.6°,手术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7.27,119.98,P=0.00);零切迹组末次随访时颈椎前凸角和手术节段Cobb较术后1个月有明显丢失,且小于钛板组(P<0.05)。零切迹组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为7.7%(2/26),钛板组为28.6%(8/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1,P=0.02)。结论对伴后凸畸形的脊髓型颈椎病,钛板椎间融合内固定可取得更加满意的中期矫形效果及临床疗效,应尽量避免使用零切迹椎间融合。

  • 标签: 颈椎病 脊柱后凸 脊柱融合术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机车速度故障转换装置采用了PIC24H系列高性能16位单片机,从而实现了对机车四路速度传感信号的实时显示、监测、信号异常的报警及转换、信号异常时的具体时间、持续时间的存储及下载,通过本装置乘务员可以实时的了解速度传感的使用状况,及时的更换故障的速度传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安装验收测试(IPA)了解掌握瓦里安新型Halcyon加速的构造、性能、验收测试和质控方法。方法参考瓦里安提供的IPA手册,AAPM TG-142 C形臂加速质控和TG-148 tomotherapy质控标准,测试并验收Halcyon的软件授权、安全联锁、机械精度、射束性能、成像系统等,并与传统TrueBeam加速相关性能进行比较。结果本次IPA测试软件授权完整,安全联锁正常。几何精度:机架旋转过程中束流稳定性最大偏差1.13%,等中心>0.59mm,兆伏成像系统偏差0.09mm,准直系统旋转误差-0.21°,机架旋转绝对误差0.11°,治疗床最大误差(垂直方向)0.15mm,虚拟-实际等中心误差最大值(垂直方向)-0.04mm。射束性能:最大剂量点深度偏差0.1cm,10cm百分深度剂量偏差0.5%,离轴强度偏差最大值0.9%,对称性偏差最大值0.94%,剂量可重复性最大偏差-0.44%。成像系统:探测本底值614,噪声4.4,坏点数3626,坏线数0,探测灵敏度19177,线性度好于0.47%,均位于可接受范围内。对比度分辨率和细小物体识别能力均达标。结论在缺乏有针对性的TG报告和成熟指南情况下,厂家公布的IPA手册有助于建立Halcyon新型加速的验收和质控方法。Halcyon加速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装机验收测试全部合格,其智能集成系统大大简化了实验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 标签: Halcyon加速器 安装验收 质量保证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分析医科达磁共振加速(Unity MR-Linac)摆位精度及流程时间等相关问题。方法回顾Unity MR-Linac实验入组患者共14例,统计分析所有分次的治疗时间(包括摆位、扫描、重新制订计划和出束时间)和各个方向的摆位误差。随机选取常规加速器使用一体架固定的患者11例,统计摆位误差。成组t检验两组摆位误差的差异。结果Unity组患者在左右、进出、升降方向的摆位误差分别为(-0.15±0.30)、(0.02±0.57)、(-0.10±0.28) cm;总体平均治疗时间为36.87min,其中摆位平均时长5.40min,扫描平均时长7.48min,自适应计划平均时长7.46min,出束平均时长9.48min。常规加速组患者在上述3个方向的误差分别为(0.05±0.25)、(-0.01±0.25)、(-0.03±0.23) cm。两组摆位误差在左右方向不同(P<0.001),进出和升降方向相近(P=0.061、0.374)。结论除左右方向外,在无激光灯情况下患者的摆位误差与常规加速摆位误差相近。应用流程在顺利情况下治疗时间也在患者承受范围之内。MR引导放疗应用前景广阔,流程上需要优化。

  • 标签: 磁共振加速器 摆位误差 治疗时间
  • 简介:摘要心脏起搏是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治疗手段,而无导线起搏是心脏起搏史上里程碑式的变革和进步,从电子元器件、植入术式、并发症以及术后管理等都迥异于传统起搏疗法,其临床推广、普及过程中在各方面已积累了很多经验。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与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共同倡导并组织撰写了本专家共识,旨在规范与推广该起搏技术的临床应用,让此项技术更加安全、有序地在国内开展。

  • 标签: 心脏起搏,人工 心动过缓 无导线起搏 起搏器 指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房室同步无导线起搏是心脏起搏领域的重要进展之一,可以进行心房心室的顺序性起搏。本例患者因间歇性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于右心室间隔部植入房室同步无导线起搏,术后起搏参数良好稳定,同时较好地实现了房室同步的起搏。

  • 标签: 心律失常 心动过缓 无导线起搏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