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4 个结果
  • 简介:矿产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囿于它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特殊重要性、耗竭性与不可再生性的特征,如何对矿产资源进行公平、合理配置,实施有效的保护和管理构成世界各国法律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我国是矿业大国,煤炭资源十分丰富,如何用好、管好这一资源,发挥其积极的作用,减少其负面效应,规范人们开发和利用行为,是法律义不容辞的责任。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节约、保护优先,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着力推进循环经济、低碳发展,并做好制度建设,特别是要建立能够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这对于我国矿产资源法律研究领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刊顺应新形势、新要求,特组稿就生态文明视野下矿业权的法律属性问题、煤炭矿业权与煤层气(抽)采权的设置重叠问题、煤炭清洁利用的地方立法问题以及矿产资源的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等展开讨论,以飨读者。

  • 标签: 生态文明建设 法律属性 制度建设 矿业权 矿产资源勘查 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 简介:<正>包括法律规则与法制秩序在内的传统中国的人间秩序,是因应中国人的人生态度而来的外在措置,服务于这个族群的人世生活,并随其人生态度的因革而损益。这里所说的中国人的人生态度,是指中国人基于对于人性的基本预设和预期而抱持的人生价值与人生理想,对于合理的人世生活与人间秩序的预期,乃至对于天人关系的理解等等关涉存在本身的终极意义的诸端。若从中国社会被迫卷入世界性的所谓“现代化”这一过程历史来看,近代百年中国移用西式法理与法制所导致的法律规则与中国固有的人间秩序不可避免的内在紧张,而形诸广泛、严重的所谓“有法不依”现象,造成中国人世生活与人间秩序的失范,可以说,症结即在于法律规则背后的“人生态度”的捍格。

  • 标签: 梁漱溟 人生态度 人间秩序 文化要义 法律规则 乡村建设理论
  • 简介:伴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区域行政规划逐渐兴起,同时也面临着合法性的质疑。从行政与法律的关系来看,在法律保留原则之下,区域行政规划必须具有组织法上的明确授权,但并不必然要求具备行为法上的依据。从中央与地方关系来看,在现行宪政体制之下,区域上级政府统一编制实施区域行政规划具有法律上的明确授权和宪政基础;同时基于纵向行政分权和地方政府自主性,区域地方政府间自主联合编制实施区域规划也具有相应作用空间。

  • 标签: 区域经济一体化 区域行政规划 法律保留原则
  • 简介:环境影响评价是当今世界各国为预防和减轻拟从事的开发行为对环境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而实施的一项环境法律制度。在该制度中,公众参与贯穿于环境影响评价的全过程,是行政决策民主化的重要体现。本文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历史发展出发,通过对美国、日本、中国以及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环境影响评价立法有关公众参与规定的比较,就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介入时机、如何参与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有关公众参与条款的实施提出了立法意见和建议。

  • 标签: 环境法律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法》 公众参与
  • 简介:本文首先提出环境行政诉讼目前所面临的几大问题,包括行政主体利益机制不统一、原告缺位、被告举证乏力、行为价值判断困难等,然后就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建议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实行垂直或部分垂直领导;调整现行的诉讼制度,扩大原告范围;原告在诉讼中应承担推进举证责任,以保证诉讼顺利进行;在我国环境行政管理工作中引进比例原则。

  • 标签: 中国 环境行政诉讼 行政诉讼 行政主体 环境权益 举证责任
  • 简介:制度生成视角下推进环境侵权法律救济机制建设应该坚持保守的态度,选择渐进的思路。司法层面应选择环境公益诉讼作为适当的救济途径,结合能动司法理念、尝试性司法实践有序推进环境公益诉讼;立法层面应谨慎选择环境公益诉讼的立法模式,并从类型化角度选定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和举证责任分配机制。

  • 标签: 环境侵权 法律救济 机制
  • 简介:广东是我国著名的侨务大省,华侨华人在我国经济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在祖国危难时刻华人华侨所表现出来的爱国热情,总是令人钦佩。且不说遥远的抗战,甚至也可以不说近期的98抗洪救灾、非典,

  • 标签: 环境演变 广东 改良 法律 侨资 经济建设
  • 简介:《劳动合同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的公共部门①劳动关系,在外观上与企业内劳动关系并无差别。但因用人单位的特殊性而导致这类劳动关系具有区别于企业劳动关系的某些特质。公共部门劳动关系存有区别于企业内劳动关系的法律环境,在协调机制也有自己的特点,需要针对公共部门劳动关系的特质而采取不同的员工激励方式。

  • 标签: 公共部门劳动关系 法律环境 特质 激励
  • 简介:权利基础研究是部门法理论发展的源泉,以环境权理论引领并承载环境法制度的纵深发展困难重重。环境财产权公法性私权的研究视角,直面资源时代生态保护的现实立法需求和个体性私权保护的宪政价值,拓展环境法制度架构空间,开展环境法与传统部门法的对话。环境财产权尊重并吸纳国家环境政策与制度创新的实践成果,以环境利用和保护中的财产利益为中心,探求排污权、环境容量使用权、环境利用权、生态效益受益权等管制型环境私权法理基础和生长空间。并围绕环境财产权制度目标的实现,探求环境财产权保护的制度平台和国家环境制度创新的发展方向。

  • 标签: 环境财产权 环境权 公法性私权 制度创新
  • 简介:一、环境与贸易关系问题的提出环境与贸易的关系问题,自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在《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中作为重要议题被正式提出后,10年来一直为国际社会及世界各国特别关注的热点,这是缘于经济全球化与环境时代革命的必然结果。……

  • 标签: 中国 入世 环境与贸易关系问题 贸易自由化 环境管理 协调机制
  • 简介:本文揭示出了新兴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需求以及可持续发展制度在巴基斯坦的演进。笔者试图分析1973年《巴基斯坦宪法》第十八修正案颁布前后巴基斯坦的环境影响评价系统以及在国家和省级关于环评的法律。根据法律规定,任何需要进行环境评价的项目如果不对其可能造成的潜在的公共利益的影响进行分析,将会被认为是不合法的项目。本文的研究方法包括对相关书籍、法规、研究论文、国际条约、相关司法判例及相关网络资源的深入研究。笔者重点分析了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可持续发展制度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在最后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 标签: 环境影响评价 可持续发展 公众参与 巴基斯坦环境保护法
  • 简介: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是指普通公民或社会组织,以及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对侵犯环境公共利益的行政行为向法院起诉,由法院按法定程序进行处理的活动。我国目前立法尚未规定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提起公益诉讼的原告大多败诉。本文分析了我国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制度缺失和认识误区,考量了建立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现实因素和域外借鉴,从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结构性问题、程序问题和救济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构建我国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一些具体设想。

  • 标签: 环境公共利益保护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 机制构建
  • 简介:<正>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我国经济建设正在掀起高潮。“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已深入人心。但是,在法律这一上层建筑如何正确为经济建设服务这一问题上,尚存在一些模糊观念。近来关于在执法中以“经济原则”作为宽大为怀的指导原则的说法就值得讨论。有人认为,对某些在经济领域中犯有罪行的人,因为他们正在作出或者将要作出突出的贡献,或者他们有较高的技能和知识水平,能创造出较好的经济效益,可以允许他们以功代罪,或戴罪立功,在处理上从

  • 标签: 打击经济犯罪 中国法律 经济领域 经济秩序 执法 犯罪行为
  • 简介:环境法的自然观是建基于对自然属性的判断之上。自然的属性不仅局限于经济性。而应是经济性、生态性、精神性的综合。环境法的理盒之根在于自然的三种属性;环境法的理念之具体表现在于九个范畴:节制,持续,公平,生命,和谐,朴质,精神,仁爱,情性。正是有了对自然属性的新观念。才使得环境法呈现出不同于民法等其他法的气质,并且,环境法中出现了“伦理回归”的洪流。

  • 标签: 环境法 民法 理念 公平 自然属性 精神性
  • 简介:从人权发展史的角度来看,人的自然权利的内容随时代变迁而不断变化。当代环境问题导致人的良好环境权的提出;环境权与人权既具有一脉相承的理论基础即人的自然权利,也具有协调一致的理念基础即“人类生态中心主义”自然观。在实践中,欧洲人权法院封环境权与人权的平衡开启了一条重要的值得借鉴的环境权人权化和司法化的路径。

  • 标签: 人权 环境权 联系 协调
  • 简介:环境国家”是顺应生态环境保护实践需要的国家新类型、新形态,其落实需要围绕特定时期国家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而展开。从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看,经历了从“总量控制目标”到“环境质量改善目标”的历史性转型;我国环境法治正在经历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的转型,国家义务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方式之一。环境质量改善国家义务在法秩序中的具体实现,需要各个公权力主体采取积极行动,形成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根据当代中国宪法秩序,执政党在推进环境质量改善国家义务过程中发挥核心与主导作用,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国家机关在各自职权范围内采取积极措施,形塑实现环境质量改善国家义务的法律制度体系,以更好地规范、促进国家权力在环境保护领域的行使。

  • 标签: 环境质量改善 国家义务 环境国家 党政同责
  • 简介:污染产品税与污染排放税向来被视为污染税(环境保护税之内核)的两大支柱。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国际实践趋势,污染产品理应是环境保护税的重点规制对象。然当下环境保护税立法仅聚焦于污染排放课税,而将污染产品任由消费税选择性调整。税制实践一再证明,消费税终归不是以环境保护为主位目的的特定目的税,诸多先天税制上欠缺环境保护税的专业性,难以迎合环境治理的需要。不管是鉴于域外经验,还是基于税制分工,都有必要借环境保护税立法之机,将污染产品纳入环境保护税的征税范围,即便一步到位的条件未必成熟,也有必要在“环境保护税法”中预留未来针对污染产品的课税空间,实现污染排放税和污染产品税的协同规制。

  • 标签: 污染产品 环境保护税 消费税 污染产品税
  • 简介:<正>一、1981年11月14日、15日在名古屋召开了第三次日本环境会议。1979年6月对于公害与环境行政反复倒退,持有危机观点的学者、研究者、公害被害者,以及居民运动有关人员,聚集于东京召开了第一次日本环境会议。第一次日本环境会议分析了现状,展望了将来,讨论了迎接80年代的课题,最后通过了《日本环境宣言》。宣言确认环境保护在确立和平、民主与基本人权,以及克服贫困等同时,又确认它是人类必须完

  • 标签: 居民运动 环境保护 自然环境 环境评价 环境行政 会议
  • 简介: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开始建立无障碍设施,整体的实施状况不容乐观,其中无障碍设施的设计、实施、管理在立法、行政管理等方面急需加强和完善,而民众意识的提高无疑将有巨大的推动力。

  • 标签: 无障碍环境 居住区 残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