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介绍根据面神经及面肌的状况进行面瘫临床分类法,并根据此分类提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方法根据不同的面瘫类型,分别应用:面神经吻合术、跨面神经移植术、跨面神经移植调控术、带血管神经的游离肌肉移植术、带蒂肌肉转位术修复面瘫。结果1999至2005年,收治的面瘫病例:行面神经吻合:15例;跨面神经移植:5例;跨面神经移植调控:6例;带血管神经游离背阔肌移植:58例;带蒂胸锁乳突肌转位:65例。结论针对不同临床分类的面瘫病例进行个性化的治疗,有望获得较理想的临床效果。

  • 标签: 面瘫 分类 个性化
  • 简介:阿尔茨海默病、额颞痴呆、路易体痴呆和Creutzfeldt-Jakob病是变性痴呆中最常见的4种类型,多于老年前期发病.本文对它们的流行病学、遗传学和临床特征以及分类诊断进展作一综述,着重阐述它们共同的病理学改变-异常蛋白沉积在疾病发生的作用.

  • 标签: 老年前期 痴呆综合征 分类 诊断
  • 简介:目的:充分发挥登陆基地分类后送医院合理衔接各方向的伤员流、快速转换运输方式等功能,为战时登陆基地分类后送医院的配置提供方法学参考。方法:根据军事后勤环境、伤员后送需求、卫生资源及地理条件等影响因素,运用数学模型规划医院在整个保障机构网络适宜的配置,综合应用解析法及模糊加权择近法建立登陆基地分类后送医院配置位置的数学模型。结果:首先运用解析法确定伤员流的理论重心位置,再根据各影响因素运用模糊加权择近法进行调整,得到优化解,并举例求解最佳的部署方案。结论:两种方法优势互补,更符合战时的需要。

  • 标签: 登陆基地 分类后送医院 部署 数学模型
  • 简介:药源性皮肤病(drug-inducedskindiseases)又称为药物皮肤反应(skinreactionstodrugs),也就是药物不良反应的皮肤表现.药源性皮肤病在药物反应占有重要地位,一则是因为它发生于皮肤黏膜表面易引起注意,二则它也可能是全身性严重反应的外在表现.

  • 标签: 药源性皮肤病 药物变态反应 临床表现 发病机制
  • 简介:目的评价超声心动在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二维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仪对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检查,并与心电图检测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在急性心肌梗死组,心电图的诊断符合率90.4%高于超声心动76.2%(X^2=4.63,P〈0.05),在陈旧性心肌梗死组,超声心动的诊断符合率88.9%明显高于心电图62.2%(X^2=8.66,P〈0.01)。结论超声心动检查诊断心肌梗死部位与心电图出现Q波的导联基本一致,但超声心动在评价心肌梗死并发症及左室功能方面优于心电图检查。

  • 标签: 超声心动图 心肌梗死及并发症 左室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肌电图(EMG)、神经电在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特点。方法:对31例GBS患者进行运动神经124条、感觉神经93条及128块肌肉进行EMG;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远端潜伏期;F波的出现率、潜伏期、波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及一过性离散(TD)测定。结果:每例均有3条以上神经受累;远端潜伏期延长58%;MCV减慢70%;SCV减慢50%;F波异常率73%;TD异常55%。EMG出现自发电位占32%。结论:GBS为广泛的周围神经远端,近端损害,感觉运动均受累,存在以脱髓鞘为主伴有轴索变性的特点。EMG、神经电的无创性,简便及可重复性使其成为GBS极为重要的诊断手段。

  • 标签: 脱髓鞘性神经病 EMG 神经电图
  • 简介:本文介绍了南京总医院“军字一”工程网络布线系统工程设计,阐述了综合布线设计要领、设计标准,以及“军字一”工程网络布线系统的设计要求。从医院信息管理要求出发,网络布线系统的设计要充分满足“军字一”工程应用及将来发展的要求。

  • 标签: “军字一号”工程 网络 布线 设计
  • 简介:摘要“鼻炎I”雾化液,采用超声雾化器,通过雾化吸入的方法治疗上领窦炎103例,结果表明,该疗法疗程短、疗效高,且经济简便、无痛苦、无创伤、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内科急危重病人和死亡病人中的主要病因之一。及早发现,及早住院,并加强住院前的就地处理,是直接影响抢救成功与否的关键^[1]。我院自2002年1月-2003年6月前抢就56例AMI,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院前抢救 血管扩张剂 多巴胺 吸氧 镇痛
  • 简介:前急重症抢救,驻军(中心)医院、干休所卫生所和老干部家庭组成三级抢救网络,其中干体所卫生所占据着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结合干休所老干部年龄大、急重症发生率高、干休所远离驻军医院等特点,我们把前急重症抢救作为重点抓落实。现就我们的一些基本做法和体

  • 标签: 做好院前 急重症 抢救工作体会
  • 简介:急性心肌梗塞(AMI)是威胁中老年患者生命的急症之一,其早期病死率高。因此,一旦确诊,应及早进行抢救,以保护濒死心肌,缩小梗死范围,维持生命体征的稳定。但在前抢救过程往往受到人力、抢救器材和药物的限制,因此,克服困难,给患者予以及时准确的现场救护及安全的途中监护转移是抢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措施。

  • 标签: 院前急救 急性心梗 急性心肌梗塞 中老年患者 护理 生命体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