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背景:局限性慢性斑块状银屑对局部治疗抵抗,可能难以实行治疗。既往已有应用脉冲染料激光(PDL)治疗该病皮损报道,但PDL与一种有效外用治疗比较研究未见报道。目的:为了比较PDL与有效外用疗法对局限性顽固性斑块状银屑疗效,用卡泊醇/倍他米松二丙酸盐(Dovobet)作为有效对照。方法:在这项开放性、自身对照、左一右比较研究中,8例银屑病患者使用PDL(585nm)和卡泊醇/倍他米松二丙酸盐治疗治疗过程中记录斑块严重程度评分(总评分)并拍照。患者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记录疼痛程度。结果:患者对治疗均能很好耐受,仅1例患者PDL治疗后由于疼痛退出了研究PDL治疗12周后,总评分有显著性差异(下降62%vs19%;P〈0.05)。治疗12周时,PDL和卡泊醇/倍他米松二丙酸盐红斑评分均显著下降(P〈0.001)。治疗12周时,PDL硬结和鳞屑评分显著下降,但卡泊醇/倍他米松二丙酸盐治疗统计学上无明显降低。尽管无统计学意义,但疼痛评分随PDL治疗次数增多而降低。结论:当其他外用治疗无效时,可酌情考虑应用PDL治疗局限性顽固性斑块状银屑

  • 标签: 脉冲染料激光治疗 斑块状银屑病 顽固性 严重程度评分 有效性 视觉模拟评分法
  • 简介:目的观察白芍总苷治疗寻常型银屑临床疗效及对复发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96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成2,对照予窄谱中波紫外线(UVB)照射及外用保湿剂治疗,治疗加用白芍总苷胶囊口服,治疗3个月、6个月进行银屑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PASI)评分,随访治疗后6,12,18及24个月内皮损复发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时治疗PASI较对照明显改善(P〈0.05);治疗6个月时治疗PASI较对照有显著改善(P〈0.01),PASI较治疗3个月时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治疗3,6个月时临床有效率较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5,P〈0.01)。治疗治疗后6个月时复发率与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18个月时复发率较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个月时复发率治疗较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治疗较对照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有着明显改善,随疗程延长改善更显著;随着随访时间延长,治疗复发率更低。

  • 标签: 白芍总苷 寻常型银屑病 临床疗效 复发率
  • 简介:背景:银屑治疗较复杂。尽管在过去10年间涌现出了许多药物治疗手段,但局部外用皮质激素仍是主要治疗方法。此外,各种联合用药及用药手段也被大力提倡。目的:试图对1990-2001年间银屑医疗照护体系不同模式及与这些模式相关变化进行特征性描述。方法:采用“全国非卧床患者医疗护理调查”(美国对医师诊治情况进行一项典型调查)数据,明确了银屑病患者就诊情况。同时确认了1990-2001年间就诊银屑病患者基本人口学特征、医疗提供者专业及药物治疗单。结果:12年间,银屑病患者就诊次数超过1350万次。尽管银屑病患者去皮肤专科就诊次数比例上总体呈下降趋势,整个研究期间仍然是皮肤科医师完成了大部分诊疗(82%)。作为一类药物,最常用药物为局部外用皮质激素。最常用单用药物为局部外用钙泊醇。非皮肤科医师中未发现局部使用非皮质激素。非皮肤科医师与皮肤科医师一样,习惯每次诊疗中使用一种系统药物并将系统用药作为单一疗法。讨论:研究表明,银屑首选局部治疗方法仍是应用氯氟美松和钙泊醇。皮肤科医师银屑诊疗中作用下降是一个复杂问题,可能部分与获得皮肤科行医执照困难有关。

  • 标签: 银屑病患者 治疗手段 二十世纪 1990-2001 美国 外用皮质激素
  • 简介:银屑是一种常见慢性免疫相关性皮肤。近20年来,随着生物制剂出现,银屑治疗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银屑发病机制中扮演重要角色。调节细胞因子平衡白细胞介素10及白细胞介素11,抑制T细胞活化阿法西普及依法利珠单抗银屑治疗中均取得一定疗效,但阿法西普与依法利珠单抗因存在严重不良反应,均已退出市场。

  • 标签: 白细胞介素10 白细胞介素11 阿法西普 依法利珠单抗 银屑病
  • 简介:皮肤镜是一种无创性诊断工具,携带和使用方便。毛发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疗效判断工作中意义重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病理活检概率。应用于斑秃与其他非瘢痕性脱发如拔毛癖、头癣鉴别诊断、瘢痕性和非瘢痕性脱发鉴别、急性弥漫性脱发如弥漫性斑秃和急性休止期脱发鉴别诊断。总结和介绍了皮肤镜非瘢痕性脱发中应用经验和意义。

  • 标签: 皮肤镜 脱发疾病 非瘢痕性脱发
  • 简介:目的:探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艾滋病毒副作用,以期更好治疗疾病。方法:选取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117例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不同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进行毒副作用比较。结果:共出现毒副作用患者43例,其中胃肠道反应21例,比率为48.84%,皮疹、骨髓抑制、脂肪重分布均为5例,比率均为11.63%,乳酸酸中毒2例,比率为4.65%,肝肾功能损害、神经系统损害、末梢神经炎均3例,比率为6.98%,胃肠道反应和其他毒副作用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艾滋早期有较多毒副作用,临床上要加以监测。

  • 标签: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 艾滋病 毒副作用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针刺治疗勃起功能障碍有效性。方法:按照严格纳入标准,检索国内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资源系统)已公开发表有关针刺治疗勃起功能障碍随机对照试验,应用CochraneHandbook5.1.0中工具进行文献偏倚风险评估,应用Revman5.3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项研究包括589例病例被纳入,结果表明,相对于对照,无论单独使用针刺或针药合用均能有效提高患者IIEF-5评分,但临床有效率因间差异过大无法合并。结论:目前证据虽然提示针刺具有较好疗效,但纳入研究缺乏严谨设计及较为客观指标,结论需要谨慎地对待。

  • 标签: 针刺 勃起功能障碍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目的检测及分析临床上常见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血清特异过敏原(sIgE)及总IgE水平.方法用瑞典法玛西亚公司UNICAP100过敏原分析仪对新疆地区118例变应性皮肤汉族和维吾尔族患者血清特异过敏原及总IgE水平进行检测.结果118例变应性皮肤汉族和维吾尔族患者血清多价过敏原均以食物组过敏原(fx5、fx2、fx7)和吸入组过敏原(pHad、hx2)阳性率较高,维吾尔族患者食入组过敏原(fx5)阳性率明显高于汉族,汉族患者吸入组过敏原(hx2)阳性率明显高于维吾尔族.血清总IgE阳性率为78.9%,以荨麻疹和异位性皮炎最高,阳性率分别为93.4%和85.7%.变应原特异IgE阳性率略高于总IgE阳性率.结论对变应性皮肤病患者过敏实验研究可以帮助临床合理寻找过敏原并对其进行预防、诊断及治疗.

  • 标签: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过敏原 IGE UNICAP 100过敏原分析仪
  • 简介:目的:观察5%苯扎溴铵溶液联合液氮冷冻治疗多发性跖疣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泛发性跖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和对照,每组40例。治疗先予5%苯扎溴铵溶液浸泡至疣体松软、范围缩小,再进行冷冻治疗;对照单纯用液氮冷冻治疗,比较疗效。结果:治疗治愈30例、显效6例、好转4例;对照治愈12例、显效9例、好转9例、无效10例。治疗临床有效率(90.0%)明显优于对照(5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9.30,P〈0.05)。结论:5%苯扎溴铵溶液浸泡联合液氮冷冻治疗泛发性跖疣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少,患者容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多发性跖疣 5%苯扎溴铵溶液 液氮冷冻
  • 简介:患者女,43。右小腿斑块、鳞屑伴痒十余年,加重半年。皮损组织病理检查和真菌镜检,发现棕色菌丝、硬壳小体,培养菌落经分子生物学鉴定为裴氏着色霉(Fonsecaeapedrosoi)。予部分皮损手术切除、伊曲康唑胶囊口服、CO2点阵激光治疗、局部热疗法、红光照射综合治疗,4个月后临床治愈。

  • 标签: 着色芽生菌病 裴氏着色霉 点阵激光 抗真菌药物 联合疗法
  • 简介:目的:调查和探讨生理性脱发、雄激素性脱发、斑秃与睡眠质量和情绪因素相关性。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焦虑自评表(SAS),对我院皮肤科确诊为生理性脱发、雄激素性脱发、斑秃患者及健康对照者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3种脱发患者与健康对照者在青年(15~29)、壮年(30~44)、中老年(>45PSQI及SAS得分逐渐增加,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斑秃患者PSQI总分>7分,有睡眠问题;PSQI7个指标中,青年主要在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有差异(P<0.01);壮年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上有差异(P<0.05);中老年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上有差异(P<0.05)。青年斑秃及雄激素性脱发患者SAS得分高于国内常模分值。脱发对于女性患者PSQI及SAS积分影响大于男性。经Pearson积矩相关分析(r=0.487,P=0.000),说明睡眠与情绪焦虑之间存在正相关。结论脱发性疾病,尤其是斑秃同时受到睡眠质量、精神因素影响,因此恢复良好生活习惯和调整情绪对预防斑秃发生有重要价值

  • 标签: 斑秃 脱发 雄激素性 脱发 生理性 睡眠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梅毒孕妇配偶人群中应用流行治疗合理性、接受性及初步效果。方法:依托《深圳市预防与控制梅毒母婴传播项目》,梅毒孕妇人群中开展配偶通知,以配偶人群为研究对象,予流行治疗措施,收集配偶人群临床和实验室资料。结果:本研究纳入688名梅毒孕妇,通过患者通知方式通知到并就诊配偶共556人,其中,接受流行治疗者共196人(35.25%),拒绝治疗者共360人(64.75%)。接受治疗者中,血清TRUST试验呈阴性者177人,呈阳性者11人,拒绝检测者8人;拒绝治疗者中血清TRUST试验呈阴性者199人,呈阳性者159人,拒绝检测者2人。结论:虽然流行治疗可接受性尚不理想,但是,梅毒孕妇配偶人群应用流行治疗有较好适用性和非常高必要性;建议通过加强临床咨询服务,梅毒孕妇配偶人群中推广应用流行治疗措施。

  • 标签: 梅毒 流行病学治疗
  • 简介:银屑是一种免疫介导慢性炎症性疾病,病因及发病机制涉及遗传、免疫、环境多种因素;该病也是一种系统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近年来研究证明:白介素-17(IL-17)与银屑免疫学发病机制密切相关,银屑发生、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具有选择性靶向IL-17A及其受体生物制剂已开始应用于临床,并显示了良好疗效与安全性,为银屑治疗提供了新策略。

  • 标签: 银屑病 白细胞介素17 白介素-17拮抗剂
  • 简介:早泄(PE)是男性中最常见功能障碍疾病,由于目前缺少一个能被普遍接受定义也尚无一种被批准专门针对或将PE列为治疗适应症药物严重阻碍了目前对于该类患者治疗研究。本文将就目前对于早泄定义及治疗加以综述。早泄定义虽尚未统一,但是有条解释得到了认可,包括:1、短暂射精潜伏期(IELT);2、缺乏对射精控制;3、无法令性伴侣满意。目前治疗主要包括心理治疗、口服药物治疗、局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联合治疗

  • 标签: 早泄 定义 治疗
  • 简介:病理性瘢痕是创伤后皮肤结缔组织异常修复愈合结果,其组织病理学特点为成纤维细胞大量异常增生、胞外基质(胶原、蛋白多糖、糖蛋白)过度沉积及各类胶原纤维排列紊乱。病理性瘢痕不仅影响美观,严重者会引起畸形及功能障碍。目前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但大多数难以取得满意疗效。近年来,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浅层X线放疗和瘢痕防治动态方案实施为瘢痕治疗带来了新曙光,国内外对病理性瘢痕形成机制以及其基因缺陷研究也取得大量成果,使其从基因水平突破性治疗有了理论支持。该文将从生物学特征、形成机制以及临床治疗3方面对病理性瘢痕研究治疗现状进行综述。

  • 标签: 瘢痕 病理性 生物学特性 机制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