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以探究建立胸痛中心急救护理流程的重要性为目的,观察将其应用在心内科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影响价值以及临床效果。方法 以随机抽取的方式在我院心内科择54例行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时间选取在2020.3月-10月间,将54例患者以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参照组),观察急救护理时间、建立静脉通路时间、门-导管室时间以及球囊扩张时间并做详细记录,将以上述数据为护理效果参考依据,将以表格形式予以对比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 实验组急救护理效果显佳,各项护理措施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以致提高整体治疗效果,数据证明此组急救护理措施的可行性。结论 在胸痛中心建立急救护理流程,此项举措具有较高可行性,将其应用在心内科冠状动脉介入患者的治疗中,大幅缩短急救护理时间,提高整体治疗效果,加快愈后康复进程,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的生命安全性,临床应用效果较理想,建议大规模应用此急救护理流程。

  • 标签: 胸痛中心 建立急救护理流程 心内科 经皮冠状动脉 护理效果 影响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阿卡波糖对冠心病糖耐量减低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心肌灌注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收治的冠心病糖耐量减低患者122例,研究时段选取范围2020年01月~2020年12月,遵循随机原则进行分组,对照组61例,观察组6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卡波糖,以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心肌灌注显像情况为观察指标,之后统计比较观察结果。结果:分析血糖水平,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糖更低,P<0.05。两组心肌灌注显像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实施阿卡波糖治疗方法,对冠心病糖耐量减低患者具有改善血糖水平及心肌灌注显像的效果,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治疗有效率,在临床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阿卡波糖 冠心病 糖耐量减低 经皮冠状动脉 心肌灌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膜剥脱术(CE)联合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弥漫性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近中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南京市第一医院心胸血管外科接受CE+CABG的248例弥漫性冠状动脉狭窄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01例,女性47例;年龄(65.6±8.5)岁(范围:43~79岁)。体外循环手术156例,非体外循环手术92例。共对269根病变血管完成CE,包括前降支108根,右冠状动脉140根,钝缘支21根。共完成旁路移植872支,包括左胸廓动脉248支,桡动脉48支,大隐静脉576支,每例患者移植(3.5±0.8)支(范围:2~6支)。CE后平均血流量为(26±8)ml/min(范围:13~59 ml/min),血流指数为3.1±0.8(范围:2.0~6.7)。采用t检验或χ²检验比较体外循环和非体外循环患者的手术结果及术后通畅率。结果全组围手术期病死率为1.2%(3/248),2例死于肾功能衰竭,1例死于术后顽固性低心排血量。9例发生围手术期心肌梗死。随访(41.8±21.4)个月(范围:1~68个月)。旁路血管术后1年通畅率为78.4%(182/232),3年通畅率为69.8%(162/232)。左冠状动脉系统通畅率明显高于右冠状动脉系统(1年:87.4%比73.1%,χ²=6.533,P=0.011;3年:78.2%比64.8%,χ²=4.588,P=0.032)。体外循环组和非体外循环组旁路血管通畅率无差异(1年:80.0%比76.9%,χ²=0.277,P=0.599;3年:71.5%比67.9%,χ²=0.300,P=0.584)。结论CE+CABG治疗弥漫性冠状动脉狭窄病变可以获得较满意的完全再血管化,有较好的早、中期效果和旁路血管通畅率。体外循环和非体外循环手术具有相似的早中期结果。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内膜剥脱术 冠状动脉分流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时段:2018年9月至2020年4月,病例构成:64例前来我院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患者,分组方式:奇偶数字法,组别:对照组、研究组。其中,对照组纳入32例,研究组纳入32例,分别给予其常规护理、康复护理干预,比较最终护理成效。结果:对比射血分数时,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胸闷发作次数、并发症发生率时,研究组低,P<0.05。结论:康复护理在患者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后的意义重大,有利于患者心脏各项指标的恢复,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推广价值显著。

  • 标签: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患者心脏 康复护理 并发症发生率 影响
  • 简介:摘要55岁男性患者,入院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提示巨大右冠状动脉瘤,伴心功能下降。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后行右冠状动脉瘤切除+冠状动脉重建术。术后6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心功能显著提高,冠状动脉CTA检查示重建的右冠状动脉充盈良好。

  • 标签:
  • 简介:摘要:通过分析不同呼吸、心率及冠脉钙化伪影对冠状动脉CTA图像质量的影响,使其在检查时可以获得更高的图像质量,进行临床价值研究。方法:选取山东某医院进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的患者150例,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此150例患者图像和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并对呼吸、心率及冠脉钙化伪影进行对比分析图像合格率。结论:冠状动脉CTA图像质量影响因素主要为:心率过快、呼吸以及冠状动脉钙化斑块等,对于不同影响因素有不同解决方法,改变影响因素从而提高图像质量。

  • 标签: 冠状动脉CTA 影响因素 图像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本院72例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患者资料,随机平均分成两组,采用不同护理方法,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结论 针对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患者,术后应采用综合护理,以达到更好的康复效果。

  • 标签: 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 综合护理 生活质量 不良心血管事件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本文报告了1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穿透性胎盘植入病例。该患者在冠状动脉介入术后4个月发现妊娠,超声提示“中央性前置胎盘,穿透性胎盘植入”。因担心射线及药物对胎儿的不良影响,患者强烈要求终止妊娠。多学科会诊,术前使用替罗非班替代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并放置腹主动脉球囊,术中将穿透达浆膜的胎盘去除并行子宫修复成形术,术后予预防感染、抗凝及过渡抗血小板药物等治疗。患者于术后第6天出院。

  • 标签: 侵入性胎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围手术期医护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体外膜肺氧合(ECMO)联合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原性休克(CS)患者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痛中心收治的AMI合并CS患者,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IABP辅助下完成PPCI者为IABP组,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ECMO联合IABP辅助下完成PPCI者为ECMO+IABP组。比较两组的院内死亡率、平均住院天数和1年生存率情况。结果研究共纳入33例AMI合并CS患者,IABP组23例,男性15例,平均年龄(65.0±9.6)岁;ECMO+IABP组10例,男性9例,平均年龄(63.4±13.6)岁。ECMO+IABP组的院内死亡率低于IABP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比30.4%,χ2=1.585,P=0.212)。随访1年,ECMO+IABP组的院外生存率显著高于IAB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0%比47.8%,χ2=5.192,P=0.033)。结论ECMO联合IABP救治AMI合并CS患者较单用IABP可降低院内死亡率,改善1年生存率。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休克,心原性 体外膜肺氧合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常规方案团注造影剂对冠状动脉左主干(LMA)分叉区管腔直径和角度的影响,为应用CCTA精确测量冠状动脉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2月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54例行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及常规方案团注CCTA检查的疑似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由2名医师分别测量LMA中段管腔直径(d1)、左前降支(LAD)近段管腔直径(d2)、左回旋支(LCX)近段管腔直径(d3)和LAD与LCX分叉夹角(∠1)。比较2名医师测量数据的一致性,并比较CACS和CCTA测量各指标的结果。结果2名医师一致性分析结果显示,仅CCTA测量的d3一致性适中(组相关系数= 0.717),余各指标一致性良好(组相关系数>0.75)。CACS和CCTA测量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4例患者按照CCTA左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进行分组,其中LMA及分支正常或狭窄程度<50% 25例,LMA及分支有1支或多支狭窄程度≥50% 29例。CACS和CCTA测量不同病变程度患者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CTA检查中常规方案团注造影剂未对冠状动脉LMA分叉区管腔直径和角度造成确切影响。

  • 标签: 冠状血管造影术 造影剂 造影剂团注 左主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常规方案团注造影剂对冠状动脉左主干(LMA)分叉区管腔直径和角度的影响,为应用CCTA精确测量冠状动脉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2月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54例行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及常规方案团注CCTA检查的疑似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由2名医师分别测量LMA中段管腔直径(d1)、左前降支(LAD)近段管腔直径(d2)、左回旋支(LCX)近段管腔直径(d3)和LAD与LCX分叉夹角(∠1)。比较2名医师测量数据的一致性,并比较CACS和CCTA测量各指标的结果。结果2名医师一致性分析结果显示,仅CCTA测量的d3一致性适中(组相关系数= 0.717),余各指标一致性良好(组相关系数>0.75)。CACS和CCTA测量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4例患者按照CCTA左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进行分组,其中LMA及分支正常或狭窄程度<50% 25例,LMA及分支有1支或多支狭窄程度≥50% 29例。CACS和CCTA测量不同病变程度患者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CTA检查中常规方案团注造影剂未对冠状动脉LMA分叉区管腔直径和角度造成确切影响。

  • 标签: 冠状血管造影术 造影剂 造影剂团注 左主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中氨基末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4降解片段(NT-IGFBP-4)作为预测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及预后生物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前瞻性研究。纳入西京医院心内科2018年11月至2019年7月住院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ACS患者183例,其中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74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55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54例;对照组选取同期入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未见明显异常者24例。采用Gensini积分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血浆NT-IGFBP-4浓度。随访3个月,记录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ACS组的血浆中NT-IGFBP-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STEMI、NSTEMI、UAP 3组间无明显差异(P=0.075)。NT-IGFBP-4预测ACS患者PCI术后短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03(95%CI:0.608~0.797, P=0.009),但与Gensini评分无相关(P=0.950)。结论血浆NT-IGFBP-4可作为判断ACS短期预后的指标。

  • 标签: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氨基末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4片段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替罗非班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支架植入后慢血流的影响。方法:随机抽签方式对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支架植入后慢血流患者66例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组分别有33例患者。参照组未接受替罗非班治疗,研究组接受替罗非班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术后达到TIMI血流三级的研究组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比较治疗后的心功能指标,研究组LVEF、LVEDD和E/A值改善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支架植入后慢血流患者应用替罗非班可使心功能和慢血流明显改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 标签: 替罗非班 冠状动脉 介入治疗 支架植入后慢血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与C-反应蛋白(CRP)水平预测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短期预后的价值。方法抽取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内科2017年10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PCI治疗,根据术后3个月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71例)和预后不良组(25例)。术前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cTnT与CRP水平,对比两组cTnT与CRP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图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清cTnT与CRP水平对PCI术后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血清cTnT、CRP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绘制ROC曲线图结果显示,血清cTnT与CRP水平单独及联合预测冠心病PCI患者短期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3、0.771、0.809。结论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短期预后不良与术前血清cTnT与CRP高表达密切相关,临床可联合血清cTnT与CRP水平评估PCI术的短期预后。

  • 标签: 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心肌肌钙蛋白T 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小板反应性及其他临床相关因素对使用比伐卢定抗凝的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术后1年发生不良临床事件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回顾性观察性研究,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于阜外医院、北部战区总医院、新乡市中心医院行择期PCI,术者考虑为有高出血风险并使用比伐卢定抗凝,且有血栓弹力图(TEG)检测结果的患者632例。使用TEG检测血小板反应性,记录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最大振幅(MAADP)值。根据MAADP值将入选患者分为3组:血小板低反应性(LTPR)组(MAADP<31 mm,229例)、血小板正常反应性(NTPR)组(31 mm≤MAADP≤47 mm,207例)及血小板高反应性(HTPR)组(MAADP>47 mm,196例)。研究终点包括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和出血事件,MACCE定义为全因死亡、心肌梗死、支架血栓、卒中和血运重建的复合终点。出血定义为出血学术研究联合会(BARC)2、3和5型出血。使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使用比伐卢定抗凝的择期PCI患者术后发生MACCE和出血事件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32例患者,年龄为(68.3±10.0)岁,其中男性423例(66.9%)。632例患者均完成了1年随访,随访过程中,发生MACCE 48例(7.6%),出血事件11例(1.7%)。LTPR组、NTPR组和HTPR组间MACCE[8.3%(19/229)比6.3%(13/207)比8.2%(16/196),P=0.68]及出血事件发生率[1.8%(4/229)比2.9%(6/207)比0.5%(1/196),P=0.1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TPR不是MACCE的独立影响因素(HR=1.25,95%CI 0.67~2.30,P=0.49),仅提示外周血管病史为MAC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HR=2.47,95%CI 1.19~5.11,P=0.02)。LTPR不是出血事件的独立影响因素(HR=1.35,95%CI 0.39~4.66,P=0.64),出血事件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为外周血管病史(HR=3.95,95%CI 1.03~15.22,P=0.05)和血红蛋白水平(HR=0.96,95%CI 0.93~0.99,P=0.01)。结论对于使用比伐卢定抗凝的择期PCI患者,未见血小板反应性与术后1年MACCE及出血事件相关,而外周血管病史是发生MACCE的独立危险因素,外周血管病史和低血红蛋白水平是发生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比伐卢定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血小板反应性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患者Ⅰ期心脏康复方案实施完成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本文选取2019年10月到2020年10月我院78例急诊PCI术后Ⅰ期心脏康复患者,单因素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评估Ⅰ期心脏康复方案实施完成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患者心脏康复完成度为72.03%,单因素分析,心脏康复完成度主要与心功能指标、营养等级、PCI术后运动康复危险分层、焦虑水平密切相关。结论:当前急诊PCI术后患者Ⅰ期心脏康复完成度情况尚待进一步提高,要求工作人员应高度重视该类患者心脏康复情况,并根据完成度影响因素,采取有效干预措施,确保患者心脏康复效果。

  • 标签: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Ⅰ期心脏康复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已经广范应用于临床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然而对于心肌缺血的诊断尚缺乏特异性。将CT心肌灌注(CT-MPI)以及冠状动脉血流储备(FFR)等功能学显像整合到CCTA工作流程中,提高CCTA对冠心病患者的诊断准确性、改善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决策及对患者预后判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并有可能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但是这些CCTA功能学成像技术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辐射剂量,以及FFR-CT的准确性方面。因此,本文将对CT-MPI和FFR-CT等CCTA功能学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CT-MPI与FFR-CT之间的关系以及两者面临的临床问题进行综述。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心肌灌注 血流储备
  • 简介:摘要川崎病是一种急性自限性全身血管炎性综合征。该病好发于儿童,主要侵犯全身中小动脉,以冠状动脉最为显著,早期主要表现为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瘤形成,后期随病程进展,形成血栓、内膜增生、钙化,进一步可发展为慢性缺血性心脏病,少数可发生心肌梗死。川崎病已成为发达国家儿童获得性心脏病的首要病因。目前,针对川崎病所致冠状动脉病变的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严重者常需要通过手术干预,现就川崎病所致冠状动脉病变的手术治疗方式、适应证和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川崎病 冠状动脉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