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高等教育质量工程”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组织实施的一系列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和质量建设计划的总称。根据目标和任务的不同,这项计划可划分为“教改工程”“质量工程”和“本科教学工程”三个时期,每个时期又依据一些标志性事件划分为若干阶段。“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实施,在巩固高校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推动高校加大对教学工作的投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着“效率”与“公平”“项目化管理”与“常规管理”“最好的教育”与“适合的教育”等深层次观念的冲突,需要及时化解。近期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是“高等教育质量工程”最重要的成果之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重新启动再标准化进程,是增强其地位和功能的首要任务。
简介:“全球国家地方”模式是西蒙·马金森和加里·罗斯在全球化背景下提出的一个颇具见地的研究国际高等教育的理论框架。目前国内对于此框架的研究成果却很有限。通过对这一理论分析模式做深入剖析可知,其不仅在表面上囊括了全球、国家和地方3个层次,而且重视内在过程的复杂性和集体行为,还兼顾了历史和现实条件。相较于克拉克经典的“大学—政府—市场”三角协调模式,“全球国家地方”模式实质上是分析框架的整体变革和分析视角的极大拓展,同时也是高等教育研究进入21世纪的重要理论成果。这一模式的提出对于分析重庆高等教育国际化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即应从更加宽广的视野来剖析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正确认识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认清自身的历史和现实条件,发挥能动性、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重视发挥相关机构的作用。
简介:形成概念,这是科学研究的起点。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学科主要创始人,潘懋元先生将概念辨析能力作为学者的基本功。先生对于高等教育研究的理论建树,是全面深刻而又指引实践的。当宽口径厚基础甚至淡化专业成为国内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趋势时,先生坚持认为专业性是高等教育的特有属性之一;当民办高等教育发展遭遇“产权”问题瓶颈时,先生提出了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三条道路;当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同质化倾向明显之际,先生提出要加强高校的分类研究,大力推动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当定量研究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受到追棒后,先生认为定量研究既有优点也有难以避免的不足,思辨研究在高等教育研究中不会也不能缺位。总之,先生是我国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一面旗帜,既是“经师”,更是“人师”,必将为该领域的后来者永远敬仰与追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