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喂养方式对早产消化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3例有吞咽功能但吸吮力弱的早产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滴服喂养;对照组33例,胃管喂养。观察两种喂养方法对早产达体重恢复时间、达奶头喂养时间、胎粪完全排出时间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体重恢复时间<4.5±1.3天,P<0.01、达奶头喂养时间<6.4±1.4天,P<0.05、胎粪完全排出时间短<8.7±1.9天,P<0.05。结论滴服喂养方法简单,容易掌握,是安全有效的,能满足早产的营养需要,同时能锻炼吸吮及吞咽功能。我们认为滴服喂养更适用于有吞咽功能但吸吮力弱或吸吮吞咽不协调、喂养不耐受的早产

  • 标签: 滴服喂养 胃管喂养 早产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导致早产颅内出血(ICH)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分析本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收治169例早产颅内出血的患儿的资料,并与同期住院154例无颅内出血早产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儿产前、产时、产后的情况,统计分析出早产颅内出血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早产颅内出血的发生与胎龄、出生体重、产时窒息、宫内窘迫、代谢性酸中毒、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机械通气、吸入高浓度氧、生后抽搐、生后应用多巴胺有关。结论小胎龄、低出生体重、产时窒息、宫内窘迫、代谢性酸中毒、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机械通气、吸入高浓度氧、生后抽搐、生后应用多巴胺是早产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

  • 标签: 早产儿 颅内出血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产鼻饲后不同体位干预观察胃残留量。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出生体重<2500g的早产,随机分为A组仰卧位、B组交替左右侧卧位、C组俯卧位,每组30例,于鼻饲后采取相对应的护理体位,每2小时鼻饲一次,于下一次鼻饲前抽吸胃潴留量并记录。连续观察7天,每天观察时间为900~1700时。结果俯卧位组总胃潴留量1.85±0.36ml(P<0.01),发生腹胀2例,呕吐1例(P<0.05);侧卧位组总胃潴留量2.73±0.57ml,发生腹胀8例,呕吐7例;仰卧位组总胃潴留量5.32±0.54ml,发生腹胀16例,呕吐15例。结论俯卧位、左右交替侧卧位与仰卧位相比,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早产胃潴留量,降低腹胀及呕吐的发生率。

  • 标签: 早产儿 体位 胃潴留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早产相关危险因素以及早产对围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7月1日至2013年10月31日于我院分娩的早产138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为同时随机选择138例同期正常分娩的产儿。比较两组的产妇身体状况、生育史,早产的结局,总结分析早产的危险因素,以及早产对围生儿结局的影响。结论早产是由产妇身体状态、胎次、胎膜早破、子痫前期、妊娠期内外科合并症、子宫因素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早产体重与早产发病率、死亡率具有负相关性。糖皮质激素对于改善可能患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产结局的非常重要的治疗措施。

  • 标签: 早产 早产儿结局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传统鼻饲喂养与重力鼻饲喂养对NICU早产的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需鼻饲喂养胎龄<34周、体重<2000g早产,随机分为传统鼻饲喂养组与重力鼻饲喂养组对照研究。比较两组患儿在达到全胃肠营养所需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的情况,观察组患儿在达到全胃肠营养所需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喂养耐受性更高,发生呼吸暂停比例更低。结论重力管饲喂养增强了早产的喂养耐受性,提早达全胃肠营养时间和住院时间缩短。

  • 标签: 早产儿 鼻饲喂养 重力喂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产喂养中存在的问题,为提高早产母乳喂养率提供有效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早产294例,对早产母乳喂养存在的问题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顺产产妇中混合喂养率高于剖宫产产妇,全奶粉喂养率低于剖宫产产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母乳不足、早产吮吸力差、产妇未掌握哺乳技巧等为影响早产母乳喂养的主要问题。结论早产的母乳喂养率相对较低,其主要存在的问题为母乳不足、早产吮吸力差、产妇未掌握哺乳技巧等,采取一定的改进措施,可提高早产母乳喂养率,促进早产的健康成长。

  • 标签: 早产儿 母乳喂养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丙种球蛋白预防早产医院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生产的早产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抗感染药物进行预防,治疗组60例在抗感染药物预防的基础上,静脉给予丙种球蛋白进行预防。对其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两种方案对早产医院感染的预防效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早产在出生后各项检查中表现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早产均安全出院,但治疗组早产的血清免疫球蛋白G较对照度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丙种球蛋白能够显著提升早产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增强早产抗医院感染能力,使其健康成长,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静脉丙种球蛋白 早产儿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补充铁剂对早产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160例医院收治缺铁性贫血早产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静脉补充铁剂。观察组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以及红细胞比积等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各指标改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补充铁剂在早产缺铁性贫血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纠正患儿的贫血情况,从而确保患儿的健康发育。

  • 标签: 静脉补充铁剂 早产儿 缺铁性贫血
  • 简介:摘要极早产合并先天性梅毒的患儿存活率较仅为极早产或是仅为先天性梅毒的新生儿低,且可能发生相关并发症。本院于2019年2月收治1例极早产合并先天性梅毒的患儿,实施了基础护理、营养支持、对症治疗的个案护理,患儿在治疗4周后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极早产儿,先天性梅毒,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早产母亲进行心理疏导,母乳喂养知识的宣传教育,后期跟踪随访等多项干预措施,切实落实母乳喂养的细节及可操作性,提高早产母乳喂养的成功率。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在我院产科出生的早产148例,随机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母亲由主管医生与其进行沟通并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母乳喂养的宣传教育,以及坚持后期随访等多项干预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告知病情及母乳喂养的知识,分别对两组早产生后1个月、2个月,4个月及6个月时纯母乳喂养,混合喂养及人工喂养的例数及比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生后1个月时纯母乳喂养率为24.3%,2个月时纯母乳喂养率为39.2%,4个月时纯母乳喂养率56.7%,6个月时纯母乳喂养率51.4%,自生后2个月时实验组纯母乳喂养率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个月时实验组及对照组纯母乳喂养率均较4个月时有所下降,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早产母亲采取针对性,可行性,科学性的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宣传坚持母乳喂养重要性的认识及加强家庭和社会的支持,进一步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尚需进一步努力。

  • 标签: 提高 早产儿 母乳喂养率
  • 简介:摘要目的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损伤早产预后的影响分析方法对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指导和药物治疗等常规护理措施,对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早期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对照组患儿的运动发育和智力发育情况明显不如采取早期护理干预措施的观察组结论对脑损伤早产患儿采取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可改善患儿的脑部损伤情况,患儿的感觉器官发育得到促进,患儿家庭的负担得到缓解,帮助患儿的智力、运动发育,有助于患儿早日康复

  • 标签: 早期护理干预 脑损伤 早产儿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早产肠道喂养不耐受的护理干预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62例肠道喂养早产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31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另31例为研究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早产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率、肠道喂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研究组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胃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日增加体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早产肠道喂养不耐受经针对性护理干预,满足了早产护理需求,改善了其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 标签: 早产儿 肠道喂养 不耐受 护理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产视网膜病变筛查的护理配合。方法对2009年6月1日—2010年2月30日在佛山市妇幼保健院眼科使用视频双目间接检眼镜对169例早产进行ROP检查的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使用视频间接检眼镜对169例早产,进行了486例次的ROP筛查,护理措施落实,筛查过程顺利,无发生并发症,9例诊断ROP(5.33%),定期复筛率达90.2%。结论规范开展ROP检查是非常重要的、筛查是发现ROP的第一步,也是关键步骤,护理配合尤为重要。

  • 标签: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筛查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早产采取预见性护理的要点以及护理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1月我科收治的200例早产,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100例,在同等治疗情况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结果。结果观察组体重增长、及神经运动评价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对照组为12.0%,组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均无患儿病死。结论对于早产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使得患儿及时获得相应治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荐使用。

  • 标签: 早产儿 预见性护理 体重增长
  • 简介:摘要对早产与足月儿运动发育情况进行有效的护理评估。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4月—2015年2月收治的28例早产以及28例足月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婴幼儿两岁以内在运动发育项目出现的月龄情况进行有效地护理评估。结果足月儿与早产在较大的运动项目出现的月龄实施有效的护理评估过程中(P<0.05),其中,足月儿比早产的大运动发育水平平均优于2~3个月,早产明显存在运动发育迟缓的风险。结论根据有效的护理评估将婴幼儿运动发育迟缓的现象及早的发现,进而对运动发育迟缓的婴幼儿进行及早的干预,抓住脑发育的重要时期,尽可能的将脑损伤的危害降到最低,促使婴幼儿生长发育水平的总体提高。

  • 标签: 早产儿与足月儿 运动发育 护理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儿童保健对早产体格发育和发育商的影响。方法拟定此研究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早产220例,随机均分两组各110例,以常规管理为对照组,以儿童保健管理为观察组,分析儿童保健对早产体格发育和发育商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早产体格发育和发育商显著较对照组要好,两组比较,P<0.05。结论早产采取儿童保健进行干预,可以增强早产的体格发育,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儿童保健 早产儿 体格发育 发育商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运动干预在早产经口喂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收治早产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喂养护理,治疗组给予口腔运动干预后喂养,比较两组早产吸吮能力、协调吸吮-吞咽-呼吸功能、经口喂养的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1。结果治疗组患儿提前达到经口喂养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各组统计结果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口腔运动干预能提高早产吸吮能力、协调吸吮-吞咽-呼吸功能,缩短早产经口喂养的时间,缩短住院时间,控制住院费用,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 标签: 口腔运动干预 早产儿经口喂养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早产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的高危因素。方法对164例早产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164例早产均进行机械通气,机械通气患者中46例确诊为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结果早产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涉及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结论预防早产发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关键就是尽量减少或避免早产和长时间吸氧,使用最佳方案预防和控制早产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改善患儿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早产儿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高危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新生足月儿与早产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0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0例为早产(胎龄<37周),50例为足月儿(胎龄≥37周),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病因、治疗、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两者患儿发病原因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过程中,早产组使用NC-PAP和PS比例较高,足月儿组机械通气时间与PS使用时间均高于早产组;足月儿治愈好转率高于早产,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肺出血、肺气漏发生率差异显著。结论两组患儿在病因、治疗、并发症及预后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临床医师应加大对足月儿和早产呼吸窘迫综合征相关知识的认识,及时诊断和治疗,从而有效降低病死率。

  • 标签: 新生足月儿 早产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