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89 个结果
  • 简介:地表微地形测量是地表粗糙度定量化基础,对地表形态动态监测、水文过程模拟以及土壤侵蚀过程模型构建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微地形测量方法主要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2大类,前者包括测针法、链条法、差分GPS法等,后者包括超声波测距法、红外线传感器法、结构光激光扫描法、激光测距扫描法、三维激光扫描仪法、近景摄影测量法等。在全面回顾各方法原理、优缺点及其应用基础上,分析地表粗糙度定量化常用方法:统计方法指数、地统计学指数和分形多重分形模型。认为:1)差分GPS法、结构光激光扫描法、三维激光扫描仪法和近景摄影测量法将在亚毫米一,厘米级地表微地形测量地表粗糙度多尺度特征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简单、方便测针法可能在野外测量中依然占据主导地位;2)以地表微地形测量技术为基础,在土壤侵蚀过程模型中亟需形成一套完整“测量一定量化一模型应用”范式,同时应加强对地表微地形空间异质性和各向异性研究,发展新统一地表粗糙度定量化方法。

  • 标签: 地表微地形 地表粗糙度 定量化 接触式 非接触式
  • 简介:西藏地区土壤侵蚀以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和冻融侵蚀为主,水土流失主要受降水、大风、温度、地形地貌、地质、植被等自然因素乱垦滥伐、过度放牧、掠取资源、破坏环境等人为因素影响。为防治西藏地区复杂多样水土流失,结合西藏地区自然属性和区域水土流失特点,将西藏地区分为藏东南水力侵蚀为主区、藏西风力侵蚀为主区、藏北冻融侵蚀为主区藏中复合侵蚀区,并针对各区自然属性影响因素,提出在不同时期以防治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冻融侵蚀和复合侵蚀为主防治措施和发展方向,并提出加强水土流失防治宣传、研究水土流失机制和防治对策、落实水土保持措施等举措,以达到防治西藏地区水土流失、保护区域生态环境目的。

  • 标签: 水土流失 现状 分区 防治对策 西藏
  • 简介:为了研究土壤水分与植物生长间关系,以侧柏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人工控制土壤水分,设置4个水分梯度(正常供水、轻度水分胁迫、中度水分胁迫、重度水分胁迫),测定其叶温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加剧,叶温和非光化学淬灭升高;初始荧光F0总体上表现为逐渐上升趋势;而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Fv、PSⅡ最大原初光化学量子效率Fv/Fm、PSⅡ潜在活性Fv/F0、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和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均表现为下降.参数日变化呈现单峰型曲线: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和非光化学淬灭日变化曲线为凹形,而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日变化曲线为凸形.可知干旱胁迫导致PSⅡ电子传递效率降低,降低了光能利用率,影响其光合作用.

  • 标签: 侧柏 叶温 叶绿素荧光 水分胁迫
  • 简介:在北京市发展过程中,高速增长的人口总量使北京市正遭遇着“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发展困境.通过分析2004-2011年北京市人口以及水环境相关数据,研究人口变动产业结构调整对北京市水资源利用影响.结果表明:1)北京市人口从2004到2011年增长了115万人,外地入京人口增长了484.3万人,年均用水量增加了近1.41亿m^3,高速的人口发展是北京市水资源利用总量连年增长根本原因;2)2011年末,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总数仅为59.1万人,不足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总数1/10,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总数尚不足第三产业1/3,第三产业取代了第一、二产业成为城市经济支柱;3)8年间,人均年生活用水量减少了8.4m^3,人均年农业用水量减少了37.7m^3,人均年工业用水量减少了27.1m^3,产业结构调整使得北京市人均年用水量呈现连年下降趋势.控制人口合理增长,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是实现北京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有效途径.

  • 标签: 人口总量 流动人口 水资源利用 产业结构
  • 简介:摘要通过对比秭归县水土保持工程开展前后水土流失状况,总结了综合治理实施23年来丰硕成果,重点分析了水土保持在控制水土流失、抢救耕地资源、拓宽生产领域、振兴农村经济等方面的巨大作用深远影响。提出水保工程抓住环境中“水”和“土”个因子,按照水土流失区自然规律“可持续发展”原则,不断解决因水土流失引发各种矛盾,建立生态环境良性循环机制,对于遏制水土流失、改善和提高环境容量与质量、发展农村经济,以及群众脱贫致富产生了重要作用。

  • 标签: 水土保持 生态环境 可持续 基础工程
  • 简介:在水土保持工程坡面水系沟道断面设计中计算洪水时由于采用不同公式,或同一公式应用不同参数,导致结果差别较大。根据贵州省水土保持工程特点与实际,提出坡面水系工程沟道断面设计中洪水计算种方法:较大面积修正推理公式法和较小流域雨洪计算公式法,以及一些常见注意事项,供设计参考。

  • 标签: 水土保持 坡面水系 沟道断面 洪水计算
  • 简介:通过定位监测方法,研究红壤旱坡地3种不同耕种模式对花生产量降水利用影响.结果表明:横沟+稻草覆盖花生产量降水利用效果最好,其中花生产量达到3993.2kg/hm2,降水有效利用率达74.69%,水分表观生物利用率和表观经济利用率分别为0.6452和0.3119kg/m3,水分实际生物利用率和实际经济利用率分别为0.8607和0.4107kg/m3;横沟+植物篱效果次之;传统顺坡耕种方式最差,不仅不利于花生产量增加,而且还会加剧水土流失.因此,在生产中应尽量推广横沟+稻草覆盖农作方式,以保证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 标签: 耕种模式 红壤旱坡地 花生产量 降水利用
  • 简介:贵州省“珠治”试点工程实施,有效地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发展了农村经济,促进了水、土、石等资源综合利用。本文主要总结了“珠治”试点工程石漠化治理成效经验,其成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护水土资源,调整产业结构、增加群众收入;经验:推广群众参与式治理模式、有效整合社会资源,改变传统农业耕作方式、充分利用水、土、石等资源,重视综合治理和可持续发展技术与示范带动作用,有效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 标签: 珠治 石漠化 贵州 石灰岩 喀斯特
  • 简介:为探讨我国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问题,提出实用性较强中国湿地类型分类系统;论述各类湿地分布特征;分析我国湿地保护与利用中存在水问题,如湿地生态需水严重短缺、水体污染加剧、泥沙淤积日益严重、生物多样性下降等;并以黑龙江扎龙湿地为例,对其主要水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提出破解湿地水问题重要途径。

  • 标签: 湿地分类 湿地特征 扎龙湿地 水问题 湿地保护
  • 简介:汀江流域以其水土流失面积大、强度以上流失比重大和崩岗点多面广而成为福建省水土流失最严重区域.水土流失分布相对集中是汀江流域水土流失又一特点,95.56%流失集中于林地;52.86%流失集中在长汀.建议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改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来解决该流域水土流失问题.

  • 标签: 汀江流域 水土流失 福建 产业结构 生态恢复 崩岗
  • 简介:本文针对重要水源地水环境和水安全问题,以福建为例系统分析了主要河流水源地水质现状、污染程度以及水质变差主要问题与动因。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应加强水源地水质污染影响机制与管理模式研究;科学规划、推广山地水土保持新技术,建设生态果园;加大投入,建立水源地补偿机制;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控制污染;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生态意识综合治理体系与生态调控保护对策。

  • 标签: 重要水源地 水质问题 保护对策
  • 简介:由于贵州省特殊自然环境和地形地质条件,水资源开发与利用十分困难。目前,全省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达1151.10万人,占农村总人口35.38%。针对存在问题,本文在分析贵州省农村饮水安全现状、成因等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为实现贵州省农村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 标签: 饮水安全 农村 对策 贵州
  • 简介:以云南天宁有限公司安宁磷矿一号矿山排土场为例,对排土场治理措施及其效益进行分析。该排土场采用"先拦后弃,由下而上"堆渣方法集中堆存弃渣,并采取挡土墙、排水系统坡面防护等措施进行治理,取得了良好社会和生态效益,治理成本上经济可行,为今后磷矿排土场防治积累了良好经验。

  • 标签: 磷矿 排土场 效益分析
  • 简介:解决火烧迹地植被恢复,是火烧后人们面临一个重要问题,而有选择地种植适应性强、生态效益好、经济效益高且具有开发前景树种,是火烧迹地人工更新,加速森林植被恢复最佳选择。为了探索森林火灾后迹地巨尾桉造林技术,使森林生态环境向良性发展,本文对淘溪小流域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为进一步扩大生产,采取合理营林技术措施和效益评价提供依据。

  • 标签: 火烧迹地 巨尾桉 技术 效益
  • 简介:独特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了新疆小流域治理特殊性。在新疆低山丘陵区,选取具有代表性伊犁新源县阿拉玛勒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在对该小流域现状调查分析基础上,总结了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采取主要措施及其治理模式。该小流域沟采用了沟头防护、沟道治理、水土保持林等措施,使流域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提出阿拉玛勒小流域以谷坊工程措施为主,辅以生物措施和生态修复措施治理模式,为探讨新疆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提供技术支撑。

  • 标签: 小流域 水土流失 治理模式 植物谷坊
  • 简介:植被覆盖是影响水土流失重要因子,本文在对湖北省近16年来植被覆盖在不同类型区变化分析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植被覆盖在不同坡度、土壤、高程空间分布与时间变化规律,探讨植被覆盖时空变化自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平均海拔高、坡度大武陵山和秦巴山山地丘陵区年际变化NDVI相对值比平均海拔低、坡度小江南和长江中游丘陵平原区要高,NDVl年际变化趋势增幅也较大,春、夏、秋三季NDVI值变化幅度也相对较大。年均NDVI退化和改善区域主要出现在坡度〈5°、高程〈500m区域,退化区域最主要是城镇周边地区,改善区域最主要是江汉平原等农作物主产区。

  • 标签: 植被覆盖 NDVI 区域变化 驱动因子
  • 简介:闽西红壤侵蚀区是我国丘陵红壤地带典型强度土壤侵蚀区,几十年来在生态恢复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已成为地区水土流失治理典范。本文就闽西红壤侵蚀区生态退化特征和机制,退化生态系统生态恢复措施评价、生态恢复过程机理进行综述,探讨了闽西红壤区生态恢复当前研究中存在问题,并对未来研究提出了展望。

  • 标签: 红壤 土壤侵蚀 生态退化 生态恢复
  • 简介:概算投资为2754.5万元将乐县安福口溪万安段河流治理工程,2011年5月通过福建省水利厅验收。该工程竣工后如不加强管理,会产生新河道於积、水质污染、河床抬高,其他段河流治理不当会影响整个工程效益,因此要完善尾工工程、确定工程保护范围、优化中小河流防洪治理设计、加强监测、安全渡汛、强化河道生态景观建设、落实以水土流失治理为主管护措施,使将乐县安福口溪万安段河流治理工程发挥应有的效益。

  • 标签: 安福口溪万安段 治理工程 效益 问题 对策
  • 简介:烤烟碳氮代谢是重要代谢过程,有机物料是作物所需养分重要来源,直接影响烤烟碳氮循环。通过盆栽试验,将玉米秸秆、猪粪和生物炭调节碳氮比为25∶1,分析不同有机物料在相同碳氮比下,对烤烟和植烟土壤主要碳氮组分和酶活性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生物炭与猪粪,能够显著提高烤烟农艺性状,添加玉米秸秆,则会降低烤烟农艺性状。添加生物炭能够显著增强烟叶碳氮关键酶活性;其中,硝酸还原酶活性、淀粉酶活性和转化酶活性最大分别达到33.3μg/(g·h)、14.42mg/(g·min)和5.08mg/(g·h)。与对照(不施有机物料)相比,添加有机物料能够显著增加烟叶氮、磷、钾质量分数。植烟土壤添加猪粪,可以提高土壤脲酶活性(最大值1.78mg/kg),但土壤蔗糖酶活性却基本不受有机物料种类影响;同时,有机物料能够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土壤氮质量分数显著提升。特别是猪粪处理中,土壤全氮和碱解氮质量分数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有机物料施用,促进土壤硝化作用,提高硝态氮质量分数。因此,添加生物炭能够提高烤烟碳氮代谢,协调烟叶化学成分,提高烤烟品质;添加猪粪更有利于提高土壤活性营养元素质量分数。

  • 标签: 烤烟 土壤碳氮比 化学成分 有机物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