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近年来,介入心脏病学飞速发展,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临床广泛开展,也是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加上高效抗凝、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在介入治疗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并发症,为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医护人员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技术操作能力,对病人加强术前术后知识宣教,指导病人正确的活动方法,杜绝假性动脉瘤的发生。方法立即停止活动,加强心理护理,鼓励病人争强战胜疾病的信心,B超下加压包扎,密切观察血肿的变化。结果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3例假性动脉瘤病人均康复出院。

  • 标签: 冠状动脉 介入治疗 假性动脉瘤形成 护理
  • 简介:目的调查老年人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对比老年与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冠状动脉造影所见病变特点及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疗效.结果老年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为(1.8±0.8)支;中青年组平均为(1.4±0.7)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老年组单支病变18例,双支病变14例,3支病变10例;中青年组单支病变33例,双支病变9例,3支病变5例.老年组有心肌梗死史6例(14%),中青年组有心肌梗死史18例(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术后6个月电话随访生存率为99.2%.问卷随访(21±9)个月,其中出现心血管不良事件4例,老年组1例,中青年组3例;6例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不满意者,术后症状未改善,其中老年组2例,中青年组4例(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较重,多支血管病变多见.应选择合适病例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

  • 标签: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冠状动脉病变 老年人
  • 简介:提出站段主办或托管多企业这种模式存在的问题,指出站段多企业脱钩必须具备5个条件,即各级领导的重视,有配套的政策,解决好补主工资,处理好不良资产,控制好收入转移。并根据条件提出了重组多企业,明晰业务、资产、人员和经济关系,培育核心企业,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的脱钩途径

  • 标签: 站段多经企业 脱钩 配套政策 补主工资 企业重组 核心企业
  • 简介:我院自1999年6月开始对急性脑梗塞病人采用介入选择性颈内动脉和椎动脉血管内应用尿激酶(UK)溶栓疗法,对4例符合介入溶栓标准病例应用此法获得较为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诊断标准根据1986年第二次全国脑血管

  • 标签: 急性脑梗塞 动脉溶栓 介入溶栓治疗 脑出血 脑血管造影 脑血管病
  • 简介:在目前众多器官移植当中,肾移植是开展较普遍、效果也较理想的治疗.随着移植肾患者的不断增多,术后移植肾动脉狭窄(transplantrenalarterystenosis,TRAS)也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1].我院4年来用皮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transluminalangioplasty,PTA)或支架治疗TRAS共6例,并取得了理想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肾移植 肾动脉狭窄 血管成形术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存活心肌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影响.方法28例首次急性心肌梗死且成功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并证实冠脉血运再通的患者,心肌梗死后1周行小剂量(2.5~10μg·kg-1·min-1)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DSE)评价存活心肌.所有患者在心肌梗死后3周行PCI治疗,12周定期随访超声心动图.根据DSE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存活心肌组(n=19)和无存活心肌组(n=9),用DSE观察、评价两组PCI治疗效果.结果1周后存活心肌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容量指数(LVEDVI)与无存活心肌组患者无明显变化(60±24/67±13,P>0.05);梗死后12周,存活心肌组LVEDVI明显低于无存活心肌组(67±10/104±13,P<0.01);存活心肌组患者12周LVEDVI变化不明显.左室收缩末期容量指数(LVESVI)无存活心肌组患者在12周后增加(46±16/61±13,P<0.05);存活心肌组患者LVESVI明显低于无存活心肌组患者(35±12/56±13,P<0.01).心肌梗死后12周存活心肌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高于无存活心肌组患者(60±10/52±15,P<0.05);梗死后12周,室壁运动积分指数(WMSI)存活心肌组低于无存活心肌组(1.38±0.21/1.55±0.09,P<0.05).结论无存活心肌组出现了左室重构,PCI效果欠佳.

  • 标签: 心肌梗死 存活心肌 冠状动脉 介入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高危复杂冠心病行冠状动咏介入治疗的护理方法和经验。方法对86例高危复杂病例常规冠脉造影后行PTCA及支架植入术,并给予全程护理配合。结果手术成功率为96%,术中和术后均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PTCA及支架植入术是治疗高危复杂冠心病的重要方法;护理方面应注意术前要做好心理护理及各项准备,术中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配合术者处理各种并发症,术后要严密监护,加强基础护理和健康教育,积极预防并发症。

  • 标签: 冠心病 PTCA 支架
  • 简介:近20多年来,皮导管介入治疗心脏病的技术发展迅速。上一世纪80年代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静脉通过房间隔穿刺进左房的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技术等开始临床应用。90年代以后,由于介入治疗装置的材料及设计的进展,介入技术得到极大发展。在冠脉球囊扩张成形术的基础上,为解决再狭窄开展了冠脉内支架装置术,由裸支架发展到药物洗脱支架至今几乎替代了开胸的冠脉血运重建术。

  • 标签: 经皮介入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 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 二尖瓣球囊扩张术 冠脉血运重建术 冠脉内支架
  • 简介:目的:心肌标志物如肌钙蛋白T(c-TnT)已经被证实不适合检测早期和短暂心肌缺血。近来我们报道在急性心肌梗塞早期血清链道酶Ⅰ活性突然升高作为诊断标准。为了评价血清链道酶Ⅰ活性能否用于早期心肌缺血的标志,我们调查了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诱发短暂心肌缺血的患者血清中链道酶Ⅰ活性水平的变化。方法和结果:在24个连续性经历选择性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稳定性心绞痛的病人和12个经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人(CAG),在手术前、术后即刻及3h、12~24h检查血清链道酶Ⅰ活性和磷酸肌酸激酶MB(CK-MB)和肌钙蛋白T(c-TnT)的活性。24个PCI病人中,有21个术后3h血清链道酶Ⅰ活性比基础值明显升高。PCI术后3h血清链道酶Ⅰ活性比基础值平均百分比差异是35.9+/-37.5%。即使在16个PCI术后病人磷酸肌酸激酶MB和肌钙蛋白T在正常范围,13个PCI术后血清链道酶Ⅰ活性比基础值升高。在CAG病人组,CAG术后血清链道酶Ⅰ活性水平的每次测定值都保持不变。结论:血清链道酶Ⅰ活性的升高可用于检测短暂性心肌缺血的敏感标志物。

  • 标签: 磷酸肌酸激酶MB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短暂心肌缺血 心肌标志物 活性水平 早期血清
  • 简介:腹膜后径路行腹主动脉手术可获得良好的显露。与腹腔径路相比,有减少体液蒸发、缩短术后麻痹、避免肠粘连等优点,对经过多次腹部手术、有腹壁造口、腹壁损伤或感染、接受过腹部或盆部放疗、有腹水或极度肥胖的腹主动脉疾病患者尤为适用。利用腹膜后径路可完成肾下腹主动脉瘤人工血管置换术、闭塞性疾病腹主—髂动脉重建术、肾周腹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胸腹主动脉瘤人工血管置换术、肾动脉重建术、下腔静脉重建术等。

  • 标签: 腹主动脉手术 经腹膜后径路 适应证 禁忌证 切口暴露 肾下AAA人造血管置换重建术
  • 简介:产后大出血是引起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产妇被切除子宫的原因之一.多年以来,我们一直在探索既要有效止血,又能保留子宫、维持妇女生殖内分泌功能的方法,自2000年开始,我院开展了导管动脉栓塞术(TAE),既能达到上述要求,同时具有创伤小、止血快、子宫和卵巢功能恢复好等优点.手术前后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给予及时护理至关重要.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治疗 护理体会 经导管动脉栓塞术 子宫 止血 产后出血
  • 简介:目的:探讨冠心病介入术后股动脉穿刺处出血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方法:回顾分析21例重度股动脉出血患者具有的自身出血危险因素、发生出血的原因、出血时间、出血量、生命体征的变化和发现出血的方式及其护理。结果:85.7%患者出血在拔除鞘管后4h内,由患者和医护人员通过检查穿刺口发现出血的各占23、8%和66.7%,出血前后生命体征变化不明显。结论:应加强护理人员的专科培训,认真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术前教育,密切观察伤口的病情变化,早期发现,减轻患者痛苦。

  • 标签: 冠心痛 介入治疗 股动脉出血 影响因素 护理
  • 简介:近年来,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经成为冠心病治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有效手段。但作为有创性治疗方法,难免会出现各种并发症,包括因冠状动脉损伤或穿刺血管损伤引起的血管并发症和全身并发症,主要包括死亡、心肌梗塞、冠状动脉穿孔和心律失常、穿刺血管并发症等,高度重视其预防,及时识别和紧急处理是减少冠脉介入治疗并发症的有效手段。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治疗并发症 预防 穿刺血管损伤 血管并发症 冠状动脉损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栓塞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2年至2004年收治的24TCCF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全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明确诊断.19例动脉入路行可脱球囊栓塞瘘口,5例动脉入路用微弹簧圈(GDC)栓塞.结果18例患者一次可脱球囊填塞成功,1例第1次栓塞后球囊泄漏复发,再次栓塞治愈.5例GDC栓塞患者中3例完全栓塞治愈,2例部分填塞,术后Meta试验后痊愈.结论TCCF的治疗方法主要采用动脉途径可脱球囊栓塞技术,瘘口小的亦可用GDC栓塞.其特点为创伤小,疗效高,并发症少,是临床治疗TCCF的首选方法.

  • 标签: 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 血管内介入治疗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 股动脉入路 GDC栓塞 TCCF
  • 简介:目的探讨手背部桡动脉腕背分支为蒂的三种逆行岛状筋膜皮瓣的手术方法及临床应用.方法桡动脉在腕背鼻烟窝穿出,与尺动脉掌深弓吻合之前,发出腕背皮支、第1掌背动脉、拇指背侧支.以三支动脉为蒂,形成逆行鼻烟窝皮瓣、第1掌背动脉皮瓣、拇指背侧动脉皮瓣,修复虎口挛缩和拇指、示指、腕掌、腕背侧皮肤缺损.结果切取桡动脉腕背皮支逆行岛状皮瓣13例,修复拇指、虎口、示指、腕掌、腕背组织损伤及缺损.术后随访皮瓣外形及手功能恢复效果满意.结论桡动脉腕背分支逆行岛状筋膜皮瓣血运好,质地柔软,切取方便,不牺牲主要动脉,是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一种简单、安全、损伤小的方法.

  • 标签: 桡动脉腕背分支 逆行岛状筋膜皮瓣 手术方法 手部损伤
  • 简介:原发性肝癌(Primaryhepaticcarcinoma,PHC)由于起病隐匿、临床表现不典型,临床诊断时多已失去最佳治疗时机,常以肝动脉灌注或加栓塞为主,疗效及生存期不尽如意.1998年1月~2000年7月,笔者应用肝动脉灌注、腹腔灌注化疗和超声引导下皮瘤内无水乙醇注射三途径序贯治疗PHC患者22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介入治疗 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