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6 个结果
  • 简介:背景:血栓栓塞是溃疡性结肠炎(UC)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了解活动UC凝血状态,可为治疗提供参考依据。目的:分析UC活动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探讨其与疾病活动性和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2年11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收治的UC患者162例。检测患者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凝血酶原时间(胛)、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r)、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r丌)、D-二聚体(D-D)、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评估患者临床活动性指数(CAI)和Baron内镜下评分。比较PLT、MPV、PT、APTT、FIB、Tr、D-D在UC不同疾病活动性和不同严重程度间的差异,分析UC活动PLT、MPV、PT、FIB、D-D与ESR、CRP、CAI、Baron评分的相关性。结果:UC活动组与缓解组、正常对照组的PLT、MPV、FIB、D-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重度UC间D-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UC活动患者PLT和D-D与ESR、CAI、Baron评分呈正相关,MPV与ESR、Baron评分呈负相关,PT和D-D与CRP呈正相关,FIB与ESR、CRP、Baron评分呈正相关(P〈0.05)。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UC活动患者MPV与Baron评分呈负相关,FIB与ESR和CRP呈正相关,D-D与ESR和CRP呈正相关(P〈0.05)。结论:PLT、MPV、PT、FIB、D-D可作为评价UC活动性的指标,D-D可作为评价UC严重程度的指标。

  • 标签: 结肠炎 溃疡性 疾病活动性 疾病严重程度 血液凝固 D-二聚体
  • 简介: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TransjugularIntrahepaticPortosystemicShunt,TIPS),是应用介入放射学技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一种新技术。由于创伤小,分流效果好,尤其适用于肝功能不良难以耐受手术的门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病人,因而倍受临床医师的重视。一、TIPS的研究概况

  • 标签: 高压症 门静脉穿刺 TIPS术 肝硬变门脉高压 上消化道大出血 TIPSS
  • 简介:本文介绍了胆、胰、十二指肠内镜支架治疗技术及其在胰腺癌治疗中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的作用,对临床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胰腺癌 内镜支架 治疗技术
  • 简介:一般资料本组共46例,年龄28~50岁,平均39岁。临床症状主要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月经周期缩短等。粘膜下子宫肌瘤全部为O型(带蒂粘膜下肌瘤)及Ⅰ型(向肌层生长<50%),肌瘤最大径≤6cm。术前均经彩超筛选。仪器使用美国产SonoSite180便携式彩超仪,探头频率为3.5MHz。日本产蛇牌官腔电切镜。

  • 标签: 宫腔镜 电切手术 粘膜下子宫肌瘤 超声监测 妇科手术 宫腔
  • 简介:目的探讨个体护理对提升肝硬化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及意义。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肝硬化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个体护理,包括调整护理人员排班方案,识别不良预后高危患者并重点干预,个体的预见性护理、饮食护理及心理护理,自我护理指导等。对比两组行为依从性、自我管理能力及自我效能水平变化情况、并发症及抢救情况。结果观察组禁烟禁酒、适量锻炼及情绪控制行为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AHSMSRS)各子量表评分、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便秘、肝性脑病、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血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肝硬化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开展个体护理,有助于提升其依从性,且有助于提升其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效能水平,这对提升疗效有一定价值。

  • 标签: 个体化护理 肝硬化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依从性
  • 简介:目的观察拉米夫定用于失代偿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治疗的疗效。方法将65例失代偿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拉米夫定100mg/d口服,疗程1年。结果治疗组在1年治疗结束时肝功能恢复情况及HEVDNA转阴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病死率8.57%,对照组为16.67%。结论抗病毒治疗能明显改善失代偿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及预后。

  • 标签: 肝硬化 乙型肝炎 拉米夫定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疼痛管理对晚期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在95例PLC患者中,给予42例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43例观察组患者常规护理联合疼痛管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疼痛,采用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评价患者用药依从性,采用《行为医学量表》评价患者生命质量,采用我院自制的量表行护理满意度评价。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癌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在43例观察组患者中,治疗依从性好者38例(88.4%),显著高于42例对照组中的26例(61.9%,P<0.05);生命质量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为8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4%(P<0.05)。结论疼痛管理有助于减轻晚期PLC患者的癌痛程度,提高治疗依从性和生命质量,应强化开展此工作。【关键词】原发性肝癌;疼痛管理;生命质量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疼痛管理 生命质量
  • 简介:目的观察拉米夫定治疗30例HBeAg、HBVDNA均阳性老年失代偿肝硬化的疗效.方法自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口服拉米夫定100mg,每日一次,18个月为一疗程.结果疗程结束时,24例肝功能恢复正常,19例血清白蛋白上升为正常,24例HBVDNA阴转,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减少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降低死亡率等方面有一定的作用.结论拉米夫定治疗老年失代偿肝硬化患者有较好疗效.

  • 标签: 拉米夫定 治疗 老年失代偿期肝硬化 疗效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食管严重狭窄支架植入支架上移位的产生原因及避免方法。方法选择近6年食管严重狭窄(吞咽困难2、3级)行食管支架植入患者共81例,前期38例采用常规植入方法,作为对照组,后期43例,采用改进的"边放边退"方法释放支架,作为实验组;每组每例术后均评价定位效果,有否上移位。所有患者均在胃肠机透视下进行植入支架。结果对照组38例多数出现支架释放后输送器难以退出状况,其中15例出现支架向上移位;实验组43例患者均成功植入,支架定位良好,支架释放时未出现输送器难以退出和支架向上移位状况,患者术后明显改善了吞咽困难的症状。结论对于食管严重狭窄患者植入支架时,采用"边放边退"方法植入支架,能避免输送器难以退出和支架向上移位状况。

  • 标签: 食管癌 狭窄 食管支架 移位
  • 简介:1.1一般资料我们2003—05/2004—05收治择期腹股沟疝25例,均为男性,其中斜疝22例(1例为双侧疝),直疝3例。在25例手术中,Ⅰ组行无张力疝修补14例,Ⅱ组行其它传统方式11例(Bassini8例、Ferguson3例)。无张力组年龄为59.5±12.5岁(32~80岁),传统手术组年龄为52.5±22.0岁(18~76岁)。两组之间显著性差异(P=0.296)。

  • 标签: 传统手术 腹股沟疝 无张力修补术 年龄 双侧 择期
  • 简介:1996-01/2001-11我们在动物实验成功的基础上,设计出尿流改道最好的替代方法。即把两侧输尿管移植于乙状结肠短袢时作逆流整形,这是第一膀胱乙状结肠膀胱。再于乙状结肠与即直肠交界处缩窄成漏斗状活瓣,最终尿液贮存于直肠内为第二膀胱直肠膀胱。

  • 标签: 手术配合 膀胱术 可控性 乙状结肠膀胱 输尿管移植 动物实验
  • 简介:目的分析肝部分切除患者术后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2012年6月-2016年6月我院行肝部分切除治疗的肝癌患者212例,术后发生感染31例。应用多变量Locale回归分析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31例术后发生感染患者基线年龄〉60岁和血清白蛋白〈35g/L者比例显著高于181例术后未感染患者(p〈O.05);感染组患者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均与未感染组患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Logistie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360岁、白蛋白水平〈35g/L、手术时间长、中出血量大、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延迟为术后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于行肝部分切除的肝癌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提高血清白蛋白水平,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中出血量,促进术后早期排气排便,以防术后感染的发生。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肝部分切除术 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吻合口漏的原因、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我院52例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2例中术后发生吻合口漏3例,发生率为5.77%,全部经非手术治疗于3周内痊愈。结论吻合口漏重在预防,充分的术前准备,规范精细的手术操作是预防吻合口漏发生的关键,早期发现、及时合理的治疗对吻合口漏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直肠癌 低位前切除术 吻合口漏
  • 简介:目的观察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乙型肝炎肝硬化48周的疗效。方法96例失代偿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其中治疗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48周。观察治疗前、治疗后24周和48周时的病毒学、生化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患者在接受恩替卡韦治疗后24周和48周时血清HBVDNA水平小于1000copies/ml比率分别为73.9%(34/46)和85.7%(36/42),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值分别等于0.009和0.004);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复常率分别为84.8%(39146)和88.0%(37/42),高于对照组的52.5%(21140)和44.1%(15/34),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值均为0.000);Child-Pugh计分分别为8.42±2.78和8.92±2.76,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也比对照组的10.75±3.14和11.41±2.69明显降低(P值分别为0.018和0.044)。结论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能有效地抑制病毒复制,降低HBVDNA水平,同时可以改善肝功能及Child-Pugh计分等指标。

  • 标签: 乙型肝炎 肝硬化 恩替卡韦
  • 简介: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治疗失代偿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凝血功能、HBVDNA、Child-Pugh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变化,评价其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85例失代偿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被分为阿德福韦酯(ADV)组(53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观察2年.结果在治疗48周时,ADV组AST、ALT(62.6±28.5U/L、56.8±21.2U/L)明显低于对照组(92.6±42.5U/L、87.8±34.2U/L,P〈0.01),ALB、PTA(31.5±5.0g/L、47.4±8.5%)明显高于对照组(28.5±4.2g/L、37.5±6.5%,P〈0.01);ADV组HBVDNA水平、Child-Pugh评分、腹水发生率分别为3.8±1.1lgcopies/ml、7.0±1.8和35.8%,明显低于对照组6.6±1.8lgcopies/ml、10.1±2.3和79.3%(P〈0.01);在治疗96周时,ADV组AST、ALT、TBil、GLO明显低于对照组,ALB、PT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ADV组HBVDNA水平和Child-Pugh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如消化道出血、腹水、慢性肝衰竭发生率分别为20.0%、12.0%和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5.0%、37.5%和29.2%(P〈0.05或P〈0.01).ADV组病死率(5.7%)明显低于对照组(25.0%,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明显抑制失代偿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HBV的复制,改善其肝功能和凝血功能,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

  • 标签: 失代偿期肝硬化 乙型肝炎 阿德福韦酯 预后
  • 简介: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已由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强调人是生理、心理、精神、文化的统一整体,强调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整体护理过程,使病人得到全程、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

  • 标签: 整体护理 “以病人为中心” 出院 入院 护理模式 护理服务
  • 简介:目的总结针状刀乳头括约肌切开在难插性ERCP操作中应用的经验体会,分析其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1月~2010年12月,常规插管不能完成采用针状刀乳头括约肌切开41例临床资料。结果41例行针状刀乳头切开,成功37例,成功率为90.2%,使ERCP成功率由86%提升到96.9%,中出现乳头部出血10例,2例出血自行停止,8例给予局部喷洒1:10000肾上腺素、氩气烧灼或钛夹止血,出血停止。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3例,胆管炎2例,穿孔1例行手术治疗;无死亡病例。结论在ERCP操作中由于各种生理及病理原因造成的常规插管困难使用针状刀进行乳头切开,可提高ERCP操作成功率,在严格把握适应症的前提下,仔细耐心操作,便可最大限度的控制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针状刀 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困难ER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