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7 个结果
  • 简介:针对元大德以来,《宣画谱》作于何时之学术公案,本文较为详细地考察了该书宣二年(1120)成书以来于宋元之刊刻、流传情况,认为: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古本《宣画谱》(学界普遍认为是元大德本)应为宋刊本,甚至可能是宣年间初刊本;《宣画谱》"非宣所集",为元大德年间吴文贵"裒辑","必系众手之所杂作,或经后人之所窜易"等论点是站不住脚的。

  • 标签: 《宣和画谱》 宋刊本 元大德本
  • 简介:20世纪,日本在二战战败后致力干复兴科学技术,发展先进的工业,国民生活水平也大大提高,国力猛增,汽车、电器产品覆盖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大拍卖场,日本人大量抢购欧美大师的作品,令世人惊讶地看到一个小小岛国竟然显示出巨人般的力量。富士山、樱花、和服、浮世绘与日本画,代表象征着日本的文化、风情。然而已融入日本日常生活之中的洋画

  • 标签: 日本 油画 高桥由一 美术教育 现代主义 美术思潮
  • 简介:对于欧洲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昨天”“今天”的分水岭。西方由战前的极度乐观陷入了沮丧、失望、迷茫中,在哲学、思想和文学艺术中种种非理性主义、怀疑主义盛行,最显著的特征是对“理性”、“进步”等信念的批评。

  • 标签: 艺术进步 反艺术 第一次世界大战 非理性主义 “昨天” 文学艺术
  • 简介:欧普艺术(OPArt)动力艺术(KineticArt),是在60年代同波普艺术同时发展起来的,但较晚才获得社会的注意。诚然,50年代中期许多美术家就开始了这种艺术的实验,一般地说,他们发展成一种对抽象艺术的新态度。从一开始,这些实验就吸引了消息灵通有才智的批评家们的注意。其结果,战后现代主义这一发展阶段就成为许多理论分析的主题。

  • 标签: 欧普艺术 消息灵通 活动雕塑 理论分析 动力环境 发展阶段
  • 简介:<正>今年1月,画家蔣兆的画集出版了,使我們有机会欣賞到画家各个时期的代表作,这是很令人高兴的事。翻开画頁的第一面,一直到第三辑完了,讀者仿佛被画家牵引到了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对許多年輕读者来說不仅是陌生的,而且更是难于想象的。我們看到了顫颤巍巍、无神的迎风落泪的老眼、預示着生命即将熄灭的“卖小吃的老人”;勉强站立着为卖唱的女儿“操琴”,似乎风吹就要倒的病弱“老父”;背着大筐,挽着小篮,奔走于大街小巷“換取灯”的六七十岁穷婆子等等形象,沉重的压抑着讀者的心。这样风烛殘年的人,原来应該在家里受儿孙的侍奉,或躭在养老院中下棋、聊天,但在人吃人的旧社会里,他們不得不为一口稀粥一个窩头而挣命,奔走街头,到最后一口气为止。我們也

  • 标签: 中国人民 母亲 小吃 志愿军 生活中 心情
  • 简介:尼采曾说过,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记忆。因此,传统的存在及其合理性毋庸置疑,其中,既包括个人的经验记忆,也包含人类集体的历史记忆。然而,传统是什么?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很少被充分地论述过。我们习惯地将已经过去的、进入历史的一切文化称之为传统,而且毫不怀疑、理所当然地认可它。但实际上,这个庞大范畴内的很多东西却并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传统。

  • 标签: 传统 历史记忆 利用 谈论
  • 简介:拜读《书法》二○一三年第九期谷国伟先生所撰《新出土北齐〈子源墓志〉》(以下简称谷文)展示的精湛书法艺术,颇受教益,但发现文中存在一处错误尚需考辨纠正。谷文称:“墓主人和子源,卒于天统三年(五六七)二月八日,享年五十四岁,死后葬于横河(广东博罗县的西北部)西二里。”由志文知,子源生前官拜北齐“幽州范阳太守”。如此则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当时正值中国历史上的南北朝时期,

  • 标签: 北齐 墓志 辨正 南北朝时期 书法艺术 《书法》
  • 简介:陶文分刻画文字、玺印压抑文字(印迹)陶器上的朱书、墨书文字三种,但后者较少.要说陶文,还得从它的老祖宗说起.

  • 标签: 陶器 文字 陶文 祖宗 印迹 压抑
  • 简介:编者按:胡问遂1951年师从沈尹默,为其入室弟子,学书二十余年,擅书诸体,尤工真、行、草。胡问遂研习法帖,读帖、临帖,务求“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反复琢磨如何下笔、运笔、转折。其所临书帖送师过目,竟被误以为是“印刷复制品”。胡氏数十年坚持不懈,尤得力于北碑,并能融会贯通,自成一家。其书法浑厚凝重,洒脱灵动,气韵高雅,意态从容,是海派书法艺术的典型代表人物。胡问遂理论与实践并重。他十分善于从中国书法的历史传统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并把对中国书法史的学习探究放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他甚至说对书法历史的探究绝对不亚于书法实践本身。他对中国书法风格的演变转换了如指掌,烂熟于胸,他的论文专著,在书法理论界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因此,他的书法创作才能“根深叶茂”、厚积薄发,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的艺术价值。为此,我们特刊发胡问遂的《论入帖出贴》一文部分作品,以飨读者。

  • 标签: 中国书法史 书法艺术 历史传统 理论与实践 融会贯通 代表人物
  • 简介:1998年11月,北京市工艺美术学校举办了一次设计艺术的研讨会,题为"‘98设计艺术研讨会",邀请在京部分外地的著名艺术理论家、设计师和文化界人士,探讨对现代设计的认识、设计理论的建树设计教育的发展等问题。这次研讨会由北京市工艺美术学校艺术设计理论教研室讲师梁梅策划、组织,得到北京市工艺美术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特邀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

  • 标签: 现代设计 艺术设计 设计领域 研讨会 设计教育 中国艺术
  • 简介:2017年10月26日,以"陶醉中国、筑梦宜兴;以陶为媒、同创未来"为主题的第九届"中国·宜兴国际陶瓷文化艺术节"于中国陶都陶瓷艺术国际博览中心隆重开幕。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顾秀莲,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张崇,

  • 标签: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文化艺术节 陶瓷行业 国际 宜兴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
  • 简介:从《美丽人生》到《工农兵》,我画小幅人像系列,有写生,也画记忆映像。我的素材多数是图片电影,是画和书本。即便为画而画,也是要画的理由。艺术是这样,在甲看来的微不足道,在乙那里则汹涌澎湃,任何简单的理由都可以画开,艺术及可以艺术的理由就是使普通素材发出火花光亮,并且映照出现实、映照出历史时代的肌理色彩。

  • 标签: 工农兵 图像 艺术语言 形式语言 中国艺术 思想
  • 简介:书法功能研究可以为书法家的安身立命和书法艺术行为合法化提供内在依据。古代书法功能需要获得清晰的梳理,现代社会中的书法功能问题需要获得持续的观察崭新的阐释。本文就书法功能研究的意义、视角、途径、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 标签: 书法 功能 研究方法
  • 简介:目前在社会上、画店里、旅游区大量似曾相识的,老一套的、重复别人和古人、没有情感、没有意境的画太多太多。其根本原因主要是缺乏生活,没有生活就没有感情,没有感受就无法创新。创新首先来自感受,为了强化自己的感受,寻找新的语言、新的形式,才开始在创作中不断探索表现技巧,这是应该的。我想,对创新要有全面的认识,要扩展视野。创新首先要思想新、观念新、感受新、视觉新,表现新,最后达到作品

  • 标签: 创新 不断探索 表现技巧 旅游区 艺术作品 认识生活
  • 简介:自然主义流派正站在俄罗斯文学的最前沿。从一方面,我们可以刨除偏见,毫不夸张地说,支持它的读者是最广泛的。这并非推测,而是一个事实。目前,所有的文学活动均与杂志相关。让我们看看,那些最流行的杂志,有着最大的读者群的杂志,哪一家不在刊载自然主义的作品?非自然主义流派中还有哪些小说和故事能使公众怀着特殊的兴趣来阅读呢?——我们倒不妨说公众除了自然主义流派之外还阅读其它小说吗?哪些非自然主义派别的评论家还能向公众施加更为强大深远的影响力?或说,还有哪些非自然主义派别的评论家,能像那些支持自然主义的反修辞者那样,与社会大众的观念趣味如此贴合?在事情的另一方面,除了自然主义流派,还有谁总是处在舆论风暴的中心,总是受到最猛烈的攻击呢?各种在各方面毫无共同之处的派系在攻击自然主义的时候却能保持完全一致,他们将风马牛不相及的观点并不存在的某些倾向强加给自然主义,然后对后者的每一言、每一行作出断章取义的曲解,直到完全忘记了基本的礼貌,实行最粗鲁的破口大骂。反自然主义者现在几乎是一直在呜咽式的喋喋不休。果戈里的切骨仇敌,那些已经被彻底击败的修辞派所谓的斯拉夫派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共同点?完全没有!而后者,在承认果戈里为创立自然主义派别的宗师同时,与前者采用了完全一致的方式来攻击这一流派。

  • 标签: 反自然主义 现实主义 俄罗斯文学 文学活动 社会大众 断章取义
  • 简介:苏格兰国家美术馆馆长朱丽亚·罗伊德·威廉姆斯,近段时间正在推出一个有特色的女性图像展览,她把它称之为“同步性”。虽然艺术时尚史学家安妮·贺兰德宣称:“天哪——怎么到处都是?”伦敦皇家美术学院的伊莎贝尔·卡利妮却惊奇地发现这股兴趣热潮来得还是太迟。

  • 标签: 绘画艺术 艺术形式 艺术理论 女性主义 艺术创作
  • 简介:举是福建漆艺术中最早、也最为执着地坚守大漆美学及其诗意表达的开拓者、实践者教育者。他的艺术成就和人文情怀,无不展现着一个真正的艺术大师所应具有的与时俱进的人格魅力与文化自觉。本文逐条分析其学养、为艺,对于当下漆艺术的茁壮发展尤有裨益。

  • 标签: 王和举 漆艺术 漆画
  • 简介:国伟兄从网上发来陈新亚先生于己丑春分前夜致他的一件手札,一则因为这件手札非常精美,他知道我喜欢手札,倡导手札,让我欣赏欣赏;二则因为新亚先生的手札中谈到了我瑞田兄联手操办的"心迹·墨痕手札展",以及对手札的一些看法,让我学习学习。

  • 标签: 手札展 手札手札 有感于手札
  • 简介:苏轼说:“自颜柳氏没,笔法衰绝,加以唐末丧乱,人物凋落,文采风流扫地尽矣。独杨公凝式笔迹雄奇,有二王颜柳之余,此真谓书之豪杰,不为时世所汩没者。”《韭花帖》

  • 标签: 杨凝式 花贴 贴杨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