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和掌握老年人马蜂蜇伤的临床特点和发病规律,以有效提高急性马蜂蜇伤的抢救成功率。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竹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马蜂蜇伤病例共221例,根据年龄分为两组,老年组(年龄≥60岁)56例,非老年组(年龄<60岁)165例,对两组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预后转归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急性马蜂蜇伤,老年组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依次为:肝脏55.36%,心血管32.14%,非老年组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依次为:肝脏56.97%,心血管36.97%;老年组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共有35例,发生率62.50%,非老年组共有94例,发生率56.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器官功能障碍死亡老年组2例,病死率5.71%,非老年组2例,病死率2.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地区急性马蜂蜇伤中毒致器官功能障碍老年患者、非老年患者均以肝脏和心血管最多见;老年患者、非老年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后病死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马蜂 咬伤和蜇伤 中毒 老年人 器官功能障碍
  • 简介:血管危险因素与老年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密切相关。由血管危险因素引起的老年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危害老年人的健康。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慢性脑低灌注等是影响老年认知功能的重要的血管危险因素。研究血管危险因素与老年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及作用机制,对于老年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具有重要的社会学和医学意义。

  • 标签: 老年人 血管危险因素 认知功能障碍
  • 简介:<正>将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标准的30例ADHD儿童,接受脑电反馈治疗,分别于训练20次及40次后对疗效进行评定。结果:经过20次及40次训练,患儿与训练前相比,各脑电反馈商数均有显著改善。训练20次后,22例患儿两种综合商数均转为正常,占73%。训练40次后27例患儿两种综合商数均转为正常,占90%。提示脑电反馈治疗对ADHD

  • 标签: ADHD 精神障碍诊断 统计手册 注意缺陷 次后 训练时间
  • 简介:运动障碍性疾病主要是指累及脑内基底节的一组疾病,包括帕金森病(PD)、亨廷顿舞蹈病、肝豆状核变性、多发抽动症等具有一系列的神经心理症状相关特点,也有认为包括强迫症。近期,基底节结构与广泛的皮质和皮质下区域联系环路才被确定。

  • 标签: 运动障碍 认知心理学 基底节 帕金森病
  • 简介: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anemia,AA)是一组由于化学、物理、生物因素及不明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以造血干细胞损伤、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包括先天性和获得性AA。临床上,绝大多数儿童AA属于后天获得、原因不明的原发性AA,常表现为较严重的贫血、出血和感染。部分AA可最终演变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syndrome,MDS)

  • 标签: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儿童 再生障碍性贫血
  • 简介: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是一种起病急、变化快、病情复杂的疾病,其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清楚。近年来,胰腺微循环障碍在急性胰腺炎(A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实验研究证实,胰腺微循环障碍可诱发AP,并可使急性水肿型胰腺炎(AEP)发展为急性坏死型胰腺炎(ANP)。而针对改善胰腺微循环的治疗方法也会减轻胰腺组织的坏死程度及病变的演进。微循环障碍是SAP的启动因子和持续损伤因子。本文就微循环障碍在SAP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 标签: 胰腺微循环障碍 重症急性胰腺炎 发病机制 急性坏死型胰腺炎 急性水肿型胰腺炎 SAP
  • 简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重症患者最常见的死因,近年来MODS诊断和治疗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及早诊断和规范、高质量的生命支持治疗极大改善了MODS患者的预后。临床上MODS患者病情往往复杂多变,要求在极短时间内做出正确的临床决策,科学理性的临床决策思维对MODS患者的合理诊治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临床医师应努力学习和充分灵活地运用辩证思维,为对MODS进行科学的临床诊疗决策提供合理的思路。

  • 标签: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决策 辩证思维
  • 简介:目的探讨脑卒中类型与焦虑障碍的关系。方法根据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分析32例脑卒中后伴发焦虑障碍的临床特点。结果焦虑障碍的发生与卒中部位有关,基底节区、额叶占78%,其它部位占22%。结论大脑边缘系统、额叶发生脑卒中的患者较容易发生焦虑,中老年患者有较高的发病率。心理治疗对脑卒中后伴随焦虑障碍的患者康复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脑卒中 焦虑障碍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 简介:帕金森病(Parkinsondisease,PD)是最常见的一种中老年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病程具有进展性、致残性等特点,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和姿势、步态异常。近年来随着对PD非运动症状研究的深人,研究者发现PD患者除了典型的运动症状外,还存在许多非运动性障碍(nonmotorsymptoms,NMSs),其中尤以认知功能障碍为代表。研究发现,10%-30%PD患者最终可能出现明显的痴呆.同时80岁以上PD患者的痴呆比例也升至70%以上。籍由目前各种手段的测试.已有大量文献对PD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进行研究.发现P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学习与记忆障碍、视空间障碍、执行功能障碍等.其中又尤以学习与记忆障碍最为复杂并存在较多争议。因此.本文拟对PD患者学习与记忆障碍的特点和评估手段进行分析.并对其影响因素作初步探讨。

  • 标签: 帕金森病:学习障碍 记忆障碍
  • 简介:老年患者由于各个脏器功能的衰退及合并慢性疾病,在以肺部感染和心、脑、肾等慢性疾病急性发作等刺激下更易发生老年多器官衰竭(MOFE)。目前认为微循环障碍是导致MOFE最重要的基础机制,也是并发MOFE过程的核心环节。现代观点认为,对老年重症患者进行早期微循环功能的监测及以微循环为靶点的治疗方案已经成为治疗MOFE的新策略。

  • 标签: 老年多器官衰竭 微循环功能
  • 简介:在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及相关运动障碍性疾病的临床诊断中,脑的结构及功能影像学检查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可帮助鉴别不同运动障碍疾病患者的脑内解剖学病变部位(定位)和功能障碍原因,并有助于临床药物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1]。尤其是随着我国PD诊疗的日益规范,神经影像学检查已成为PD及相关运动障碍性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帕金森病 影像学检查 诊断 专家共识
  • 简介:同样是从遥远的千年开始,西方的《圣经》最早出现了对老年人震颤和强烈情感刺激相关颤抖的记载;而中国的《黄帝内经》则在"素问·脉要精微论"章中对身体前倾、背屈肩随、不能转身、

  • 标签: 运动障碍 帕金森病 诊断 治疗
  • 简介:在冠状动脉的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内皮受损及内皮功能失调不仅是始动因素之一,也是其发展和转归中的重要环节。本文旨在通过对现有内皮功能与冠心病相关研究的分析来阐述内皮功能障碍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发生发展及心血管事件中的作用。

  • 标签: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冠心病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cognitiveimpairment,VCI)最早由Hachinski和Bowler提出以弥补血管性痴呆(VaD)的局限性,强调应将血管性因素相关的认知障碍进行统一归类。此后众多学者进一步对此术语的范畴进行研究和探讨。由于典型的VaD与神经变性痴呆相比具有较好的记忆功能存留.

  • 标签: 血管性认知障碍 血管性痴呆 病理生理学
  • 简介:目的观察大黄灌胃、芒硝敷脐及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胃肠功能障碍的治疗价值。方法将41例SAP患者按完全随机法分为常规组(20例)和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西医)组(21例),中西医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大黄灌胃、芒硝敷脐及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天数。结果中西医组患者腹胀缓解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3.1±0.8)d、(3.1±0.8)d、(21.5±2.8)d,较常规组的(5.2±1.4)d、(4.7±1.3)d、(32.1±3.6)d均明显缩短(P〈0.05或P〈0.01)。中西医组发生并发症5例,较常规组的8例显著减少(P〈0.01)。中西医组病死1例,转手术1例,常规组病死1例,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大黄灌胃、芒硝敷脐及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能有效促进SAP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胃肠道 功能恢复 中西医结合疗法
  • 简介:患者,男,38岁,2003年7月5日中午12时在乘车外出去郊游时感觉胃部不适,自服胃药“斯达舒”2粒,后约1小时突感双眼视物模糊,看周围物体时一片黄色,约几分钟后开始恶心呕吐,物为“咔啡样”胃内容物,伴有轻微的头晕,但无头痛及意识障碍,自以为服

  • 标签: 双眼视力障碍 首发症状 蛛网膜下腔出血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TI)对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防治作用。方法21只杜泊绵羊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UTI治疗Ⅰ组和治疗Ⅱ组。模型组、治疗Ⅰ组和Ⅱ组静脉注射内毒素(6μg/kg),治疗Ⅰ组静脉注射UTI(30000U/kg),1次/d,连续3d,治疗Ⅱ组静脉注射UTI(30000U/kg),2次/d,连续3d。各组分别于0,1,2,3,6和12h时间点测定动脉氧分压;于0,3,6,12,24,48和72h测定脏器生化指标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肌酐(Cr)和血常规指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UTI治疗组的氧分压下降幅度小;治疗组AST,ALT,TBIL和Cr的升高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治疗Ⅰ组和Ⅱ组之间各项指标改善无统计学差异;模型组、治疗Ⅰ组和Ⅱ组绵羊的死亡率分别为66.6%、50.0%和33.3%。结论预防性应用UTI能降低内毒素诱导的MODS模型绵羊的死亡率,提高动脉氧分压,减轻内毒素所致的肺、肝和肾等脏器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 标签: 乌司他丁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内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