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听觉统合训练治疗孤独儿童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方法以我院2016年1月-2018年2月接诊的76例孤独儿童为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均38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训练,而研究组则联合加用听觉统合治疗,现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ABC量表各项指标评分,以及ABC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孤独患儿予以听觉统合治疗,对其病情康复起到了积极的指导性作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孤独症儿童 听觉统合训练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儿童孤独康复过程中的社交技能培养策略,以期为孤独儿童的康复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归纳总结出适用于孤独儿童的社交技能培养策略。最后,针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 标签: 孤独症 康复 社交技能 培养策略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法在治疗儿童孤独方面的应用和效果。该疗法综合运用针刺和耳穴贴压,通过调节神经系统和情绪,改善患儿的社交行为、情绪管理、自我认知和注意力。治疗过程需要制定个体化方案,随访和调整以确保疗效。尽管治疗效果因人而异,但该疗法在提高患儿社交技能、情绪稳定性和自我独立性方面表现出积极作用。

  • 标签: 针刺 耳穴贴压法 儿童孤独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在孤独儿童中开展小儿智力糖浆联合综合康复训练治疗对其语言障碍的影响优势。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我医院收治的孤独儿童60例,运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方式将所有儿童分成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单独综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添加小儿智力糖浆,详细记录对比两种治疗方案最终取得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数据结果比较发现,观察组儿童孤独行为及语言发育水平改善效果占据优势,最终儿童的生活活动能力以及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两组数据结果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小儿智力糖浆联合综合康复训练应用于孤独儿童管理中,可有效改善儿童的语言功能障碍以及孤独状,减轻疾病的危害性。

  • 标签: 孤独症 语言障碍 小儿智力糖浆 综合康复训练 优势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综合康复训练结合小儿智力糖浆治疗儿童对自闭患儿言语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在医院确诊并治疗的100例自闭患儿的临床资料,并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综合康复训练,而观察组接受小儿智力糖浆联合综合康复训练。分析语言障碍,临床症状评分。结果:治疗六个月后,治疗组患儿的语言交流障碍明显改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孤独症儿童 综合康复训练 小儿智力糖浆 语言障碍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了解调查对象的首诊年龄以及托幼教育阶段所在托幼机构的体制,分析讨论不同体制托幼机构针对孤独谱系障碍(ASD)儿童开展医疗工作的重点。方法:通过调查问卷了解调查对象的年龄、首诊年龄、主要生活地区、托幼机构性质。分析患儿在托幼教育阶段,机构性质、生活地区分布以及首诊年龄等因素间的相互关系。结果:孤独谱系障碍儿童在托幼教育阶段主要进入私立机构。公立机构患儿的首诊年龄明显高于私立机构。不同地区公立机构患儿的首诊年龄均高于私立机构。相同体制的托幼机构,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间其首诊年龄无明显差异。结论:由于私立托幼机构中孤独患儿的首诊年龄明显低于公立机构,患儿具备早期开展康复治疗的年龄基础,私立托幼机构应获得更多的康复信息和资源,政府部门应协助私立机构与专业康复机构建立联系,加强信息沟通与合作,使机构内的孤独儿童获得更多的康复训练。公立托幼机构应加强对孤独儿童的识别,对存在行为异常的儿童督促患儿家长尽早进行医学诊疗。

  • 标签: 孤独症谱系障碍 儿童 托幼机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孤独儿童家长心理状态及其心理护理的临床对照。方法将2015年4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孤独患儿进行归纳总结,将符合我院入组条件的74例孤独患儿家属设为分析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不给予特殊护理,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家长在患儿入院时和治疗4周时的心理状态。结果两组患儿入院时,两组家长的SDS评分和SAS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儿治疗4周后,观察组家长的SDS评分和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常情况下,孤独患儿家长会存在严重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故观察家长的心理情绪变化以及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 标签: 孤独症儿童 家长 心理状态 护理
  • 简介:【摘要】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存在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发生风险,其中以孤独为典型。孤独发生的因素并不唯一,常将遗传作为最主要因素,但同样会受到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本文针对肠道菌群在儿童孤独中的影响情况进行研究,旨在为后续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孤独症 肠道菌群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多学科康复干预在孤独儿童中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纳入52例孤独儿童,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26例)常规康复,观察组(26例)实施多学科康复干预,比较两组儿童病情好转率及家属满意率、干预前后两组儿童心理教育量表(PEP-3)评分变化。结果 观察组儿童好转率高于对照组儿童,家属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儿童PEP-3评分比较,p>0.05,干预后各组儿童PEP-3评分均改善,观察组儿童干预后PEP-3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学科康复干预在孤独儿童中应用价值极高,可较好促进儿童病情好转,改善患儿心理状况,提升家属满意率,值得应用。

  • 标签: 孤独症儿童 常规康复 多学科康复干预 病情好转率 心理教育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儿童孤独患者施以引导式教育的效果。方法:分析对象选择于2019.9~2022.6就诊于我院教育康复部的儿童孤独患者62例,随机抽签法施以分组分析,31例施以常规康复治疗的患儿分入对照组,31例施以常规康复治疗+引导式教育的患儿分入试验组,对比和分析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治疗效果明显较佳(X2=6.369,P=0.012);治疗前发展量表评分、ABC评分、ATEC评分2组比较(t=0.499、0.242、0.198,P=0.620、0.810、0.844);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儿治疗后发展量表评分、ABC评分、ATEC评分明显较佳(t=5.498、3.766、7.582,P

  • 标签: 儿童孤独症 引导式教育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音乐治疗在孤独儿童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50例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时间范围内确诊为孤独的50例儿童患者进行研究,按照计算机表法分为试验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试验组采取音乐治疗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对比两组儿童患者的治疗前后的ABC量表评分。结果:对比两组儿童的ABC量表评分发现,治疗后试验组的ABC量表评分下降的分数要多于对照组儿童,P<0.05。结论:在治疗孤独儿童中应用音乐治疗方法具有显著的康复效果。

  • 标签: 音乐治疗 孤独症儿童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讨论了综合干预模式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指出其在改善ASD儿童核心症状和促进全面发展方面的优势。同时,也指出了当前康复专业人员的匮乏和康复资源的不合理应用问题。通过集体干预和家庭参与,综合干预模式为ASD儿童提供了更有效的康复途径,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 标签: 综合干预模式 ASD儿童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孤独儿童社交技能训练与康复护理的融合策略,以提高孤独儿童的社交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并为孤独儿童的康复护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问卷调查、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首先,通过文献综述梳理孤独儿童社交技能训练与康复护理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其次,设计问卷对孤独儿童家长、教师和康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了解当前孤独儿童社交技能训练与康复护理的现状和问题;再次,结合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探讨孤独儿童社交技能训练与康复护理的融合策略;最后,总结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结果:研究发现,孤独儿童在社交技能方面存在明显缺陷,影响其日常生活和学习。目前,孤独儿童的社交技能训练与康复护理存在诸多不足,如训练方法单一、康复护理缺乏针对性等。本研究提出的孤独儿童社交技能训练与康复护理的融合策略,包括制定个体化教育计划、采用多元化训练方法、加强家长参与和社区支持等,有助于提高孤独儿童的社交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结论:孤独儿童社交技能训练与康复护理的融合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通过制定个体化教育计划、采用多元化训练方法、加强家长参与和社区支持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孤独儿童的社交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探讨孤独儿童社交技能训练与康复护理的最佳融合模式,为孤独儿童的康复护理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支持。

  • 标签: 孤独症儿童 社交技能训练 康复护理 融合研究 全面发展
  • 简介:儿童精神医学的临床诊断中,由于精神症状的表现常有多方面的重叠、交叉或表现不典型,在诊断上时感棘手。现以1例典型儿童孤独的临床表现作为引子,予以理清儿童精神医学的临床诊断思路。

  • 标签: 儿童精神医学 儿童孤独症 诊断思路
  • 简介:【摘要】儿童孤独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疾病,且大量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本病的预后较差。早期干预治疗对孤独儿童至关重要,父母作为患儿的主要照顾者和养育者,是患儿寻求早期干预的核心力量。基于此,通过追踪研究孤独儿童早期干预家庭服务需求的成效性,对持续有效地促进特殊儿童家长的成长,进一步提升早期家庭干预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通过三个阶段追踪研究,借以探寻孤独儿童早期干预家庭服务需求的成效性,以为孤独儿童寻求家庭支持以改善儿童预后,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标签: 孤独症儿童 早期干预 家庭服务需求 成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