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冯于霞
  • 学科: 医药卫生 > 消化系统
  • 创建时间:2022-12-10
  • 出处:《世界复合医学》2021年第7期
  • 机构:贵州省遵义市中医院,贵州遵义56300
  • 简介:目的:探讨泮托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治疗应用。方法:2018年6月到2020年9月将在我院进行治疗60例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研究。将其分为参照和观察,每组各30例。参照组接受泮托拉唑治疗,观察进行泮托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观察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病率低于对照,观察治疗效果满意度比参照高,(P<0.05)。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泮托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具有较好治疗效果,可以稳定患者情绪,降低并发症概率缩短住院时间,具有很高医学价值,是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泮托拉唑;生长抑素;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
  • 简介: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bacterialperitonitis,SBP)是肝硬化最具有特征感染性并发症,其发生率大约10%~20%.此前,腹腔内并无原发性感染灶.SBP出现,往往意味着肝硬化病情较重,可能提示已进入病程后期,预后颇差.伴有SBP者,病死率约50%左右,其中分之一直接死于SBP.

  • 标签: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肝硬化 病原治疗 诊断 感染性并发症 SBP
  • 简介:目的探讨无痛内镜下高频电和微波切除胃十二指肠息肉术临床疗效,分析息肉分布、大小、形态及组织学特征。方法对130例胃十二指肠204枚息肉进行了内镜下高额电切或/及微波灼除术。结果切除成功率100%、有效率95.1%,4例并发出血,出血率3.1%。胃息肉好发部位为胃窦和胃体.以〈2.0cm广基息肉为主:十二指肠好发部位为球部,以〈1.0cm为主。回收率为63.5%。其中腺瘤性息肉8例8枚,占6.15%;炎性息肉82例156枚,占76.4%;增生性息肉40例40枚,占19.6%。多发息肉均为炎性息肉。1年后其中95例胃息肉和6例十二指肠息肉患者复查了胃镜,共发现5例复发,复发率为4.9%,且均非原位复发。结论无痛内镜下高频电切除术和微波灼除术具有简便安全,损伤小、痛苦少、费用低及可重复实施特点,者合理使用,不失为消化道息肉治疗首选方法。

  • 标签: 无痛内镜下 高频电 微波 息肉切除术
  • 简介:目的评价注气法皮圈结扎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疗效。方法对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我们应用内镜下注气法皮圈结扎术治疗,评定内容包括术后立即止血率、曲张静脉消除率、出血复发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应用注气法皮圈结扎术治疗37例食管静脉曲张患者。有活动性出血患者得到了立即止血(100%)。28例曲张静脉得到了消除(75.6%);12个月随访期间。出血复发率为29.7%(11/33),没有严重并发症。结论注气法皮圈结扎术疗效好。安全,且操作简单。操作时间短,是一种安全可靠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治疗 结扎术 食管静脉曲张 内镜下 注气法 患者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后肝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方法2014年5月~2016年10月收治原发性肝癌患者77例,解释开腹手术者30,接受腹腔镜肝切除术者47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199(CAl99)。结果腹腔镜手术时间为【(89.7±14.6)min】,较开腹【(114.6±15.8)min]缩短,术中出血量为【(83.4±14.1)ml]较开腹【(127.4±16.1)ml]减少,首次进食时间为【(2.2±0.5)d】和住院时间为【(6.3±1.3)d】,均较开腹【(4.3±1.1)d】和【(10.2±1.5)d】明显缩短(P〈0.05);术后3个月和6个月,血清AFP、CEA、CA199水平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但间无显著性差异(p〉O.05)。结论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较开腹肝部分切除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检测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可便于对术后疗效监管。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肝部分切除术 腹腔镜手术 肿瘤标志物
  • 简介:目的观察注射用甘利欣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用甘利欣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对照单用甘利欣,治疗28,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显效率分别为61.9%和33.33%、总有效率分别为95.23%和85.71%(P<0.05),治疗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结论甘利欣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对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疗效优于单用甘利欣.

  • 标签: 治疗组 甘利欣 促肝细胞生长素 联合 慢性乙型肝炎 对照组
  • 简介:目的:探究胆总管结石患者采取乳头括约肌小切口联合球囊扩张治疗术(EPBD)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消化科收治7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研究和对照,每组各36例。其中对照进行单纯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研究行乳头括约肌小切口联合EPBD治疗。对比患者取石成功率及近远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取石成功率为97.2%,对照为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头括约肌小切口联合EPBD术较EST术应用于胆总管结石患者,能够提高取石成功率,且安全性更佳,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乳头括约肌小切开术 临床疗效 并发症
  • 简介:奥美拉唑(Ome)与兰索拉唑(Lan)均为质子泵抑制剂(PPI),能选择性地抑制胃胃壁细胞H+-K+-ATP)酶,从而阻断胃酸分泌最后一个环节。药分别由瑞典Astra及日本武田公司率先研制生产,治疗消化性溃疡(PU)疗效肯定。目前,国内已有几家制药厂研制生产了Ome及Lan。我们于1996年9月~1997年3月,将汕头滨制药厂生产Ome及Lan运用于PU治疗,以观察其近期疗效,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结果总结分析如下:

  • 标签: 治疗 兰索拉唑 奥美拉唑 消化性溃疡 近期疗效观察 胃壁细胞
  • 简介:目的:研究酪酸梭菌联合锌制剂治疗小儿腹泻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100例小儿腹泻患者,采用抽签法,将其均分为实验和参照,每组50例;参照采用酪酸梭菌治疗,实验采用酪酸梭菌联合锌制剂治疗,对比治疗方法临床价值。结果:实验治疗总有效率(96.00%)显著高于参照(80.00%),不良反应发生率(4.00%)低于参照(18.00%),症状缓解时间少于参照,间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酪酸梭菌联合锌制剂可有效治疗小儿腹泻症状,临床效果显著,该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 标签: 酪酸梭菌 锌制剂 小儿腹泻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经内镜胆道金属支架引流术治疗胆管远端恶性胆道梗阻患者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7年5月至2012年12月经内镜金属支架置入治疗胆管远端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成功率、减黄有效率及并发症。结果支架置入成功86例,置入失败6例,支架置入成功率93.5%(86/92),减黄满意率为86%(74/86),减黄一般率为12.8%(11/86),减黄无效率为1.2%(1/86),术后胆管炎2例、胰腺炎8例、出血5例。结论经内镜胆道金属支架引流术治疗低位恶性胆道梗阻疗效好、安全有效,是不能或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患者首选。

  • 标签: 内镜 金属支架 梗阻性黄疸
  • 简介:胰头部慢性局限性胰腺炎是慢性胰腺炎一种特殊类型。多呈隐匿发病,因炎症持续存在,可形成胰头部节段性炎性肿大,致胆总管、胰管或十二指肠梗阻,治疗时选择术式困难。近几年,我们对48例病人中26例进行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收到满意效果。护理上我们对胰管引流、T型管引流及腹腔各种引流管进行了重点观察和护理,使26例手术病人,未发生任何并发症,全部治愈出院。

  • 标签: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外科治疗 胰头部慢性局限性胰腺炎 护理
  • 简介:肝癌预后主要影响因素有:根治性切除、肿瘤大小、门静脉癌栓(PVTT)、肝功能。PVTT是原发性肝细胞癌(HCC)重要生物学特性,其发生率可高达50%~90%,常引起肝内广泛转移或/和加重门静脉高压导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严重后果,已成为目前临床治疗一个主要难点。针对这个问题,我们2002-08/2004-10采用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门静脉灌注肿瘤坏死因子(TNF)治疗PVTT研究,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经皮肝穿刺 门静脉灌注 TNF 治疗 肝癌 门静脉癌栓
  • 简介:目的了解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细胞亚群及补体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6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使用恩替卡韦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采用Beckman-CoulterImmage800免疫化学系统及其配套试剂测定血清补体C3和C4,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外周血HBVDNA水平。结果在治疗6月结束时,63例患者肝功能明显好转,HBVDNA转阴,与治疗前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16例(25.4%)HBeAg阴转;恩替卡韦治疗前后CD3、CD4和CD8比率分别为1002.3±356.5、563.2±185.6和435.6±156.8,及1350.5±258.3、745.0±223.4和601.5±336.5(P〈0.05);C3和C4水平分别为0.705±0.102g/L和0.135±0.082g/L,及1.185±0.189g/L和0.216±0.046g/L(P〈0.05)。结论CHB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恩替卡韦治疗后能得到一定程度纠正。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恩替卡韦 T细胞亚群 补体
  • 简介:目的探讨α-干扰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HBVYMDD变异影响。方法4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20例,给予口服拉米夫定100mg/d,同时予以αlb-干扰素5MU/d,肌肉注射,周后改为隔日一次,疗程1年;对照20例,单用拉米夫定100mg/d,疗程1年。结果疗程结束时,患者HBVYMDD变异率分别为15.0%和30.0%(P〈0.05),HBeAg血清转换率分别为40.0%和35.0%(P〉0.05)。治疗发生YMDD变异率明显低于对照。结论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不能提高HBeAg血清转换率,但可降低YMDD变异率。

  • 标签: 乙型肝炎 拉米夫定 干扰素 YMDD变异
  • 简介: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esomeprazole,ESO)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fluxesophagitis,RE)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NO含量变化。方法将120例经内镜证实RE患者随机分为2,试验60例,给予埃索美拉唑40mg,每日1次;对照60例,给予奥美拉唑40mg,每日1次,均每天早餐前30min用水吞服;疗程均为8周,分别于治疗4、8周后进行疗效和安全性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内镜表现、临床症状和24h食管PH值检测,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变化。结果治疗8周时,ESO改善RE病人临床反流症状、内镜下食管炎愈合率、24h食管PH值〉4时间,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下降方面明显优于奥美拉唑,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是治疗RE安全、有效药物,其疗效可能与NO下降有关。

  • 标签: 埃索美拉唑 反流性食管炎 内镜表现 24h食管PH值 NO
  • 简介:目的:探讨双介入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围手术护理。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9月-2018年6月90例双介入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信封方法分对照45例和实验45例,对照予护理常规,实验予围手术期全面护理干预。比较满意比率;门脉高压控制时间、上消化道出血停止时间;护理前后舒张压和收缩压监测情况、主观焦虑分值;再出血发生率。结果:实验满意比率高于对照,P<0.05;实验门脉高压控制时间、上消化道出血停止时间优于对照,P<0.05;护理前舒张压和收缩压监测情况、主观焦虑分值相似,P>0.05;护理后实验舒张压和收缩压监测情况、主观焦虑分值优于对照,P<0.05。实验再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P<0.05。结论:双介入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者实施围手术期全面护理干预效果好,可改善舒张压和收缩压监测情况、主观焦虑分值,减少再出血发生率。

  • 标签: 双介入治疗 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 围手术 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小麦纤维素用于治疗便秘型IBS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于南方医院消化科选择30例便秘型IBS患者,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方法,口服小麦纤维素治疗2周,观察服药前后IBS症状及大便性状情况,并进行量化评分比较。结果小麦纤维素治疗便秘型IBS症状明显好转,大便性状得到改善,总有效率90.0%,用药前后对比临床排便症状非常显著改善(P〈0.01),服药期间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小麦纤维素治疗便秘型IBS安全有效。

  • 标签: 肠易激惹综合征 小麦纤维素 临床疗效
  • 简介:慢性乙型肝炎由于病毒持续感染,免疫功能紊乱,致使病情迁延不愈,治疗非常困难.当前,虽有多种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用于临床,但疗效不甚理想.公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最有效药物为干扰素及拉米定.抗病毒药物联合应用可能有较好协同作用.我们对5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使用拉米夫定联合α1b-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干扰素治疗 拉米夫定 疗效观察 联合 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
  • 简介: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阿米卡星治疗急性重症细菌感染性腹泻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急性重症细菌感染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每组60例。对照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在对照基础上联合阿米卡星治疗,对比治疗效果、治疗后大便中脓细胞、白细胞、红细胞转阴情况及腹泻、腹痛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治疗总有效率为95.0%,与对照78.3%比较(P<0.05);观察血常规白细胞增多3.3%,低于对照15.0%,大便常规白细胞、脓细胞、红细胞转阴率为96.0%、95.0%、98.3%,高于对照81.7%、83.3%、88.3%,且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优于对照,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性重症细菌感染性腹泻应用左氧氟沙星联合阿米卡星治疗效果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可作为抗菌药物首选,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细菌性感染 腹泻 左氧氟沙星 阿米卡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