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05 个结果
  • 简介:采用1种遥感影像单纯监督分类方法,在黄土丘陵沟壑地区土地利用调查中,难以获得高精度土地利用数据.为解决此问题,以陕北无定河流域为研究区,以主成分变换方法,多源遥感影像(TM多光谱数据SPOT全色波段数据)进行融合处理;同时,在分类中,采用监督分类与非监督分类相结合混合分类法,改进训练样本选取方法,先以非监督分类获得初始训练样本,在对样本进行删除、增补、合并等调整基础上,再进行监督分类.2种方法结合使用,使土地利用信息自动提取精度明显提高.与仅以TM影像为信息源,采用单纯监督分类法分类结果对比可知:土地利用各类别的提取精度都有不同程度提高,分类总精度从82.0%提高到89.2%;水体、水田城镇用地等面积较小类别的精度,提高了10%以上;坡耕地与林草地混分现象明显减少,精度均提高了5%以上,取得了良好分类效果.研究结果为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地利用变化动态监测,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借鉴.

  • 标签: 土地利用变化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 城镇用地 地区 技术支持 土地利用调查
  • 简介:为研究培肥措施对红壤有机碳组成团聚体稳定性影响,以及有机碳与团聚体稳定性关系,通过长期定位实验,选取不同施肥措施(未培肥CK、化肥NPK、化肥+秸秆NPKS粪肥AM)下典型红壤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有机碳组成团聚体稳定性差异,揭示3种施肥措施下不同层次有机碳组成团聚体稳定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3种施肥措施均可以提高土壤表层(0-25cm)有机碳质量分数(尤其是颗粒有机碳),其中AM效果最显著,NPKS次之。不同施肥措施下红壤不同层次团聚体稳定性顺序为AM〉NPKS〉NPK〉CK。与CK相比,AM处理对表下层(5-15cm)土壤总有机碳团聚体稳定性提高效果最显著。回归分析表明,颗粒有机碳(POC)与湿筛法平均质量直径以及快速湿润(FW)、慢速湿润(SW)、预湿润震荡(WS)3种处理平均质量直径相关性最好(R^2=0.79、0.80、0.66、0.81),说明相对于其他组分,颗粒有机碳更有利于降低消散作用以及抵抗机械破碎进而增强团聚体稳定性,是间接评价土壤团聚体稳定性良好指标。

  • 标签: 培肥措施 颗粒有机碳 矿物结合态有机碳 平均重量直径 团聚体稳定性 总有机碳
  • 简介:麻竹(Dendrocalamuslatiflorus)是优良笋材两用丛生竹种,研究立竹器官营养元素吸收、积累分配,可为麻竹林土壤养分管理提供参考。通过麻竹2年生立竹叶、枝、秆氮(N)、磷(P)、钾(K)、钙(Ca)、镁(Mg)、铁(Fe)、锰(Mn)、锌(Zn)铜(Cu)等9种营养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试验麻竹林2年生立竹地上部分器官营养元素含量除Zn为枝>叶>秆外,其他8种营养元素含量均为叶>枝>秆,营养元素含量大小均为N>K>P>Ca>Mg>Mn>Fe>Zn>Cu。2年生立竹地上部分9种营养元素积累量为249.13kg/hm^2,枝(106.25kg/hm^2)>秆(82.01kg/hm^2)>叶(60.87kg/hm^2),其中以N素积累量最大,所占比例达61.0%;9种营养元素含量在地上部分器官中分配比例为枝(37.0%)>叶(35.9%)>秆(27.1%)。建议在麻竹林经营过程需适当增施氮肥,促进竹林生长效益产出。

  • 标签: 麻竹 地上部分 营养元素 积累 分配
  • 简介:福州市水土保持委员会办公室成立于1983年。现有机关事业编制11名。全市各县(市)区设有水土保持办公室.各多镇均配有专(兼)职水土保持监督员。全市共有水土保持干部136名。

  • 标签: 福州市 福建 水土保持 水土资源 生态环境
  • 简介:小流域是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基本单元,开展小流域划分并确定其防治方向县域水土保持规划布局具有重要意义。作者以国家级重点治理区沂源县为对象,通过遥感调查、模型计算、资料收集统计分析等方法,掌握区域现状水土保持需求,以小流域为单元,提出县域水土保持布局及措施配置。主要结果如下:1)全县水土流失面积为765.99km~2,占46.83%,以轻度侵蚀为主,主要分布在县域东南部、西南部以及东北部等区域;2)全县划分小流域68条,平均面积为24.06km~2,沟道密度1.87~2.99km/km~2,45%小流域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面积比高于50%;3)根据小流域特征水土保持需求,全县划分为4个水土保持分区,提出了"三带三片"重点布局;4)建设生态清洁型小流域21条,以封禁治理为主,占55%;建设生态经济型小流域47条,其中东北部以封禁治理为主(45%),东南部以经济林果为主(60%),西南部以封禁治理(35%)梯田工程(30%)为主。以小流域为单元,开展县级水土保持布局措施配置研究,可为县域尺度水土流失防治水土保持管理提供技术支撑科学依据。

  • 标签: 小流域 水土保持规划布局 预防保护 综合治理 措施配置
  • 简介:通过研究金安桥水电站废弃渣场种子库周边群落种子库以及渣场地面周边群落地面植被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周边群落土壤种子库地面植物物种丰富度大于渣场,从地面与种子库物种组成分析得出,渣场植被恢复正处于由一年生草本植物向多年生草本植物过渡阶段;②周边群落地面植物与土壤种子库物种丰富度(30,33)及数量(186,1962),渣场地面植物与土壤种子库物种丰富度(10,12)及数量(35,1784);③由于植物种子寿命短,加之土壤环境差,导致周边群落地面植物与种子库相似度(0.09)渣场地面植物与种子库相似度(0)差异性大。

  • 标签: 水电站 土壤种子库 地面植被 组成
  • 简介:山美水库是泉州市区沿海县(市)重要水源地,维护库区生态安全刻不容缓,本文通过分析指出水土保持是维护库区生态安全需要,并针对库区水土流失现状、成因危害,提出相应防治对策,以期减少水土流失,增加地表覆盖,把绿色留住,使生态秩序走向良性循环,让百姓能喝上更安全、更好水。

  • 标签: 重要水源地 水土保持 对策 山美水库
  • 简介:以强干扰马尾松林为对照,不同生态修复类型(封育、开挖竹节沟、开挖竹节沟+带状种草)马尾松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修复类型土壤侵蚀控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实施生态修复措施马尾松林分土壤侵蚀强度明显降低,封育马尾松林、竹节沟马尾松林种草竹节沟马尾松林土壤侵蚀强度分别比对照低2332t/hm2·a,2414t/hm2·a2456t/hm2·a。种草竹节沟土壤最大持水量最大,封育林土壤水分渗透速率最高,两均能减小水流土壤冲刷作用,水分涵养效果显著,而竹节沟马尾松林能够增加土壤抗蚀性抗冲性。总体来看,通过开挖竹节沟种植灌草等措施对于防治红壤区严重土壤侵蚀具有明显效果。

  • 标签: 红壤侵蚀 生态修复 土壤侵蚀控制
  • 简介:采用光合作用光响应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栾树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探讨不同光响应模型栾树适用性及栾树光合特性土壤水分光照强度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3个模型都能较好地拟合栾树光合光响应过程,其中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能拟合在光抑制条件下光响应过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要优于直角双曲线模型;2)栾树土壤水分光照强度适宜范围较广,土壤相对含水量在41.5%~93.3%范围内,净光合速率、表观量子效率均相对较高,光合有效辐射强度在600~2000μmol/(m2.s)范围内,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均能获得较高水平。

  • 标签: 栾树 土壤水分 光合作用光响应 光响应模型 蒸腾作用 水分利用效率
  • 简介:采用计算分形维数方法,黄土丘陵区典型草原带土壤团聚体分形特征及其对植被恢复响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植被恢复初期,土壤〉10mm粒级团聚体含量在0~2020—40cm层次均较高,含量为331.4~525.6g/kg。随植被恢复年限增加,10—7、7~5、5~3、3~2、2—1mm粒级团聚体绝对含量下降差异不明显。1~0.5、0.5-0.25〈0.25mm小粒级土壤团聚体含量,在植被恢复初期(7a)较高。2)随着植被恢复年限增加。土壤〉5mm粒级水稳性团聚体含量相对下降很快,恢复7a之后,大粒级土壤团聚体表现为上层含量比下层含量低趋势。相对于干筛结果而言,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粒径分布更为均匀、稳定,恢复7a之后土壤〉0.25mm团聚体含量占到40%~50%,而〉5mm土壤团聚体则占10%~23%。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团聚体由大团块向小颗粒土壤团聚体转换,粒径分布更为均匀,土壤结构逐渐改善。3)不同恢复年限土壤团聚体分形维数变化范围为表层2.75~2.86,表下层2.77—2.89,变化范围小,20~40cm土层分形维数大于0~20cm,恢复植被可使土壤分形维数降低,土壤结构得到改善。

  • 标签: 土壤团聚体 分形维数 植被恢复 黄土丘陵区
  • 简介:利用长汀县2000年2016年LandsatTM影像土地利用类型解译结果,用马尔可夫转移矩阵法分析长汀县土地利用结构时空变化,并重点分析耕地、林地园地在不同高程、坡度上分布状况动态变化。结果表明,2000~2016年,林地面积增加,耕地面积减少,未利用地大量减少,园地面积增加。未利用地主要转变为林地、园地建设用地,耕地主要转变为林地园地。未利用地耕地转变速率最快。随着海拔升高,林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少,在800~1000m高程带变化较大;耕地园地面积随着海拔升高而减少,主要分布在小于600m区域。林地在6~15°内面积增加最多;耕地在15~25°坡度范围内变化最大;园地在高海拔高坡度地区出现面积增加趋势,需加强山地开发监督。

  • 标签: 土地利用类型 空间分布 高程 坡度 长汀县
  • 简介:通过以小流域为单元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走出了一条水土保持产业化开发新路,截至2005年底,丰村小流域完成营造水土保持林156.9hm^2(含补植127.5hm^2),保土耕作45.4hm^2,封禁治理1027.6hm^2,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34km^2,治理程度达83.44%,土壤侵蚀模数由治理前1678t/km^2.a降低到500t/km^2.a,小流域水保措施蓄水能力71.07万m^2/a,拦泥沙能力达3.55万t/a,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林草覆盖率达81.04%。主要做法是:成立机构、落实专人专管,因地制宜、精心规划,制定措施,全面开展综合治理。

  • 标签: 水土保持 综合治理 建设管理
  • 简介:根据研究成果,本文简要论述了福建流域水文循环基本特征河流不同水源重要特性两大规律,在此基础上讨论试点流域“双蓄”重要理念,初步提出试点流域保水保土保生态系统工程、试点流域干支流上游修建龙头水库群及其系统工程试点流域主体水网(含供水灌溉)系统工程发展模式。应对在全球气候变暖和流域下垫面动态变化共同影响下,洪涝与干旱概率增多,加重了治水工作任务新情况下,商议其对策。

  • 标签: 流域天然动态蓄水量 龙头水库群 三大系统工程的发展模式
  • 简介:分布式水文模型模拟精度受空间参数精度影响。提升空间参数精度能较为精准描述流域空间特征,也会使空间数据量冗增,甚至影响模型运行效率。以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为例,分析DEM、子流域划分、土地利用、土壤、降水站点等空间数据精度模型模拟精度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对象(流量、泥沙、营养元素等)进行模拟时,大多数空间数据分辨率阈值不同,分辨率超出阈值可能降低模型模拟精度;2)DEM分辨率降低,泥沙总磷(TP)模拟结果相对误差明显增加,而流量硝态氮(NO3-N)模拟结果变化极小;3)DEM分辨率达到一定精度后,进一步提高并不会使地表径流模拟精度得到改善,低分辨率DEM获得坡度较小,这会降低模型对流量模拟,模拟洪峰径流产生滞后现象;4)子流域划分对流域产流模拟影响较小,而对产沙模拟影响较大。子流域水文响应单元划分数量对流域上游产沙量影响较大,而对流域出口处泥沙荷载影响较小;5)土地利用土壤图精度主要通过影响模型中HRU生成数量而影响模拟结果;6)地表径流模拟上,能够体现对地表径流贡献较大局地降水事件分布式降水数据要比利用气象站点获得降水数据模拟结果精度要高。研究结果可以为今后模型开发、利用、改进提供参考,提高模型模拟精度。

  • 标签: 分布式水文模型 SWAT 数据质量 分辨率 水文模拟 空间数据
  • 简介:堰塞湖是灾害链重要环节,灾害链演化起着关键控制作用。本文结合汶川地震典型堰塞湖灾害链实例,分析了堰塞湖在灾害链演化过程中四个关键控制作用:堰塞湖使灾害链加长、提供水源、降低演化条件、扩展时空影响,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堰塞湖灾害链断链防灾思路:评估、监测预报基础上应急处置,防治稳定后有效利用,最终达到灾害链综合防控与变害为利相结合目标。

  • 标签: 灾害链 堰塞湖 山地灾害 断链
  • 简介:摘要通过对比秭归县水土保持工程开展前后水土流失状况,总结了综合治理实施23年来丰硕成果,重点分析了水土保持在控制水土流失、抢救耕地资源、拓宽生产领域、振兴农村经济等方面的巨大作用及深远影响。提出水保工程抓住环境中“水”“土”两个因子,按照水土流失区自然规律及“可持续发展”原则,不断解决因水土流失引发各种矛盾,建立生态环境良性循环机制,对于遏制水土流失、改善提高环境容量与质量、发展农村经济,以及群众脱贫致富产生了重要作用。

  • 标签: 水土保持 生态环境 可持续 基础工程
  • 简介:用来解释物种丰富热带雨林物种共存机制生态位理论中性理论已经引起了生态学家广泛关注,而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物种共存机制及物种多样性维持研究很少。笔者采用卡方检验典范对应分析方法,古田山典型常绿阔叶林24hm^2样地中胸径不小于10mm、个体数大于18106种木本植物与平均海拔、坡度凸度3个小地形生境指标进行生境关联分析。卡方检验结果表明,106种木本植物中,84种(79%)至少与一种生境显著相关(P〈0.05);CCA及随机化排列测验方法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物种分布受生境因子限制;因此,古田山24hm^2样地木本植物分布与生境显著相关,生境特化是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在局域尺度上木本植物多样性维持主要机制。

  • 标签: 生物多样性 物种共存 生态位理论 中性理论 常绿阔叶林
  • 简介:在对水土流失遥感监测数据流程进行分析基础上,详细说明了数据库设计内容,嘉陵江流域水土流失遥感监测项目涉及项目区DEN、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土壤侵蚀等诸多因子信息,累计达200GB。设计完成后数据库可以满足水土流失海量监测成果数据进行科学系统有效管理,便于嘉陵江流域水土保持宏观决策大、中尺度水土保持规划设计。

  • 标签: 水土流失 GIS数据库 遥感监测 嘉陵江
  • 简介:在对2000-2012年粮食产量数据与耕地面积数据进行动态分析基础上,引入敏感度分析模型,2000年以来云南粮食生产与耕地变化动态关系进行定量评估,从而揭示粮食产量耕地变化敏感性特征。研究表明,2000-2003年粮食产量耕地变化敏感程度小于0,为不敏感状态;2004-2005年粮食产量耕地变化敏感程度为0.11,为低度敏感状态;2006-2012年粮食产量耕地变化敏感程度迅速增大到35.68,为高度敏感状态,说明2006年以来粮食产量耕地变化敏感度很高,耕地面积较小变动会造成粮食产量较大波动。因此,严格区域耕地保护,实行耕地“补占平衡”政策对于保证区域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粮食安全 耕地资源 敏感度分析模型 云南省
  • 简介:在水土保持工程坡面水系沟道断面设计中计算洪水时由于采用不同公式,或同一公式应用不同参数,导致结果差别较大。根据贵州省水土保持工程特点与实际,提出坡面水系工程沟道断面设计中洪水计算两种方法:较大面积修正推理公式法较小流域雨洪计算公式法,以及一些常见注意事项,供设计参考。

  • 标签: 水土保持 坡面水系 沟道断面 洪水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