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电刺激促进神经再生的机理,为周围神经电刺激促进脊髓损伤修复治疗策略的建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切断坐骨神经的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不实施电刺激)和实验组(实施电刺激),每组12只。采用免疫组化技术(荧光法),检测相应脊髓节段及背根神经节中磷酸化环磷酸腺苷反应原件结合蛋白(pCREB)的表达,并对脊髓及背根神经节中阳性神经元进行计数。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对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mRNA水平进行测定。结果经免疫组化染色发现,术后第3d实验组脊髓和背根神经节pCREB阳性神经元数大于对照组(P〈0.05),且经RT—qPCR分析,术后第3d实验组脊髓及背根神经节BDNFmRNA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电刺激作用于周围神经损伤近端,可上调相应脊髓节段及背根神经神经元内pCREB和BDNF的表达水平。

  • 标签: 电刺激 周围神经 脊髓 背根神经节
  • 简介:目的:观察加巴喷丁联合交感神经阻滞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124例,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n=40)单用加巴喷丁药物治疗,B组(n=40)单用交感神经阻滞疗法,C组(n=44)采用加巴喷丁联合交感神经阻滞疗法,三组患者均以4周为一疗程。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治疗效果,睡眠障碍指数(SPI)评估睡眠质量。结果治疗前三组VAS评分及SPI值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VAS评分及SPI值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C组VAS评分及SPI值均显著低于A、B两组(P〈0.01)。结论加巴喷丁联合交感神经阻滞疗法显著优于单用加巴喷丁及单用交感神经阻滞疗法,能显著改善疼痛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加巴喷丁 神经阻滞疗法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巴喷丁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加巴喷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神经阻滞治疗,观察治疗后疼痛程度(NRS评分)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NR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2w、4w的NRS评分与治疗前对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2w、4wN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加巴喷丁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能显著减轻患者疼痛,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加巴喷丁 神经阻滞 三叉神经痛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飞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导致人们的社会心理压力不断增加,尤其是给予儿童的压力也随之加大。在农村,一些父母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关注不够,尤其是留守儿童的父母,由于为了改善生活条件,常年外出打工,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导,是导致儿童心理和行为异常的一个主要原因。而在城市地区的家庭,虽然父母大多可以为子女提供宽裕的生活环境,但是由于升学压力的增大,使得父母对子女的学习尤为关注,各种补习班占有了原本属于儿童的快乐时光。加之城市子女多为独生,父母溺爱,反而导致了儿童的各种心理问题和行为异常。根据有关调查显示,在我国有大约五分之一的儿童存在或轻或重的情绪和心理异常,这个比例数是非常令人担忧的。但是,这种状况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尤其是普通医院还没有有关的儿童心理门诊,不能正确处理儿童心理行为障碍。

  • 标签: 儿科 心理行为 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科护士维护患者安全的护理行为效果。方法本研究对象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156例产科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重视维护患者安全。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率。结果经过数据统计发现,实验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产科护理工作中重视维护患者安全有助于减少护理风险事件,提升护理工作质量。

  • 标签: 产科 维护安全 护理行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临床输血不规范行为的对策以及方法,从而降低临床输血安全隐患风险。方法选择我院输血病例为研究对象,查看患者护理输血病程以及记录,并统计临床输血不规范行为。结果我们通过对病例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统计分析出我院护理人员在临床输血过程中会出现查对制度执行不严、血液在室温放置时间过久、不重视输血过程前15分钟观察、不正确的血液加温方法、不正确的加压输血等不规范行为,其比例分别为21.3%、29.79%、29.8%、12.8%、6.31%。结论临床输血中不规范行为对患者危害甚大,医护人员应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时时提高自我医护水平,降低医患纠纷,确保每位患者健康安全,从而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 标签: 临床输血 不规范行为 方法
  • 简介:摘要精神科危机行为是指病人在精神症状或者精神因素的影响下突然发生的自杀、自伤、冲动伤人毁物、潜逃等严重伤害或者破坏性行为。各种危机行为的发生不但对病人本身具有危害性,同时也危及其他病员及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或减少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危机行为的发生,是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笔者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危机行为进行分析。

  • 标签: 危机行为 分析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541-01
  • 简介:摘要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行为改变是指由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显性(如脑梗死和脑出血等)或非显性脑血管病(如白质疏松和慢性脑缺血)引起的从轻度认知损害到痴呆的一大类综合征。通常包括两类,一类是血管性非痴呆的认知功能损害;另一类就是传统的血管性痴呆。

  • 标签: 血管性痴呆 血管性认知功能 混合型痴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闭症的中医精神以及行为异常特征,获取临床观察前瞻性数据。方法从我院2015年5月至2015年11月间收治的自闭症患者中随机选择78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使用西医干预治疗,观察组给予中医综合治疗,回顾两组的临床资料和治疗经过,总结自闭症的中医精神以及行为异常特征,并运用CARS量表对两组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仅有10.1%的患者表现为严重语言、社交障碍或行为异常;对照组中严重语言和言语发育障碍发生率为7.7%,明显社交障碍发生率为7.7%,异常行为表现发生率为15.4%,主要表现为动作刻板、重复及姿势奇特、行为怪诞、感觉迟钝、行为定式等。观察组主诉症状、异常行为表现的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其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闭症病发于脑,脑作为元神之府,患者先天感觉、思维、语言等功能皆受脑影响,后天表现为情志、精神失常也是因受脑控制,应用中医辨证综合治疗,有利于减轻患者的主诉症状,改善基础病情。

  • 标签: 自闭症 中医精神 行为异常特征 综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从行为心理的角度分析精神卫生中心的设计对策。方法随机选择20家精神卫生中心,对患者、患者家属、医护人员进行采访调查,分析其行为心理特征,以此作为依据,从而总结出精神卫生中心的设计对策。结果从精神卫生中心的受众人群的调查问卷结果看,总结出精神卫生中心的设计对策主要有对建筑设计的室外场地注重舒适化与休闲化;功能空间要加强安全感和领域感;装饰及细节注重人性化与便捷化。

  • 标签: 行为心理学 设计对策 精神卫生中心
  • 简介:脊膜瘤是椎管内最为常见的肿瘤之一,大部分为生长缓慢的良性肿瘤(WHOI级)。CT、MRI的广泛应用,在明确脊膜瘤诊断和治疗的同时,也增加了脊膜瘤的检出率。目前在髓外硬膜下肿瘤中,脊膜瘤的发病率接近于椎管内神经鞘瘤的发病率(40%)。脊膜瘤绝大多数为完全硬膜下生长,约10%侵袭硬脊膜全层或生长于硬膜外。

  • 标签: 脊膜瘤 侵袭性 分子标记物 硬脊膜
  • 简介:摘要本文以广西医科大学图书馆为例,利用数据挖掘技术统计分析2014~2015学年在校学生借阅图书馆藏书的数据,掌握医学生的借阅行为习惯和规律,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为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提供参考。

  • 标签: 医学生 借阅习惯 数据挖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应用于早产低体重新生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几年来在我院分娩的46例早产低体重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各23例,对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对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早产的体重增加情况。结果在两组早产低体重新生儿进行护理后进行分阶段比较,观察组的体重增加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产低体重新生儿进行综合性护理后,明显增加了体重,提高了早产的正常生长发育,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综合性护理 早产低体重 新生儿 护理
  • 简介:目的腰5和腰6脊神经根共同结扎是目前最常见的神经病理性疼痛鼠模型,但结扎后大鼠的机械触诱发痛会在24-72h内迅速发展,时间窗过短,本课题组探索和研究了一种新型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模型—单一腰6脊神经根结扎鼠模型。方法将36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腰5和腰6脊神经根结扎组、单一腰6脊神经根结扎组及假手术组,除单一腰6脊神经根结扎组18只外,其余3组每组6只大鼠;分别检测其50%机械缩爪阈值(50%PWT)。另取54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腰5和腰6脊神经根结扎组、腰6脊神经根结扎组,各组大鼠只数分别为6只、24只、24只。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脊髓背角胶质纤丝酸性蛋白(GFAP)在结扎术后第1d、第7d、第14d和第28d的表达。结果单一腰6脊神经根结扎组产生了长期发展的机械触诱发痛(1-14d);且大鼠同侧脊髓背角GFAP表达随之升高。结论单一腰6脊神经根结扎鼠模型可以作为研究神经病理性疼痛发展期具体机制的有效模型。

  • 标签: 大鼠模型 脊神经根结扎 神经病理性疼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奥卡西平与神经阻滞联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57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A(奥卡西平药物治疗)、B(神经阻滞疗法)和AB(奥卡西平联合神经阻滞)共3组,各19例,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缓解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疼痛均有所减轻,缓解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排列为AB组>B组>A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其中AB组患者各时间点用药量明显少于A组,观察结果显示,3种方法均比较安全,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及副作用。结论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治疗中联合使用奥卡西平和神经阻滞疗法,疗效确切,安全性高,能够减少用药剂量,比单独服用奥卡西平或使用神经阻滞疗法,临床效果更为理想。

  • 标签: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奥卡西平 神经阻滞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