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经鼻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呼吸窘迫综合症疗效及护理。方法观察对象为我科2014年4月~2015年4月接受的44例早产RDS,采取气管插管内滴入PS联合经鼻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结果全部患儿中,40例效果显著,2例均为停机后病情加重再用经鼻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2例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结论早期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经鼻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呼吸窘迫综合症疗效显著,成活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早产儿 呼吸窘迫综合症 经鼻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 肺表面活性物质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与铁剂联合治疗早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贫血早产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与铁剂联合治疗将所有贫血早产均分为实验组52例给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与铁剂治疗,对照组40例给予铁剂治疗,比较两组贫血早产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贫血早产治疗后Grifiths神经发育量表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贫血早产治疗后血红蛋白、红细胞总数、红细胞压积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各项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对于贫血早产给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与铁剂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贫血状态,对提高患儿神经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铁剂 联合治疗 早产儿 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且观察NICU中早产的系统化母乳喂养的健康宣教效果。方法将本院2013年8月至2015年12月期间NICU的150例早产实行研究,并把他们分成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例数为75。对照组需要实行常规母乳喂养的健康宣教,而研究组需要选择系统化母乳喂养的健康宣教。观察并对比两组母乳喂养的状况。结果通过宣教,研究组对于早产实行母乳喂养的方式,母乳喂养的情况与发生NEC和喂养时不耐受的情况均好于对照组,两组在统计学上的差异可见有意义(P<0.05)。结论建设和实行对早产母乳科学的喂养与系统化的健康宣教能将早产受到母乳喂养的概率有效提升,降低NEC与喂养时不耐受的发生概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健康宣教 早产儿 NICU 母乳喂养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加CPAP(鼻塞持续正压通气)预防早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7月—2012年4月我科(出生小于34周孕,体重小于2100g)早产于出生0.5—2小时内气管内注入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100mg/kg)后加CPAP(鼻塞持续正压通气)5小时。结果30例早产均未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而且无颅内出血、肺出血、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并发症发生,门诊随访无视网膜病,听力及智力筛查均无异常。结论早期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加CPAP(短期)预防早产呼吸窘迫综合征可减轻病情,避免有创机械通气,缩短氧疗时间,减少早期和后期并发症。对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肺表面活性物质 CPAP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胺泵雾化辅助治疗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支气管发育不良的患儿15例,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经呼吸机管道应用雾化泵给予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胺泵雾化治疗q8h,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在呼吸机撤离、氧疗时间、肺部胸片好转方面比较。结果治疗组在呼吸机撤离、氧疗时间和肺部胸片好转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比较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胺辅助治疗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布地奈德 复方异丙托溴胺 早产儿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鼻塞式间歇指令通气(nIMV)和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在无使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早产呼吸窘迫综合症(RDS)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41例入选RDS早产,随机分入nIMV组和nCPAP组,均无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观察治疗后临床症状和血气指标的变化。结果nIMV组需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比率低于nCPAP组(20%vs43%,P<0.05);nIMV组CO2潴留比率低于nCPAP组(25%vs57%,P<0.05);nIMV组平均上机时间低于nCPAP组(2.83dvs5.02d,P<0.05);nIMV组低氧血症的比率低于nCPAP组(35%vs48%,P>0.05),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nIMV能更有效的对RDS新生儿进行呼吸支持治疗。

  • 标签: 呼吸窘迫综合征 鼻塞式间歇指令通气 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早产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产发生的原因及早产发病及死亡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11年1月1日-2012年1月1日住院分娩453例早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抽取足月分娩的100例进行相关对照。比较孕周不同新生儿窒息和新生儿死亡的差异。结果胎膜早破、子痫前期、不明原因、胎盘因素、胎位因素为早产原因的前5位;早产还与孕妇未做产前检查相关。早产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和死亡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产病因复杂,减少早产的发生率关键是重视围产期保健,积极防治妊娠并发症,可降低围生儿并发症及死亡率。

  • 标签: 早产 围生儿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地处中国南方沿海的钦州市围产儿神经管缺陷(NTDS)的相关因素。方法按全国出生缺陷监测方案的要求,对2010-2013年钦州市出生缺陷监测医院出生的303596例围产儿监测,并对神经管缺陷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神经管缺陷60例,NTDS总发生率1.98/万,年度发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降幅达57.14%,其中无脑畸形、脊柱裂、脑膨出发生率分别是0.99/万、0.79/万、0.2/万;围产儿NTDS的发生率城镇为0.59/万,乡村为2.15/万,男性为1.93/万,女性为2.03/万;产妇年龄别发生率<20岁组的发生率最高3.21/万,25~岁组的发生率最低1.51/万;产前确诊的构成比是68.33%,产前B超诊断的比例68.33%;产母初中及以下人群的构成比占91.67%。结论2010-2013年钦州市围产儿神经管缺陷的发生率出现下降趋势,应加强对农村育龄妇女及初中以下毕业低学历人群的神经管缺陷干预工作。

  • 标签: 围产儿 神经管缺陷 因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2年—2013年对产科3154例和新生儿科480例新生儿的行为神经测定的结果,探讨早期行为神经测定的必要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产科和新生儿科的足月新生儿作为调查对象,分为A、B两组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并统计分析。结果A组评分38.31±0.01分,高于B组评分33.24±0.18分,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顺产和剖宫产两种分娩方式对评分影响无统计学差异;而男童评分高于女童,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男女性别对评分影响无统计学差异;而顺产评分高于剖宫产评分,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中缺血缺氧性脑病和窒息、高胆红素脑病、先天发育畸形的患儿评分低于肺炎、败血症、颅内出血、羊水咽下综合征的患儿,P<0.01。结论新生儿行为测定对评估新生儿早期发育水平及筛查高危儿并对今后指导康复计划极其重要,而分娩方式和不同疾病对高危儿的早期发育存在不同影响。

  • 标签: 新生儿 行为神经测定 高危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面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神经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足月新生儿13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全面护理干预。评估两组新生儿神经行为,统计两组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第14d和28d神经行为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护理干预可促进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 标签: 全面护理干预 新生儿 神经行为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鼠远位触液神经元对其神经病理性疼痛行为学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CI组、CCI+毁损组。用CB-HRP追踪标记远位触液神经元,以经典的CCI为疼痛模型,同时利用红藻氨酸毁损远位触液神经元,用PWT和PWL测定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行为学表现。结果CCI模型建立后的第1、3、7、14天,与CCI组相比,CCI+毁损组的行为学评分PWL和PWT值明显降低(P<0.05);CCI组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毁损大鼠远位触液神经元可增强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表达,提示这些神经元可能参与了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形成及调控。

  • 标签: 远位触液神经元 神经病理性疼痛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游泳和抚触对新生儿神经行为及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于2010年2月~2012年2月将在我院正常分娩或剖宫产出生的168例足月新生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仅进行淋浴,而研究组在淋浴后采用游泳加改良抚触,比较两组新生儿的神经行为及体格发育情况。结果研究组新生儿在42d及3个月的体重、身长及头围情况与同时期的对照组新生儿比较均有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62、10.35、3.64、4.45、2.83、4.36,P<0.05)。研究组新生儿在14、28d的NBNA评分与同时期的对照组新生儿比较均有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03、4.65,P<0.05)。结论游泳与抚触的有机结合有利于促进新生儿的神经行为和体格发育,是促进婴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一种有益的保健运动。

  • 标签: 游泳 抚触 新生儿 神经行为 体格发育
  • 简介:摘要目前早产早产死亡有一定的发病率,而早产的高危因素多样性。现对早产的高危因素作一综述。

  • 标签: 早产 早产儿 高危因素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早产极低体重儿常见症状,对其临床护理管理(环境管理、呼吸管理、喂养管理)及其新型护理方法(新生儿PICC技术、抚触、“袋鼠式护理”、“鸟巢”护理)进展进行讨论总结,目的是应用新护理方法,促进早产低体重儿正常生长发育,减少并发症,提高其成活率。

  • 标签: 早产 低体重儿 临床管理 常见症状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早产相关的高危因素以及相应防治对策。方法选择本院2007年1月至2010年3月间妇产科所发生的早产病例137例的临床高危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并选择同期足月分娩的正常病例137例作为对照组。结果通过回顾性分析两组间孕妇的临床资料,按照相关性系数排行造成早产的高危因素依次为年龄(小于20或大于35岁)、妊高症、胎盘因素、生殖道感染、子宫发育不良、应急状态、产检次数偏少等。结论临床上如何准确识别早产的危险因素,有效进行早期预测及妊娠期的重点监护、干预成为了有效降低早产死亡率的重要干预措施。对于临床存在高危因素的产妇人群,孕期应进行有规律高频次的定期产前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尽量延长孕周以便争取时间使促胎儿成熟的药物作用,并尽量选择剖宫产,提高早产存活率。

  • 标签: 早产儿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产发生的主要因素及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对本院2003年1月至2008年1月住院分娩的224例早产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主要病因及防治措施。结果本组224例主要发生因素自发性早产191例(85%),其中足月前胎膜早破(PPROM)106例;其它自发性早产(包括双胎妊娠、精神心理因素、以及外力造成外力、性生活过频等造成的早产)33例。医学指征干预的早产(包括子痫前期、胎儿宫内窘迫、胎儿生长受限、产前出血),85例(38%)。三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早产的最主要发病因素是自发性早产(PPROM)和双胎、精神心理因素、外力因素等,其次是病理因素所致的具有医学指征干预的早产。进行孕期保健时,应注意早期预测及妊娠期的重点监护、干预,这是降低早产发生率及围产儿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 标签: 早产 足月前胎膜早破(PPROM) 自发性早产(SPB) 医学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先兆早产孕妇宫颈长度测量运用于预测早产的临床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1年11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278例先兆早产孕妇,通过超声检测该278例先兆早产孕妇的宫颈长度,并且随访跟踪,直至分娩。结果该278例先兆早产孕妇,早产组为112例,足月产组为166例,早产率为40.3%(112/166)。早产组平均宫颈长度(24.3±5.0mm)明显低于足月产组平均宫颈长度(34.0±6.8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长度与早产发生具有密切联系,以宫颈长度3.0cm为界,宫颈长度预测早产的敏感性为98.4%,特异性为60.3%,阳性预测值为67.6%,阴性预测值为97.8%。结论测量宫颈长度对于预测先兆早产孕妇的早产是有效可行的,在临床上可以指导合理用药及护理,减少死亡率与发病率。

  • 标签: 早产 子宫颈 预测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神经外科脑血管疾病患者介入治疗过程中护士进行多元化行为角色转变,为患者提供全方位护理的效果,以期提高患者满意度,复查依丛性和对基层医院开展介入治疗新技术的认可度,以推动基层医院神经外科介入治疗的发展。方法对2014年5月—2017年5月118名住院行神经外科脑血管介入检查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时间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组护士进行多元化行为角色转换为其提供全方位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责任制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复查率及对我院开展新技术新业务的认可度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实验组满意度98.38%,对照组满意度85.71%(P<0.05),实验组复查率22.58%,对照组复查率3.57%(P<0.01),实验组对我院开展新技术业务的认可度72.58%,对照组35.70%(P<0.01)。结论护士进行多元化行为角色转变,为患者提供全方位一条龙式护理服务,收效良好,值得推崇。

  • 标签: 多元化 行为角色转变 神经血管介入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重度子痫前期早产与自发性早产的临床结果,分析重度子痫对早产母婴的影响及其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5月来我院进行分娩的重度子痫前期孕妇60例作为观察组,后选取同一时期来我院进行分娩的60例自发性早产孕妇为对照组,对其临床分娩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比较。结果经记录统计,观察组60例孕妇中有51例孕妇进行了剖宫产,剖宫产率为85%;对照组60例孕妇中有13例孕妇进行了剖宫产,剖宫产率为21.7%,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孕妇胎死率为15%,观察组孕妇胎死率13.3%,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新生儿,相关疾病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子痫前期早产和自发性早产对胎儿均有影响,都有一定的胎死率,但重度子痫前期早产对新生儿的生命质量影响较重,因此应对孕妇早产采取一定的产前诊断和干预措施,降低死亡率和提高新生儿质量。

  • 标签: 重度子痫前期 早产 新生儿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