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病历摘要患者男性,51岁.因腹胀、疲乏8年伴皮肤黄染1月于2002年10月9日入院.经内科治疗无效,黄疸持续加重,出现陶土色大便,明显消瘦.于2002年11月6日施行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术中发现中等量腹水,肝脏明显增大,显著瘀胆,全肝弥漫分布大小不等结节,质硬,紫褐色,右肝后叶有一约8.0cm×7.5cm×7.0cm大小肿块,紧邻第三肝门与周围组织粘连甚多,肝门见肿大淋巴结,从右肝内至肝外胆管、胆囊充满栓与陈旧性血块,胆总管直径约2.0cm,清除栓后见胆道粘膜轻度充血水肿,用5-FU反复冲洗胆总管.

  • 标签: 例原位 原位肝移植 肝移植体会
  • 简介:摘要在当前地质勘察的过程中,经常使用原位测试技术,这种技术的优势在于不会对施工现场造成破坏,并且尽可能的降低对检测对象造成的不利影响,将其天然状态放在首要的位置上,在应用的过程中,主要是对测定对象使用实验的手段,对其物理指标进行测量,进而得到相应的状态以及性能,在采用原位测试技术的过程中,主要包含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原位检测,一部分是原位实验。

  • 标签: 原位测试技术 工程物探方法 场地特征分析
  • 简介:摘要:原位测试技术在工程勘察工作中予以应用,不仅能够提升勘察的速度,还能对勘察方式进行优化,还可以有效的检测岩体中自身具备的特点,保证勘察结果的精准性。本文重点对原位测试技术的特征和优势进行分析,对原位测试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研究,更好地对原位测试技术与工程勘察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阐述,以此来促进原位测试技术的创新发展。

  • 标签: 原位测试技术 工程勘察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在工程勘察中,原位测试技术的使用起着重要作用。它不仅可以丰富勘察手段,提高勘察效率,而且可以确定岩土体的自然力学特性,使勘察结果更准确、更具代表性。因此,通过分析原位测试技术的特点及其在勘察过程中的合理应用,对岩土工程勘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工程勘察 原位测试 应用
  • 简介:摘 要: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迅速发展,地铁施工主要集中在建筑物较为密集的区域进行,施工红线范围内往往存在各类市政管线;基坑工程施工对地下管线影响不容小觑,对于一些重大,迁改周期长、迁改困难的,且制约着工程施工进度的管线。采用原位保护的方法对整个工程的施工工期、投资、环境等影响具有较大意义。

  • 标签: 轨道交通 地铁 管线 迁改 原位保护
  • 简介:摘要: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隧道的兴建也呈现迅猛增长,对公路隧道的通行能力也日益提高。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双向四车道或者甚至双向六车道的公路隧道已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交通流量需求。因此,迫切需要在现有隧道的基础上进行改建或新建,以适应双向八车道公路隧道的建设需求。隧道的扩建指的是在现有隧道基础上进行改造或增设,以提高其通行能力或满足更高的交通需求。隧道原位扩建的最显著特点是施工过程中需要拆除现有隧道的支护结构,这导致了施工工序的复杂性显著增加。此外,原隧道支护结构的拆除会对隧道周围岩石造成较大的扰动,而围岩所经历的应力路径也变得更加错综复杂。本研究旨在通过理论分析,探索原位扩建隧道的围岩变形特征和力学机理。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老年病科PICC导管留置导管移位原因和对策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期间我科收治的147例置管的病人作为观察对象,观察其PICC导管移位原因并进行分析,最后进行对策干预。结果在147例PICC导管留置患者中,其中共出现21例发生导管移位,8例滞留在外周静脉,13例误入颈内静脉。发生原因主要包括患者体位不当、过度活动、固定不牢、情绪紧张等。结论PICC导管留置导管移位使临床中常出现的并发症,应加强护理对策干预,延长PICC导管留置时间,防止出现移位。

  • 标签: PICC 留置导管移位 对策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构建一个基于ERAS理念下膀胱根治性切除术+回肠原位新膀胱进行早期教育活动设计方案,评价其应用研究效果。方法将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期间收治的80例膀胱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根据入院和治疗顺序随机抛掷硬币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加速康复护理干预及量化研究,分析两组数据差异。结果实验组膀胱根治性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后患者活动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疼痛评分、通便时间、术后平均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活动方案对膀胱根治性切除及回肠原位新膀胱术后患者中有效。

  • 标签: 膀胱癌根治性切除 回肠原位新膀胱术 早期活动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分析了鼻咽放以及化疗患者的PICC导管出现的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从而有效的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本次研究选择了2021年6月到2022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60名鼻咽放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分析研究在PICC-RI当中出现的危险因素,分析的具体内容涵盖了年龄,性别,PICC留置时间,置管的时间季节,患者单次穿刺的次数以及型号和穿刺的部位等等系列指标进行测量,使用SPSS20.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导管相关性感染一共24名, 发生率占比为9.2%,其中导管出现的血流感染4名,留置时间以及季节和维护频率等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鼻咽癌 放化疗患者 PICC导管 相关性感染 危险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纹理分析联合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intensity curve,TIC)对乳腺浸润性导管与纤维腺瘤鉴别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病理学证实的75例女性患者(乳腺浸润性导管48例,乳腺纤维腺瘤27例)的MRI图像,分别绘制TIC及使用纹理分析软件中的直方图、绝对梯度、游程矩阵、共生矩阵和自回归模型共5种分析方法,对增强图像上的乳腺病灶进行纹理特征提取,共获得306个纹理特征参数;采用Fisher相关系数(Fisher coefficient,Fisher)、最小分类误判率+平均相关系数(classification error probability and averag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POE+ACC)及互信系数(mutual information coefficient,MI)三种统计学方法,分别筛选出区别乳腺浸润性导管与纤维腺瘤的10个最佳纹理特征参数。使用B11程序中的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线性鉴别分析法(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和非线性鉴别分析法(non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NDA)对这10个最佳纹理参数进行降维和分类,计算最佳纹理特征参数下病灶的最小误判率。统计TIC方法、纹理分析方法及两种方法联合下鉴别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纹理分析方法以Fisher+NDA或POE+ACC+NDA组合的最小误判率最低(4%),其筛选出用于建模的10个最佳纹理参数分别为:Fisher+NDA为GeoW1、熵S (5,-5)、相关性S (5,5)、熵S (4,-4)、熵S (5,0)、熵S (5,5)、Teta2、熵S (4,0)、Teta3、熵S (3,-3)。POE+ACC+NDA为GeoYo、Vertl_Fraction、GeoW5b、GeoW4、相关性S (5,5)、Teta1、Vertl_ShrtREmp、GeoNx、GeoAox、GeoX。TIC方法、纹理分析方法及两种方法联合下鉴别诊断的敏感度为87.5%、93.8%、97.9%;特异度为29.6%、11.1%、14.8%;准确度为66.7%、64.0%、68.0%。结论常规MRI平扫与增强的基础上,采用TIC与MRI纹理参数分析可以提高乳腺浸润性导管和乳腺纤维腺瘤的敏感度和准确度,其对乳腺纤维腺瘤与浸润性导管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 标签: 乳腺肿瘤 乳腺纤维腺瘤 乳腺浸润性导管肿瘤 鉴别诊断 磁共振成像 纹理分析 时间-信号强度曲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肺涎腺型导管(primary salivary gland-type duct carcinoma of lung,LSD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以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方法收集并分析2020—2021年间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手术切除后病理确诊的2例LSDC患者的临床特征、病理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分子特点并文献复习。结果本组2例LSDC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49岁(例1)和64岁(例2),均有吸烟史。CT表现及大体检查显示2例均为中央型肿块,最大直径分别为16 mm和35 mm;LSDC组织形态上与乳腺导管相似,肿瘤细胞具有在导管内生长的特征,形成实性巢状、乳头状、微乳头状或筛孔状,可见原位成分伴有粉刺样坏死;细胞显著异型,核大、不规则,圆形、卵圆形,核仁显著,胞质丰富,嗜酸性或胞质透亮,核分裂象多见;免疫组织化学示肿瘤细胞广谱细胞角蛋白(CKpan)和细胞角蛋白(CK)7阳性,部分表达雄激素受体,HER2呈中等强度表达(2+),甲状腺转录因子1、Napsin A、p40、GATA3、mammaglobin、GCDFP15、SOX10、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504S、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波形蛋白、S-100蛋白、平滑肌肌动蛋白、CK5/6、p63阴性,部分基底细胞/肌上皮细胞表达p40和CK5/6,显示出导管的双层细胞结构;二代测序检测本组LSDC发现例1未见基因异常,例2伴有TP53和KMT2A基因突变。结论LSDC是一种十分罕见具有高度侵袭性的涎腺型恶性肿瘤,确诊主要依赖于术后病理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应注意鉴别诊断以防误诊。

  • 标签: 肺肿瘤 涎腺导管 基因,erbB-2 受体,雄激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肿瘤干细胞标志物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CD)133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承德市肿瘤医院和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的10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CD133蛋白表达,并用χ^2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CD133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组织不同程度地表达CD133.不同肿瘤直径组间CD133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76,P=0.024),其中肿瘤直径〉2~5cm组CD133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肿瘤直径≤2cm组[56.72%(38/67)比26.09%(6/23),χ^26.429,P<0.012].不同组织学分级间相比,CD133阳性表达率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6.274,P=0.043).并且,有淋巴结转移者CD133阳性表达率比无淋巴转移者高[64.71%(22/34)比39.71%(27/68),χ^25.675,P=0.017)].乳腺浸润性导管组织中,CD133阳性表达率在不同年龄、不同临床分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7,P=0.674;χ^22.874,P=0.242).结论CD133有可能作为判断乳腺浸润性导管侵袭转移的指标.

  • 标签: 肿瘤干细胞 抗原 CD 导管 乳腺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支气管封堵器与双腔支气管导管用于食管根治术患者全麻单肺通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择期食管根治术患者40例,ASAI~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双腔支气管导管组(A组)20例,支气管封堵器组(B组)20例。全麻麻醉诱导后,A组常规插入双腔气管导管,用纤支镜确定两组导管位置并固定。B组用单腔气管导管,插管固定后从中置入支气管封堵器至目标肺侧支气管;观察两组患者插管及定位时间、单肺通气的成功率及单肺通气前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情况,然后比较其单肺通气前后通气效应及气道压力变化、单肺通气时低氧血症发生率、术后咽喉痛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两组相比较,A组插管时间和导管定位时间长、术后总的并发症、声嘶和喉痛发生率高(P<0.05),OLV30min、OLV60min时,B组患者气道压比A组明显降低(P<0.05),但是两组在拔管时间、单肺通气时间、导管移位发生率、单肺通气前后HR、MAP的变化、术侧肺萎缩优良率低氧血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下支气管封堵器与双腔支气管导管用于食管根治术单肺通气的成功率及效果相似,但在插管定位时间、困难气道、气道峰压增加率、咽痛声嘶发生率等方面支气管封堵器封堵技术优于双腔气管插管技术,全麻下支气管封堵器单肺通气用于食道根治术是一种比较理想麻醉选择,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支气管封堵器 双腔支气管导管 食管癌 单肺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27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资料齐全的浸润性导管82例,钼钯X线片明确X线表现并标明有关肿块、钙化、肿大淋巴结等并进行分组。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2例患者组织中的p27的表达水平。结果p27在浸润性导管的低表达率为65%,有无钙化组中,含钙化的浸润性乳腺癌中低表达的p27值明显高于不含钙化的,x2等于6.7456,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0.05;按年龄分组中,x2等于0.1344,p>0.05;肿块≥3厘米及小于3厘米分组中,x2等于4.468统计学有差异,P<0.05;有无腋下淋巴结肿大中,x2等于10.123,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p27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此种病理类型的恶性程度之高及预后之差,本研究表明浸润性乳腺癌中钙化、较大肿块、腋下淋巴结肿大与p27的低表达有相关性,可以作为浸润性乳腺癌预后较差的一种参考。

  • 标签: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乳腺钼靶X线片 p27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口腔修复重建手术患者术中鼻气管导管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选取发生鼻翼压力性损伤的20例口腔修复重建手术患者作为病例组,均为I期压力性损伤,匹配未发生压力损伤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可能导致鼻翼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因素。结果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质指数较高(OR =10.616,P=0.005)、术前白蛋白低于40g/L(OR =8.213,P=0.039)是口腔修复重建手术患者术中鼻气管导管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护理人员术前应加强评估口腔修复重建手术患者的体质指数及术前白蛋白,术中加强观察与干预,积极预防鼻气管导管压力性损伤的发生。

  • 标签: 口腔癌 经鼻气管插管 鼻翼 压力性损伤 病例对照研究
  • 简介:常以为人是一个容器,盛着快乐,盛着悲哀。但人不是容器,人是导管,快乐流过,悲哀流过,导管只是导管。各种快乐悲哀流过,一直到死,导管才空了。

  • 标签: 导管 人生 快乐 悲哀 容器
  • 简介:目的探讨对于肌层浸润性膀胱患者,以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同时介绍一种改良的双u原位新膀胱的尿道重建方法。方法2010年3月至2016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泌尿外科对8例经过挑选的肌层浸润性膀胱患者行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8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51~66岁,术前通过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证实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病理诊断明确后,于经TURBT术后4周内手术。膀胱切除后,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对尿道残端进行4针预缝,其后通过耻骨上5cm小切口取出标本,切取末段回肠以双U法成形为新膀胱,颈部与预缝的尿道吻合形成原位新膀胱。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300--420min,失血量800—1200ml,输血量600-1000ml。术后1例出现尿漏,在充分引流、加强营养后恢复。术后住院时间12-21d,术后均予GC方案(吉西他滨800mg/m2,顺铂70mg/m2)进行辅助化疗。随访4-60个月,1例于术后2年死于远处转移,另7例术后复查CTU无上尿路积水,日间控尿满意,夜间存在尿失禁。结论对于仔细选择过的患者,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术式。术中在机器人视野中预先缝合尿道,行体外尿流改道仅需较小切口,又缩短了手术时间,在技术上无法达到体内尿流改道的情况下,是一种值得推荐的选择。

  • 标签: 肿瘤 机器人 膀胱切除术 尿流改道
  • 简介:摘要目的原位心脏移植,是将受体病变心脏切除后,在原位植入供体心脏1。我院于2003-2008年成功地为7例终末期心脏病患者进行了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手术顺利,2例患者健康存活至今,1例因术后低心排、呼吸、循环衰竭死亡,1例因急性排异反应死亡,3例因慢性排异反应一年后死亡。结论心脏移植已逐步成为临床上治疗某些终末期心脏病的一项切实可行的措施2。现将手术配合总结如下

  • 标签: 心脏移植 手术配合 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