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乳腺导管原位(DCIS)的组织学级别及各分子分型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6年1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40例DCIS患者的手术标本进行回顾性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R、PR、HER-2和Ki67的表达,并根据结果对所有病例进行分子分型。分析不同级别及不同分子分型DCIS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年龄及组织学分级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Kruskal-WallisH检验),其余指标比较采用χ^2检验。ER、PR、HER-2表达的两两比较用χ^2分割法。结果在全部240例患者中,低级别DCIS有74例(30.8%),中级别DCIS139例(57.9%),高级别DCIS27例(11.3%);luminalA型92例(38.3%),luminalB型70例(29.2%),HER-2过表达型76例(31.7%),三阴型2例(0.8%)。不同级别DCIS患者年龄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224,P=0.073),但ER、PR及HER-2表达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2.974、59.391、58.501,P均〈0.001)。两两比较结果显示,ER、PR在低级别DCIS中的表达均高于中级别和高级别DCIS(ER:χ^2=36.345、67.769,P均〈0.014;PR:χ^2=41.172、51.440,P均〈0.014);HER-2在高级别DCIS中的表达高于中、低级别的DCIS(χ^2=6.391、50.132,P均〈0.014)。不同分子分型患者的年龄分布及患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11、4.332,P=0.847、0.228),但是组织学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779,P〈0.001)。组织学分级在luminalA型分别与luminalB型、HER-2过表达型、三阴型比较,luminalB型与HER-2过表达型比较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0)。结论检测DCIS的分子分型,可为临床诊疗及而后预测辊供参考.

  • 标签: 乳腺肿瘤 导管原位癌 分子分型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乳腺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第一位恶性肿瘤。随着筛查的开展、筛检技术的提高及人民健康意识的加强,导管原位(DCIS)和导管原位伴微浸润(DCIS-MI)的检出率显著增加。本文就国内外关于DCIS-MI的辅助检查、分子生物学特点及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乳腺癌 导管原位癌 微浸润 免疫组化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更换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tunneledcuffedcatheters,TCC)时,采用原位换管方式的可行性,并对两种换管方式进行比较。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6年1月在泰兴市人民医院使用TCC作为血管通路行血液透析患者,因故不能使用原TCC须行TCC更换,共更换TCC24例次,其中常规原位换管组10例,改良原位换管组14例;比两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并发征,术后感染发生例数。结果原位换管二组24例均成功,常规组术中见1例心律失常,两组未见空气栓塞、血气胸及血肿形成并发症,改良原位换管组出血量,手术用时小于常规原位换管组。结论改良的原位更换TCC操作简单、安全、可避免新的血管损伤,延长TCC的使用,同时出血少,手术用时短,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 原位换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膀胱根治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手术配合。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膀胱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采用腹腔镜膀胱根治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结果手术持续时间4.5~7.5小时,患者出血量达80~580ml,手术结束后住院时长10~28天。术后患者膀胱充盈效果良好,对膀胱功能效果满意。结论针对膀胱患者采用腹腔镜膀胱根治全膀胱切除回肠原位新膀胱术对患者安全性高、可靠性好,并且手术过程中出血少,恢复速度快、对患者创伤程度低、术后并发症低等优势。手术过程中采取全面高效的护理方法,并娴熟配合手术,保障了患者手术安全顺利进行。

  • 标签: 腹腔镜 膀胱癌 全膀胱切除 回肠原位新膀胱术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Glisson蒂横断式原位肝切除在肝细胞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在我院进行原位肝切除的肝细胞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原位肝切除手术,实验组采用Glisson蒂横断式原位肝切除手术,观察两种方式的应用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术后D1和D7ALT低于对照组、ALB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Glisson蒂横断式原位肝切除手术在肝细胞的治疗中,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出血量少,并发症少,适合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Glisson蒂横断式 原位肝切除 肝细胞癌 治疗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对比超声与钼靶摄影诊断乳腺导管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妇科收治的已经病理学证实的乳腺导管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与钼靶摄影检查诊断,观察对比检查结果。结果:超声检查显示:边界与周边组织界限不明确及存在不规则实性肿块17例,边界清晰且肿块呈规则形状患者13例,囊性肿块7例,无超声表现患者28例,分别占比26.2%、20.0%、10.8%、43.1%;钼靶摄影检查显示:边界不规则且存在高度密影患者22例,出现丛样微小钙化点患者27例,无表现患者16例,分别占比33.8%、41.5%、24.6%;超声检查、钼靶摄影检查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6.9%、75.4%,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钼靶摄影诊断乳腺导管的应用价值要高于超声检查,但是当对结果存在疑问时,可联合超声检查进行核实,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 标签: 乳腺导管内癌 超声 钼靶摄影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总结MRI评估肝细胞(HCC)患者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术后疗效的研究进展。方法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和Embase数据库,以肝细胞、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磁共振成像为关键词,检索1990年1月-2016年3月有关HCC患者TACE术后疗效评估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MRI技术种类丰富,可进行平扫、增强扫描和各种功能成像,通过监测水扩散、血供、代谢和血氧水平等多种形式,评估HCC患者TACE术后疗效。但各种MR成像序列都有各自的优缺点,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结论MRI在评价HCC患者TACE治疗效果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多种成像序列联合使用效果会大大增加。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技术的进步,MRI在评估HCC患者TACE术后疗效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标签: 肝细胞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磁共振成像 栓塞 治疗性
  • 简介: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全球流行病学统计,乳腺癌占新发肿瘤的23%,占总肿瘤病死人数的14%([1]),浸润性导管是乳腺癌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Ets变异体1(ETV1)是Ets基因家族重要的成员之一,最近的研究表明:ETV1可通过融合基因等方式影响正常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等途径([2]).

  • 标签: 乳腺浸润性导管 变异体 癌组织 ETS 流行病学统计 浸润性导管癌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阴式与腹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宫颈原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30例行腹式子宫全切除术治疗的宫颈原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将其命名为对照组;同时选取同一时间段30例型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除术的宫颈原位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命名为研究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抗感染治疗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皆优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随访6个月的并发症发生率3.3%与病灶残留率3.3%皆低于对照组的20.0%和13.3%(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用于治疗宫颈原位患者,比腹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更显著、应用价值更高。

  • 标签: 宫颈原位癌 腹腔镜 阴式子宫全切除术 腹式子宫全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卵巢癌病人经腹腔植入中心静脉导管行腹腔热灌注洛铂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我院82例卵巢癌病人,根据治疗方法分两组,对照组行全身静脉化疗,观察组行腹腔热灌注洛铂治疗,对比两组疗效、毒性反应、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人附睾蛋白4(HE4)水平。结果两组病人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毒性反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经治疗后2组患者HE4和VEGF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效果更显著(P<0.05)。讨论腹腔热灌注治疗卵巢癌病人,可降低药物对消化道、肝肾功能、骨髓造血等毒性反应,促进血管内皮因子生长,提高HE4水平,治疗效果确诊,可推广运用。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 卵巢癌 腹腔热灌注 洛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清点方法对术中异物遗留体腔的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实验组清点方式(1)坚持“原位清点法”严格清点手术中用物,有效预防异物体腔遗留的发生。(2)完善手术室护理清点单,制作符合专科特色的各类护理清点单。(3)强化手术室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责任心。(4)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加强素质教育,坚持以患者至上,手术安全第一为宗旨。对照组按照常规清点方式进行清点。结果实施原位清点方式进行术前用物清点的手术发生异物遗留或术中查找用物的发生率均为0,实施常规清点方式的异物遗留发生率为0,但是术中查找用物的发生率较原位清点高。结论“原位清点法”不仅减轻了巡回护士的负担,同时也预防了因手术用物清点不清而导致的体腔异物遗留或查找用物的发生,降低了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提高医生的满意度。

  • 标签: 手术室 原位法 唱点法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膀胱全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膀胱肿瘤病人术后护理体会。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7月~2016年3月行膀胱全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患者顺利接受手术,康复出院,未出现新膀胱尿道吻合口瘘等并发症,无排尿困难;未出现护理并发症。结论术后各引流管的护理、并发症的预防以及膀胱功能的训练是本手术护理的关键,精心护理有助于预防和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的效果。

  • 标签: 膀胱癌 原位回肠新膀胱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磁共振成像在原发性肝细胞导管化疗栓塞术后(TACE)的早期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8月在我院收治的30例原发性肝细胞患者在TACE术前、后分别5~12d内进行MR、PWI检查,比较分析术前、后负增强积分(NEI)及病灶达峰时间(TTP)、最大信号下降率(MSD)及信号增强比(SER)的各指标差异。结果TACE术后NEI明显增多,TTP明显缩短且SER降低相比术前(P<0.05),TACE术前、后MSD值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PWI能够敏感地观察到术前后的血流变化,用于评价TACE早期疗效。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原发性肝细胞癌 经导管化疗栓塞术 早期疗效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少见的特殊类型乳腺恶性病变与常见乳腺浸润性导管的超声声像特征差异.方法选取经术后病理证实的乳腺乳头状34例,乳腺黏液39例,同期诊断的乳腺浸润性导管100例,对3组患者的术前超声声像进行分析对比,探讨乳腺乳头状、乳腺黏液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的声像特征差异.结果乳腺乳头状的病灶直径≥2cm(76.47%)、边界清晰(52.94%)、边缘无毛刺(73.53%)、后方回声不衰减或增强(82.35%)、病灶内部等回声(35.29%)、无微小钙化灶(55.88%)的比例均高于乳腺浸润性导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黏液的病灶边缘无强回声晕(79.49%)、后方回声不衰减或增强(84.62%)、病灶内部混杂回声(64.10%)、病灶内部等回声(25.64%)、无微小钙化灶(74.36%)的比例均高于乳腺浸润性导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乳头状、乳腺黏液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的声像特征存在差异,可以作为术前鉴别诊断的一种辅助手段应用.

  • 标签: 特殊类型 乳腺 浸润性导管癌 超声
  • 简介:【摘要】 目的:对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在散光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取医院收治的散光患者 60 例,患眼 75 只,均给予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治疗,对治疗前、术后 3 个月、 6 个月与 1 年裸眼视力、散光度进行比较,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 3 个月、 6 个月、 1 年裸眼视力、散光度改善都极为明显,差异显著( P < 0.05 ),有统计学意义。并发症发生率 2.67% ( 2/75 ),经过纠正治疗,均康复。结论:散光患者治疗中,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的应用对于改善裸眼视力以及散光度可发挥重要作用,应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

  • 标签: 散光 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DNA倍体和P53与乳腺浸润性导管临床病理学因素(患者年龄、肿瘤大小、临床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分子分型、淋巴结转移情况、有无栓)的相关性,并探讨P53与DNA倍体的相关性,从而为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XX医院2015年9月至2016年4月间乳腺肿瘤患者112例,采用细胞DNA自动检测分析仪测定细胞核DNA含量,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P53,分析DNA倍体和P53与乳腺浸润性导管临床病理学因素的相关性以及DNA倍体与P53的关系。结果良性肿瘤、导管、浸润性导管三组的DNA异倍体率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823,P<0.001)。P53蛋白阳性表达与肿瘤组织分级有关(χ2=28.439,P<0.001)。P53蛋白阳性表达细胞中DNA含量高于P53蛋白阴性表达细胞(t=2.18,P=0.033)采用spearman’s秩相关进一步分析P53蛋白表达与DNA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P53蛋白(r=0.753,P<0.01)表达与DNA含量呈正相关。结论恶性肿瘤中DNA倍体率明显高于良性肿瘤,提示细胞DNA定量对肿瘤良恶性鉴别有重要价值。DNA含量与组织分级和分子分型有关,组织分级越高,DNA含量越高,提示肿瘤的恶性度越高。P53阳性表达与组织分级、分子分型及淋巴结转移有关;DNA含量越高和P53阳性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临床病理分期和有无栓无关。

  • 标签: 乳腺癌 DNA倍体P53临床病理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纤维乳腺导管内窥镜在治疗乳腺导管占位性病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42例乳腺导管占位性病变患者,术中均经乳腺导管内窥镜辅助定位,并将术前经乳腺导管内窥镜检查的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对患者随访24个月。结果42例患者中术前经乳腺导管内窥镜诊断为24例乳腺导管乳头状瘤,17例乳腺导管乳头状瘤病,1例乳腺导管,无炎性病变者,术后与病理结果比较显示诊断总符合率为90.48%(38/42)。患者均在纤维乳腺导管内窥镜下行手术治疗,病灶切除准确。患者出院后随访24个月,均未复发及乳头溢液发生。结论纤维乳腺导管内窥镜诊治乳腺导管占位性病变,可使病变部位在直视下确定,能较为准确的判断病变性质,辅助手术定位准确,提高手术疗效。

  • 标签: 纤维乳腺导管内窥镜 乳腺导管占位性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位再生医疗技术在浅Ⅱ°及深Ⅱ°烧伤创面治疗的心得体会。方法我科自2014年01月01日至2016年12月30日共收治了108例浅Ⅱ°及深Ⅱ°烧伤病人;均采用半暴露疗法,创面不使用任何消毒剂;在早期,创面涂药厚度约1mm,再用单层的MEBO纱布辅料覆盖创面,每隔6小时换药一次;浅Ⅱ°创面逐渐愈合,继续使用MEBO护肤2周,每日2次,用药1周;深Ⅱ°创面液化期继续外涂烧伤膏厚度约1mm,仍用单层的MEBO纱布辅料覆盖创面,每隔8小时换药一次;在修复期和康复期,仍继续外涂烧伤膏,厚度约0.5mm,每日换药2次。结果经过我们规范的原位再生医疗技术治疗,其中96例患者创面无疤痕愈合,或仅有少许色素沉着,另外12例患者入院前在家外敷草药后创面感染,我们仍按“原位再生医疗技术”给予处理创面,最终达到软疤痕愈合,愈后皮肤无瘙痒、疼痛等不适;换药时患者未感觉明显疼痛、创面也无活动性出血,而且费用低廉(最少的2300元,最多者26000元),患者及家属满意,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结论原位再生医疗技术对浅Ⅱ°及深Ⅱ°烧伤面愈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创面能达到无疤痕愈合,或少许色素沉着,关节部位愈后无功能障碍,而且费用低廉,操作简单易学,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肿瘤致输尿管狭窄患者采用输尿管镜扩张联合双J管置入法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优于传统手术治疗,安全性较好,值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烧伤 原位再生医疗技术 创面愈合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颈内静脉原位换管优于重新置管 。方法 :选择长期 输注胃肠外营养 、刺激性药物 等 置入 颈内静脉 导管 共 30 例 的患者。其中 15 例 作为对照组 重新置管 ; 15 例 作为观察组原 位换管 , 固定材料系纳米银棉质敷料。 结果 :说明 颈内静脉原位换管痛苦 小 ,出血、静脉炎、 皮下血肿、 感染 少 , 穿刺操作时间更短,对于血管条件差的患者更安全,优于重新置管, 值得推广。

  • 标签: [ ] 颈内静脉 原位换管 重新置管